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平陆职业中学:李
我在一所职业中学做了七年的第一副校长和校长,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间。我已经投身其中,努力工作,享受成功和喜悦的人生历程。
作为这片热土上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回忆这七年里一些难忘的人和事,一些难忘的感情,于是我满口答应。
就这样,我穿越时空,走进了职业中学的过去岁月。
依稀记得9月的某一天,1984。时任宣传部副部长的尹同志对我说:“县委书记让你今天下午去他办公室一趟。”。郭书记有什么事?带着疑惑,我去了郭书记的办公室。
郭书记给我的印象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我说话就像和老朋友说话一样。其实我并不认识郭书记。
他说:“我们县新建了一所职业中学,常委会决定让你去当第一副校长,主持工作。同意的话,回去说明一下现在的工作,明天上任。职中是新工作,你要尽力办好学校。”
我说:“郭书记,我对职业教育一窍不通。我担心我不能得到它。让别人去吧。”郭书记说:“去,你不知道慢慢学。”。
我在这里无话可说。是命运吗?还是天道酬勤?我是怎么从小学校长突然变成中学校长的?生活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是什么,你能做的就是不停的回头。
郭书记说完,我就骑着自行车上任了。讲到这里,我觉得是时候简单回顾一下职业中学的历史了,以免忘本。
职业中学的校址位于大沙沟南岸京平以北,距京平约五里。当时北平只有一所职业中学,偏僻荒凉。水电经常被切断,办学条件非常艰苦。
开学时有48间平房,18教职员工,两个班的学生,一个叫农牧班,18学生,一个叫英语班(师范班),59名学生。
副县长胡萌同志兼任名誉会长,我是第一副会长负责此项工作。詹怀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王曲喜、王浣任副校长,张日华任教育局长。
文章图片1
文化老师9人,都是年轻人,大部分是雁北师范学院毕业生。职业中学是他们工作的第一站。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热情,有知青的朝气和智慧。
后勤人员年龄较大,但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忠于职守,勤劳节俭。
通往职业中学的道路值得写下来。这个斜坡又长又陡,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如果路上覆盖着黑面冰,在路上骑自行车真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路担惊受怕,生怕摔倒。
和红军长征一样,我和老师们在9月份调离岗位的时候走了大概三万里,1990。他们开玩笑说:“我们像红军一样学习,走二万五千里长征!”
时光荏苒,岁月留痕,于是第一代职业中学生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20多里,冒着冬寒夏热,不怕苦,不怕累,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时至今日,这段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无法忘怀。
在修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上下起伏。职业中学应该怎么做?我们去省教委职教处和雁北行署教育局咨询了同事。同时也去省内外的职业中学学习考察;当然,我也找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来研究讨论。
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联系我县的实际情况,找到了第一条路:
那就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实现“产销对接”和“培养使用”的衔接。
为了使专业设置更具适应性,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调查。从1984到1990,每年都要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对人才的需求有一个准确、吉利的了解。
根据需求,开设了采煤、英语、会计、妇幼保健、矿山机电、陶瓷工艺、服装裁剪与制作等专业,培养了2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
65438-0984根据学校对英语教师的需求,开设英语专业,重点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
文章图片2
该班学生胡美蓉,1986至1994在窝窝汇中学担任英语老师。她的代课班级连续五年中考第一名,破格成为公办教师,被省教育厅评为骨干教师,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等称号,被评为高级讲师。
这个班的贾致罡现在是西北A&F大学的教授。唐兴平是朔州一中火箭班有名的英语老师。赵丕森是李林中学著名的英语教师。
据不完全统计,该班现任平陆二中教学主任郭永亮等24人通过不同渠道和不懈努力,成为全区中小学优秀英语教师,有的甚至成为校领导。
学生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人们不会忘记英语老师薛振彪,也不会忘记班主任刘海等老师,他们功不可没。
从1985开始,根据乡镇煤矿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陆续开设相关专业。经过几年时间,我们培养了一批煤矿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煤矿的技术骨干,仍然活跃在煤炭战线。
、孟、、陈、、杨毅等。光是煤矿测量班就在各个煤炭工业集团工作过。有的在外省市发展事业:王尚义在陕西渭南,刘振雄在运城。据学生说,还有很多人在外地发展了。
学生时代的曹建新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大胆创业,先后在内蒙古等地建起了煤矿和铁矿,成为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煤炭专业课的老师赵勇、李世平、侯润、赵薇、崔琦、徐平,放弃煤炭行业优厚的待遇,愿意到一所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的职业中学任教,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
职业中学毕业生依靠自身技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胆创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很多人事业有成,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怕自己无能。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就不会担心没有自己的市场。只要把人和事做好,环游世界就是一张绝佳的王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在修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上下起伏。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探索的第二条道路是:
我们必须走联合办学的道路。
职业技术教育涉及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材、学校经费、实习基地、学生就业等诸多方面。所以,一个人关起门来办学是不行的。必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走联合办学的道路。
我们与煤管局、卫生局、计生委、陶瓷厂、乡镇局等都有合作。
联络处尽职尽责,做了大量工作:帮助解决了学校经费、专业师资、实习基地,积极联系毕业生就业。他们帮助解决了43名专业教师,提供了大兴煤矿和木瓜煤矿。平陆县人民医院、山阴县人民医院等20多个实习基地,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还学到了实践技能。
路很长,修远·Xi,我会上下起伏。我们的第三条路是:
根据社会需要,举办各类在职人员短期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素质。
平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煤炭,但乡镇煤矿矿长和在职技术人员大多不能胜任岗位。
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山西省煤炭职工培训中心联合成立了“山西省煤炭职工培训中心朔州分院”。
分校设在平陆职业中学,平陆职业中学挂出了一个新牌子,叫“山西省煤炭职工培训中心朔州分校”,负责培训朔州市乡镇煤矿矿长和在职技术人员。培训合格后,他们将代表省培训中心颁发证书。
1989年5月25日,由时任平鲁区区长梅金山同志主持,“山西省煤炭职工培训中心朔州分校”开学典礼在区委会议厅隆重举行。
省煤炭厅党组书记李皮权、朔州市政府秘书长雷公、朔州市教委主任李耀在会上讲话。参加培训的矿长及平陆区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山西煤炭职工培训中心朔州分院”在平陆职业中学正式成立。
1985-1990 9月,在全市举办3期乡镇煤矿矿长培训班,培训矿长122人;培训了600多名乡镇煤矿各类在岗技术人员,全部考核合格。
你刻意追求的,也许是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但你没想到的辉煌,会在你的淡然与从容中不期而至。虽然辛苦,但只有吹走野沙,你才会得到金子。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职中学生的努力,我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更好的局面,得到了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好评。
当时的很多工作,今天仍然值得铭记,很多今天和明天都可以借鉴。
我校被雁北区委、行署授予“教改红旗单位”。被省教委授予“1987—1989山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
在山西省首批重点合格职业中学校长会上,我校作了“瞄准乡镇企业,服务经济建设”的典型发言。在“山西农村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我校作了“面向社会,走联合办学之路”的典型发言。
1987 10,平陆职业中学经山西省教委检查验收成为“山西省首批重点合格职业中学”。
1989山西教育杂志第三期以“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为题,第四期以“联合办学的康庄大道”为题,介绍了我们的办学经验。
山西电视台分别在1989和1990报道了平陆职业中学的事迹。
明星不问行色匆匆的人,时间有回报。职业学校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因为职业中学生的精神,他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不仅有专业课教师,还有张日华、高俊成、王平、贾、杨占斌、纪振华、、赵继勇、纪长青等文化课教师。他们尽职尽责,兢兢业业。
王希琦、李金华、吴等后勤人员也为学校的正常运转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90年9月,时任平陆区委书记的梅金山同志找我谈话,让我到李林中学工作。从此,我离开了职业中学。
美好的岁月在于它们不可避免的流逝。从我离开职中至今,岁月的年轮已经走过了29个年头。
原平陆职业中学是第一代职业中学学生心目中的一片净土,在平陆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代职业中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今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依然弥足珍贵。愿这种精神永远传承和发扬。
这份文件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给第一代职业中学学生,献给给予职业中学全力支持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有识之士!
几年过去了,事情发生了变化。当年,为了党和国家崇高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创业而努力拼搏的人们,有的已经老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逐渐变老;他们有的还没等我这个初级校长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他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和祖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们像纪念碑一样永远矗立在我心中!我会永远记得他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作者李是平陆区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朔州市党代会第一、三届代表。偶尔在《山西日报》、《山西教育科研通讯》、《奎山教育杂志》、《雁北日报》、《朔州日报》、《朔州文史》、《朔州学长》等发表作品。
5天前中国教育
蒋范
蒋范
3天前
密切注意
有一次,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向他的学生们讲述了他的婚姻:他的妻子在城市长大,长得很漂亮,但却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穷学生。结婚没几天,就断断续续吵了八年。后来有一天晚上,戴建业看着他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