阿司匹林是什么?
阿司匹林(英文: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抑制血小板聚集。
不良反应:
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和恶心呕吐。长期服用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象、大便潜血试验和必要的胃镜检查。
使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配合抗酸剂服用,溃疡患者慎用或不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
过敏反应
特定体质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过敏反应,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是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生成所致,也与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关。哮喘大多是严重和持续的。一般平喘药无效,只有激素效果较好。也可出现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联症(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和鼻息肉)。
中枢神经系统
服用大剂量一般会出现神经症状,出现所谓的水杨酸反应。症状是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大剂量服用时可出现精神障碍、惊厥甚至昏迷,停药后2 ~ 3天症状可完全恢复。大剂量也会引起中枢性恶心和呕吐。
肝脏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的肝损伤通常发生在大剂量时。这种损害不是急性效应,表现为治疗后几个月,通常无症状,部分患者右上腹有不适感和压痛。血清肝细胞酶水平升高,但不常见明显黄疸。这种损害在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后是可逆的。停用阿司匹林后,血清转氨酶大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患有全身性类风湿病的儿童比其他两种风湿病更容易出现肝损伤。
阿司匹林引起肝损害后,临床治疗是停药,给予氨基酸补液、VitC、肌苷,口服泼尼松。症状一般在1周后消失。
肾脏损伤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和肾功能不全。长期大量使用本品可导致氧化磷酸化解耦,钾从肾小管细胞逃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泄量高。更大的危害是蛋白质、细胞和管型可以出现在下尿液中。有些人认为部分肾盂癌是滥用阿司匹林等止痛药的继发并发症。
对血液的影响
阿司匹林通常不会改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心脏毒性
阿司匹林的治疗剂量对心血管系统没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大剂量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毒性剂量可通过直接和中枢血管舒缩麻痹抑制循环功能。
赖特综合征
当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儿童流感或水痘时,可能会引起赖特综合征。赖特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脑病和肝脏脂肪浸润综合征,常发生在一些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后。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病毒(流感病毒和水痘病毒)、水杨酸盐、外源性病毒如黄曲霉毒素、固有代谢缺陷等。,可由多种因素共存或相互作用引起。临床上不建议对病毒性感冒使用阿司匹林。
交叉过敏反应
当您对该产品过敏时,您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药物过敏。但对本品过敏的人,不一定对非乙酰水杨酸类药物过敏。
使用注意事项:
未经专业医生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不要定期服用阿司匹林。
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取决于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因素。如果医生对患者心脏病风险的评估不准确,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可能并不合适。目前,无创CT扫描检查冠状动脉钙化是一种更准确的心脏病风险诊断方法,它决定了患者是否应该终身服用阿司匹林。三十多岁有早发心脏病家族史的男女,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最好接受这种CT检查。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决定是否实施阿司匹林治疗。
阿司匹林可以挽救有心脏病或中风病史的病人的生命。
减少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复发被称为“二级预防”。对于患有心脏病或中风、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或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患者,阿司匹林“二级预防”的好处远远大于出血的风险。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只有心血管疾病风险高(既往无心血管病史)、出血风险低的1或2型糖尿病患者才能接受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治疗。这些人包括50岁以上的男性和大多数60岁以上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最好去医院检查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准确判断心血管疾病风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准确服用阿司匹林。
因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而不得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方式。阿司匹林不能降低胆固醇,也不能像他汀类药物一样阻止血管斑块的发展。相反,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剂,可以限制血小板的凝血能力,防止血栓变大堵塞血管,导致心脏病或中风。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作用,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手术、检查或拔牙前至少5天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另外,不要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突然停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如果使用不当是危险的。
即使每天服用81 mg阿司匹林,也可能使脑出血和消化道出血(食道、胃、肠和肛门)的风险增加2-4倍。因此,在没有准确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情况下,不要服用阿司匹林。此外,肠溶或缓释阿司匹林不能完全消除溃疡的风险。阿司匹林还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萘普生、血液稀释药物如华法林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定相互作用。出血症状包括:呕吐鲜红色血(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呕血(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黑便(肠道出血)。如果你有这些症状,你应该立即就医。
阿司匹林不是万灵药。
在预防心脏病和中风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服用阿司匹林更重要。越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越好。坚持的时间越长,身体越好。主要措施包括: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和不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