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英语人士推荐的英语学习书籍。
学英语就是无法无天,无所畏惧。学外语要眼明、耳清、口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说,多写,自然就来了。学习外语和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只看外语的狭隘世界里,一定要有良好的国学基础。几个干巴巴的英语单词是不够的...不要总是专注于提高英语。读书是先吸收知识,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就吸收了语言。
来自北外的王佐良老人说:
如果你通过文化学习一门语言,你会学得更好。语言的魅力和风格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很大的精神世界:但两者必须艺术地融合,所以语言的表现力和思想的洞察力是相互促进的。文体和风格的研究是有实际用途的,它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观察英语的表现,看到英语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学习英语时应该特别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为一方面英语并不难用,另一方面在粗心或过于细心的用户面前却充满了陷阱。
北外的周觉亮先生说:
我对翻译的步骤有以下看法;(1)。先逐字翻译,不要漏掉什么,避免一些翻译腔。(2)。抛开原文,只看译文,按照原文风格(简洁、阴郁、诙谐等)修改译文。).这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语境和整体风格有关。(3)。再查一遍原文,看看有没有意思就走了。(4)。放几天甚至几周。此时,对原文的记忆已经模糊。我在上述第二阶段修改课文的时候,因为还记得原文的大部分内容,所以很多我以为还在的地方,现在过不了,需要重新修改课文。这时候往往需要增减一些词语,才能把意思说清楚。经过这样的修改,译文一般可以拿出来。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要读一些历史和文学,包括诗歌和散文。在中国古代,孩子上私塾读书,除了读《千家诗》或《唐诗三百首》之外,还开始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意味着孩子要尽早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为了相似的目的读一些英语诗歌。
北外的何启申先生说:
用英语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利地表达思想的基础。对于一个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用英语进行部分或整体的思维确实非常困难,但并非遥不可及。根据我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我意识到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原著:一般以每页不超过八个生词(32页大小)为宜。其次是阅读方法:要像看中文小说一样快速浏览,不要默读,不要查字典,不要通过翻译理解原文的意思。遇到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猜测。三是坚持每天阅读,给自己设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只要坚持,几个月半年后一定会看到效果。
北外的胡文忠先生说:
学习英语没有捷径。如果你想学好英语,你必须大量练习,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不要被商业广告误导。对于初中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简单的英语读物。要读的材料要浅显易懂,故事性要强,阅读速度越快越好,读得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的可靠方法。说英语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被人笑话。我们应该争取每一个说英语的机会,与外国人,与同学,与同事,以及当我们实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与我们自己。比如你可以把你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放出来自己听。多使用字典和英语字典。如果你津津有味地阅读词典,这意味着你正在学习英语的路上。在你有了很好的英语基础之后,通读(不是略读或跳读)一本简单的英语语法书,会让你觉得豁然开朗。
北外的丁相道先生说:
注意写作的练习。强调听说是对的,先听后说;还需要经常阅读,大量阅读。但对于“四会”结束时的“写作”,不要觉得可有可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写作起着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写一篇短文,就要思考内容和思路,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权衡用词。这是一个极好的练习。而且写作比口语对语言和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因为可以考虑和修改。这对提高语言素质是非常有益的。关心中国文化。中国人应该关心中国文化,英语或其他外语专业的朋友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因为在外语上花费大量时间可能会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结果是他们对正在学习的语言国家的情况和文化特点了解得很多,但对中国的文化特点了解得很少。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包含许多有价值的元素。我们应该珍惜这一遗产,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北京大学的胡壮麟先生说:
我认为学好英语大体可以用以下规律来描述:“动机+兴趣”——决心——毅力——成效。我们不仅要珍惜课堂教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机会,还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后者指的是学习听广播,听磁带,看电视和录像,阅读书籍和报纸,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说英语的人交流。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要盲目追求外国口音。重点应该是发音正确,吐字清晰,表达自然。大胆开口,有时候会忍不住背诵,甚至自言自语。阅读时,查阅不影响整句大意的生词,了解其含义和用法。你必须掌握一切事物的规律,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所以,为什么不看一两本简单的语法书呢?
张忠载
如果你只听不说,只读不写,你是学不好一门语言的。现在很多学生只是带着耳机听英语,埋头看英语书,却不开口朗读,不开口背诵名篇名段,不开口练习说英语,也不做笔头练习,写英语文章。只有语言的“输入”(通过听和读吸收语言),而没有语言的“输出”(口头和书面表达思想并运用所学语言),是学不好一门语言的。学语言的学生离不开文化。我们应该多听多读各种题材(历史、文学、传记、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的书籍和文章。)通过英语国家文化的语言学,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学习另一种文化的精髓。
北外的梅仁义先生说:
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和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当你读到或听到别人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深刻的思想时,你是兴奋的。马上记住,说明你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没有这个兴趣,语言学习很难走进课堂。学习英语时,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注意语音语调。语音,语调,重音,停顿,不完美,但基本正确。否则会影响听说,从而使语言失去交流功能。简单的阅读材料对打好基础极其有用,多读。第一,数量要大,至少要看四十本书。第二种是重复阅读,选择十到十五本书,读三遍,读完脑子里的很多问题。试想一下,别人能写出几十本1500到2000字的书。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表达,我们能表达多少!在基础阶段的后期,或者高年级的时候,要尽量背名著,比如50-100。这是语言和内容方面的精髓。背下来有利于了解西方文化,学习用词。
北外的吴冰先生说:
学习外语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不能投机取巧。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语言是有声的,所以一开始就要打好发音基础。发音正确,让别人听得懂,也方便你通过“听”来学习新知识。我们常说的“英语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要尽量均衡发展。如果其中一项太差,会影响整体外语水平的提高。现在光是电视上就有很多“听”的节目,更多的是“读”的书。至于“说”和“写”,可以自己练习。没有人说话,所以你可以用英语自言自语。写日记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每天记一件事,可以把听到的或读到的写下来,从而复习听力和阅读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学外语“会”不等于“精通”。比如,对于中国人来说,她和他这两个词不难理解,但是用起来经常会出错,所以我们要多练习,多练习,多练习。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即使你会说英语,交流中也难免会产生误解等困难。学习英语,不仅要下功夫,还要总结英语的特点,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看到“相似”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想学好英语,就得不厌其烦地去查外国人给初学者写的单语词典,因为在使用双语词典时,大多数人往往尽量只看中文,英文解释不仅更准确,而且还可以通过看英文解释来复习常用单词和表达,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