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英称谓差异很大?

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

中国人的亲属称谓系统复杂多样,直系和旁系、血亲和姻亲、长辈和晚辈、老人和年轻人、男人和女人、近亲和远亲都严格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精细,描述准确,令人惊叹。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相对较差,指代宽泛,语义模糊。除了世代之分,血缘关系,内外,老少,甚至性别都可以忽略。比如,表亲相当于表弟、表妹、堂弟、表妹、堂弟、堂姐、堂姐、堂姐、堂姐八个汉字,姨妈相当于阿姨、姨、姨、姨的汉字。汉族对亲属称谓系统的精细语言划分,与强调血缘关系的封建氏族制度密切相关。英语亲属称谓系统的模糊性也与其简单的核心家庭结构有关。此外,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的泛化使用也很有中国特色,亲切温暖,能有效缩短交流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应用到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英语的亲属称谓一般仅限于家庭内部。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经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陌生人,这在国外是很少见的,而且往往暗含嘲讽。例如,有人开车跟在一位老人的车后面。他认为老人开得太慢了,所以他催促道:“爷爷,开快点!”“如果一位已经成为祖母的老年妇女被陌生人称为奶奶,她也会感到被冒犯和不高兴。可见,在一种文化中礼貌的言行,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同样适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亲属称谓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中国文化的伦理传统。公元10世纪,中华民族就有了“周公所制之礼”,“礼当施之刑”,强调“礼法并举”。“礼”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关系的有效政治制度,其作用甚至不如法律。后来,当礼教与儒教融合为国教,成为历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做丈夫的,要知心,要多疑,要明辨异同,要明辨是非。”礼貌可以“有个限度,周围有个局。”“礼”是是非的标准,甚至是定罪量刑的标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非常详细和清楚。礼教的核心是“正名分”,给人一个名位。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立场。君主、父子、夫妻、上下、排位,前者是后者的关键,前者有发号施令的特权,后者只有服从前者的义务。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礼仪严整复杂,必然有详繁的称谓。英语来自西方文化。其礼仪文化的形成比中国晚了两千多年。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出现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治,没有复杂的伦理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尊、自由,那些礼貌的规矩不过是上流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和点缀。在中国人的亲属称谓中,“有内外之别,有尊卑之序”。这也反映了汉族传统的宗法文化,根据父系血缘和围绕父母来决定自己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在长期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大多数人生活在同一个宗族中,宗族和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功能。“亲”“敬”“父”“子”,宗族内部的亲属关系是按照级别严格区分的,中国人的亲属称谓隐含着宗族内部的不平等关系。比如中国人可以分为表亲。“表亲”是内亲,“表亲”是外亲,堂亲是外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姨妈、月经、姨夫的孩子是不同的姓氏,名为亲戚,实为客人。与中国的大家庭生活方式相反,西方人更喜欢小家庭生活方式,他们的孩子成年后会独立。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流动性更大,没有那么强的家庭观念。相对而言,称谓也体现了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之间的平等。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直呼其名,以示亲近。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远不如汉语中的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