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大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初始阶段,学生要对英语国家和中外文化的异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我们应该通过扩大对外国文化的接触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功能,有意识地、个性化地进行文化教学,引导学生捕捉、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进行有效而恰当的跨文化交际。
二,文化意识渗透的意义
这是在一项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研究项目中,对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看法进行对比调查的结果。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学生们实际上非常渴望了解更多的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但我们的老师只是忽视了学生的愿望。我们的老师忽视语言文化的教学,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往往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自由的跨文化交流,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语言学习制造障碍。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几种方法
1.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解读语言背后的文化。文化意识的渗透要自然、适当,否则会给学生一种突兀甚至本末倒置的感觉。然后,结合所学课文内容渗透文化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Go for it英语教材,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教育载体。这套教材以主题为中心,涉及广泛的跨文化教学内容。只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敏感性,善于从文本中捕捉、理解和引导学生欣赏文化差异,学生就能受益匪浅。
比如七年级第1单元,可以适当介绍一下中英文名字的区别。例如,在谈论家庭成员时,学生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英语中的一些称谓只区分男女,而忽略了配偶之间因性别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比如在中国,我们区分爸爸的姐姐和妈妈的姐姐,在英语里都叫“阿姨”,这其实是他们的文化决定的。他们主张男女平等,这样男女称呼对方就平等了,不用区分配偶双方的性别。所以,英语中的“外甥”、“外甥女”是不分侄子、侄女的下一代意思,英语中的“表哥”是不分表亲、性别的同一代意思。
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仅指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还包括了解和渗透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 3a节怎么回事,我们介绍了如何用中国的传统方式养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式的。我们的老师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告诉我们的学生,中医博大精深,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现在中医越来越被世界广泛接受,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讲座、英语沙龙、英语广播等。)进行语言文化渗透。笔者所在的初中是一所以英语为特色的学校。我们利用每周五中午的英语广播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比如英语文化栏目,我们会在合适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英美两国的节日、风俗、习惯。比如165438+10月,我们介绍了万圣节的一些习俗:万圣节到了,孩子们会等着穿上花花绿绿的成本,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到别人家,向人家要那份伟大的节日礼物。如果主人不给糖果或礼物,孩子们会把鸡蛋扔进他们的房子里,这被称为不给糖就捣蛋。我们甚至会介绍一些地道的英语俚语和谚语。效果不错,节目很受学生欢迎。我们也鼓励学生贡献这方面的文章,让他们体验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在每半学期举行的英语文化周期间,我们将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讲座和英语文化比赛等活动,以吸引学生的参与。让我们的文化意识渗透进去,我们也可以“润物细无声”。作者认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可能做得不够,但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传播英语文化的使命感,并尝试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不负使命!
3.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词汇教学在英语课堂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个阵地,也能很好地渗透语言和文化。比如,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拘泥于如何正确发音和拼写,而是如何使用,并注重介绍或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对比中国文化,了解文化内涵。在教授颜色词时,我们可以解释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国,红色意味着幸福,而在英语中,红色意味着危险或让人生气。在中国,白色代表悲伤,但在英语中,它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礼的幸福,所以英语中有像白色灵魂,白色人和白色谎言这样的表达。让学生了解词汇也会反映和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
四。结束语
总之,如果你真的想学习一门语言,你必须了解它所代表的文化。当然,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步推广语言文化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