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更好?
在长期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学习方法,并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它已经在许多学生身上得到验证,证明是有效的。有的同学成绩提升很快,短时间内考试成绩在班里的排名甚至可以从最后几名跃升到前几名。当然,再好的方法,也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去付诸实践,两者缺一不可。
一、如何考出好成绩——学习和考试的七字公式
怎样才能考出好成绩?我想每个学生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从学生到老师的几次迭代,我注定一生都要和分数打交道,我对分数的得失产生了兴趣。经过反复考虑,我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做到以下七个字,即“懂、知、熟、广、深、细、悟”,他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明白吗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不应该在没有搞清楚真相之前盲目行动。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听老师讲课,看课本,了解每一章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是什么意思,与之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是如何演变的?不是背,只是记。肯定是要记的,但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否则,如果连什么意思都不明白,怎么谈得上灵活应用?即使是被记住的,也是死的,很快就会被遗忘。
(二)、意志
你还不明白吗?不要!你知道不代表你会学。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看课本,但只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或者只是表面理解,但要独立复述,可能就做不到了。所以,只有认真反复做课后练习,才能逐渐理解,达到会。比如学习游泳,首先要听教练讲解游泳的要领。你明白吗?明白了。会吗?在水里试了一下,发现还不是。然后琢磨理解动作的每一点,反复练习。必要时请教练为你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反复练习。最后可以在水中漂浮,或者根据要点做几个标准化的动作。才可以说学会了,而且只是初会。这时候,如果你再去尝试理解游泳的要领,你会发现,此时的“理解”已经从一开始前进了一大步。人的认知过程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所以学习中的“懂”和“知”也是有层次的。简单的懂,学,遇到复杂的不懂,也不会。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做到永远不懂,永远不开会,从“浅懂”到“深懂”,从“半会”到“全会”,从“假会”到“真会”。
我们很多学生之所以努力,成绩不及格,是因为一开始不注重概念的理解,做作业只是为了完成老师课后布置的任务,而不是从认识事物的角度去琢磨概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他们满足于一知半解,完成作业,所以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越来越难。此外,很多学生往往满足于理解和理解,很少再做一遍,不重视课后的练习,甚至逃避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久而久之,问题逐渐增多,等到想学的时候,发现已经来不及学了。在教学中,我经常建议学生先把课本看完,把每章的概念复习一遍,把例题做几遍。在这样做的同时,他们要考虑解题的每一步用到什么概念、定理、公式,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开始写作业会快很多,甚至花费的时间总和都比不看书不做例题直接写作业的时间少。所以做题前一定要理解概念,但是理解后不马上做,还是会不知道。这样,问题积累的越多,学习的难度就会越大。
(3)、煮熟
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光有理解和认识是不够的,还要有技巧。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同学说:“考题我都会做,但是时间不够。只要再给我一点时间,哪怕是五分钟,我都会做完。”但就是没有那五分钟。还有,有时候试卷上“那个题目明明是考前练习做的,而且是书上的例题。甚至在第一页,我就知道了,只是想不起来怎么做。你说很气人。我相信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这种事情,原因就是不熟练。做题的熟练程度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不言而喻。熟能生巧。所以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解题步骤要多背几遍,典型例题要多做几遍,在后续的练习中灵活运用,进一步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4)、广
所谓“宽”,就是开阔眼界。通过增加练习量,阅读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可以熟悉各种题型和思维方式。
如果你想取得好成绩,课后完成作业是不够的,还要多做练习。只有加大练习量,做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精通的目的。我们经常会发现,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都能做,但是到了考场就傻眼了。有些题目特别难,有些根本没看过,无从下手。这说明我们平时的练习不够,和我们看到的问题太少有关。俗话说,见多识广。如果你去了考场,发现题已经做好了,至少之前看过了,你肯定会一下子不那么紧张了。
增加练习量不是盲目做操,搞题海战术,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必要步骤。如果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不仅达不到做题的目的和效果,而且你做很多题的时间也更少。要想增加练习量,首先要做到“懂”、“会”、“熟”,即首先要概念清晰,解题正确,熟悉公式定理,这样才能提高解题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题。另外,做题的过程就是加深对学习内容理解的过程。每次做题都要想好用的是哪个概念,哪个定理,哪个公式,解题步骤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当你熟悉了这些内容,做题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多做题。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用哪个定理或者公式,解决一个问题要花半个多小时,就算你把时间都花在解决上,也解决不了几个问题。而且课程那么多,每个课程都有各种练习。怎么才能全部解决?所以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解题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习题,通过做有限的习题达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目的。
所谓“广”,也应该理解为对学习内容的全面理解,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理解,而不仅仅是多做练习。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笨,解决不了问题,而是我们没见过。比如我们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定理或者公式,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一个解,脑子里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所以不会是很正常的。这就像我们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虽然可能会很匆忙,但绝不会走捷径穿过一条不熟悉的小巷。所以我们有必要多看看参考书,看看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这对开阔我们的视野大有好处。
(5)、深度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一是通过综合复习,对所学内容熟悉。对于试卷上的题,你考前已经做过很多遍了,在“宽”字上下足了功夫;第二,考试的题目对你来说很简单,也就是说,你掌握的内容的深度比考试的要求“深”。如果你掌握的内容深度比考试要求的要深,平时做的练习题比考试题难,那么当你真正考试的时候,你就会看淡问题,很容易取得好成绩。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没有一定难度很难起到选拔的作用,所以高考题一般比较难。为了考试,平时在学校练习的习题或者模拟考试,高考一般都很难考。有的同学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最后都考上了大学,就是这个原因。
学习和复习的深度要建立在一定的广度上。没有一定的广度,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在一定广度的基础上,全面熟练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练习的难度,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是符合学习理解规律的,看似缓慢,实则是一种快速的学习方法。有些同学往往不愿意做更简单的习题,所以一上来就“啃”难题,好像题目越难,人越英雄。但是,他花了很多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却很少解决。而是他问别人,最后别人解决了。这样,解决问题要花很多时间,但效果差。他不知道所有的问题都是由简单易行的题目组合或复合而成的。不理解简单易懂的内容,他怎么解决问题?
所以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基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需要的深度。学习的深度不是越深越好。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达到一定深度的方法。
(六)、罚款
细致,就是在学习、复习、考试的过程中,认真仔细,尽量不出错。
很多同学平时学习很好,但是考试时经常因为粗心的错误而丢分,所以拿不到高分。还有的同学经常这样原谅自己:“所有的题我都会做,只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仅仅是粗心吗?不一定!第一次不小心,可以原谅,第二次不小心,下次请注意,但是第三次第四次,你就习惯了。有一个学生和我一起学数学。每次他交作业,都有很多错误,作业本上满是红叉。不要告诉他错在哪里,让他改正,第二次改正就没事了。这说明他已经学会了,只是因为错误的习惯,做不好而已。后来采取各种措施帮他改正,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期末成绩上来了。
粗心是一个非常坏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该得的分丢了,拿不到好成绩。更严重的是,如果不注意及早纠正,将来工作中就会出现失误,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人问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奖得主丁肇中先生:“我们知道你的工作主要是从事科学实验,那么你在工作中有没有犯什么错误?”丁先生回答说:“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我的工作性质不允许有任何错误。”由此可见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
认真仔细不仅是做完题目后要认真检查,还要养成一次做“对”的习惯。经常没有时间让你在考场上检查。而且由于思维的惯性,有时候即使有错误也很难发现,有时候检查错误比重做一遍花的时间还多。往往我们一出考场就意识到自己某个地方做错了,只是当时查不出来而已。所以,对于力所能及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做一次正确的事情。养成这个习惯很重要。
另外,平时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你的考试成绩,还可以为你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好习惯会伴随你一生,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7)、启蒙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学习是一个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思考加深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悟,即学习收获,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很多同学认为学习就是上课,做作业,复习考试,考完试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学习应该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一个不断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认识我们内心世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不管你承认与否,也不管你努力与否,这个认知过程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的立场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而我们学习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以往从特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经验积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捷径。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吸收这些经验的精华,不断验证规律,加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质疑和摒弃错误的观点,从而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接受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加入自己的思考。如果你能把这些从不同角度总结出来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和轮廓,从而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些知识就会变得简单,题目也会变得容易。而这个发现规律的认知过程,就是开悟的过程。比如三年级数学中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一年级数学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东西。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Y=0时的特例。如果找到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规律,那么这类习题就迎刃而解了。
启蒙的过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从一开始引入概念时的理解,到推导公式、定理所依据的思想、推导过程、结论,再到运用这些概念、公式、定理解决问题,不断验证结论,深化这些概念、公式、定理的本质含义,进一步找到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找到自身的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无法实现质的飞跃。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概念、公式、定理是对课程的初步了解,课后练习和复习中的大量习题是量的积累。随着学习广度的逐渐扩大和理解的不断深入,“悟”的程度不断提高。需要达到多少量的积累,也就是需要做多少练习才能达到质变,也就是达到“开悟”,因人而异。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深度也不同,所以“悟”的程度也就不同。所以,要达到同样的“启蒙”深度,认真思考、认真学习的学生可以少做习题;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即使做了大量的练习,也达不到理解的深度。
另外,做题不仅仅是为了验证定理,而是为了理解定理的本质和内涵。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包括错误在内的异常现象,并找出异常和错误的原因,从而提高我们的认识,加深我们的“理解”。
总之,“思”是“悟”的过程,“悟”是“思”的结果。没有思考,就没有开悟。深入思考,就会深刻体会。所以学习的时候要边思考边悟,积小悟悟,积浅悟悟深。这样才能减少运动量,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