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绿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自农耕时代以来,人们一直依靠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业,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畜牧业,将牲畜粪便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进行休耕轮作以休养生息土地。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生态微循环,逐步确立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绿色文明理念。随着人口增长、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人们不得不大规模、高强度地开发耕地等自然资源,以支撑快速工业城市化对农产品的需求。“石化农业”和“白色农业”的出现,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以绿色理念为引领,以绿色保护为基础,以绿色科技为支撑,以绿色供给为目标,以绿色政策为保障,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想法是行动的先导。要从根本上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强度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建立绿色、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必须贯穿绿色发展理念。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法律修订、管理实施全过程,指导农业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加工流通、市场消费等全过程。,使绿色发展的理念能够覆盖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各个领域,真正把绿色的理念和精神融入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

二是严格执行农业绿色保护制度。资源和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严格保护农业资源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是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要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最集约的资源利用制度、最有力的生态修复制度,切实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就是要有效制止资源过度开发,牢牢守住耕地淡水资源红线和基本农田底线,逐步建立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实行最集约的资源利用制度,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实施最有力的生态修复系统,就是将景观场中的森林、湖泊、草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的保护、恢复和治理。

三是加快农业绿色科技创新。科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支撑。要紧跟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新浪潮,以绿色、集约、高效为引领,推动现代农业基础科技、应用科技、前沿科技全面振兴。加强生物技术、田间管理、疾病防控等基础科技研究,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前沿科技研发力度,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条件。加快节水技术、加工技术、仓储流通技术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实现农业的精准投入、精细管理和高效利用。

第四,大力开拓农业绿色产品的供应渠道。要树立大农业、大产品、大供给的理念,深度开发农业的各项功能。在新时代,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快速升级,这意味着不仅要吃得好、吃得健康,还要吃得优质、绿色、生态。因此,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改变大宗商品农产品多、绿色、优质、名牌农产品少的局面,增加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供给,推动农产品供给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要巩固和提升农业物质产品供给的基础功能,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依托广阔的乡村景观、农田、森林、湖泊、草地资源和丰富多样的农耕文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生等乡村绿色生态产业。

第五,健全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明确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新时期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要向绿色倾斜。要在巩固和完善普惠农业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各类专项政策措施,引领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形成包括绿色金融、绿色补贴、绿色价格、绿色金融、绿色保险在内的丰富具体、有机结合、协调互补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尊重农业生态容量,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规划、绿色工程、绿色治理、绿色修复、绿色补偿等政策体系。要培育和形成绿色生活新理念,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城乡生活方式,实现乡村景观领域林、湖、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