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乐活的概念~?
乐活由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句子中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即“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乐活的核心理念。由于乐活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乐活生活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流行,但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流行。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春节的图腾仪式已经逐渐淡出了传统民俗的核心。作为一个越来越简化的符号,只剩下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参照物,那就是乐活——快乐生活。
幸福是一种信仰,一种活法,一种体验——在中国,春节就是乐活节。
从仪式、吃喝到玩乐
春节是乐活节。
庆祝春节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千变万化,但这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形式,不变的是中国人幸福至上的精神。
稍微有点年龄和阅历的人,就能轻易改变近几十年来中国人过年的方式:吃肉穿新衣的时代;回家团圆,全家出去吃饭的时代;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这样才能找到幸福的时代。当春节的物质基础在不断变化的时候,春节的传统礼仪和习俗也越来越演变成一种幸福的象征,以至于“只要你开心,天天过年”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和人生哲学。
物质匮乏时代的快乐补偿
过年总是喜庆欢乐的,但越是喜庆,往往反映出平时幸福感的稀缺。
一位60后网友在博客中回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帮父母排队。在1970年代,当物资短缺时,人们在祖国各地排队购买食物和肉类,这意味着“抢购”。为了抢到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人们不得不与耐心竞争。关于春节,吃饭的新闻永远是报纸的头条,从“粮油肉供应充足”到“大量活鸡活鸭上市”再到“巧克力饼干上市”。百货公司里的确良、华达呢等衣服也成为人们过年购买的上品。苏童在《女装》中写道,当时的女孩子只要穿上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裙子,就会“引来老女人和老男人的侧目”。
不仅要抢购东西,还要组织派发售票或“限购”看样板戏、革命歌舞、革命电影,这是春节唯一的娱乐活动。1977之后,春节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有了庙会、舞蹈、文艺晚会,阿诗玛、桃花扇等国产片重现,三笑、追凶等港外片也相继登场。看电影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乔家大院》的导演胡玫曾回忆说,当时年轻人有因为追“内部电影”半夜在城里跑的经历,也有因为目睹一个男生爬窗看外国电影被杀的悲剧而产生“自己拍电影”的想法。
长时间的排队和难得的精神奢侈并没有影响人们对节日的热情。孩子喜欢的灯笼、鞭炮、脸谱一定要买,年轻人喜欢的喇叭裤、流行歌曲磁带少不了。大人们包饺子、给压岁钱、互拜年的程序是必不可少的。温饱的物质保障直接影响着团圆的温馨和稳定的幸福。
从吃喝玩乐。
“1984,二月16,农历大年三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港台歌手初次见面。”我的中国心》唱出了热爱祖国的港台人民的心声,我为之鼓掌。”辽宁省的一位老人以日记的形式记下了他度过的66个春节假期,内容如下。
1983年,春晚首次直播一炮而红,彩电立刻成为抢手货。陈佩斯“吃面条”的天真创造了延续至今的素描热。一首《难忘今宵》几乎成了每一场后续晚会的片尾曲,春晚也成了春节的约定俗成的象征。同样是年夜饭,但“吃”的意义已经不一样了。
作为中国传统的过年方式,吃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1990年代中期,餐馆门前“春节休息”的红纸条突然集体消失,去餐馆吃饭成了时尚。粤菜、川菜、湘菜、火锅...商家打出了鲜明的招牌来吸引顾客。
餐桌越来越丰富多彩,吃饱喝足的人们开始寻找除了吃以外的更多乐趣。春节脱下黑灰蓝三色的外套,换上漂亮的夹克、牛仔裤、裘皮大衣,在照相馆租一套西装拍照,也成了一种潮流。英国《卫报》4月1980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从1985春节前夕开始,个人可以购买一台进口相机,拍一张新年全家福也成了一件乐事。冰箱、洗衣机进入家庭,解决了家庭主妇为过年大洗大储困扰的问题。
当曾经作为礼品的保温瓶、脸盆被更具文化气息的贺年卡、挂历所取代,原本贴在农家院的春联也贴在了城里的单位楼房里。相比老春联,“新长征始于明媚春光,现代化始于金鼓”等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字更受欢迎。刚刚过上好日子,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都充满了春节的快乐象征。在一次采访中,赵忠祥被要求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1980年代人们的表情,他用郭的一首歌《成员梦里笑是甜的》来比喻。”我觉得当时人们的表达是,梦里笑是甜的。"
游戏的升级与音乐的进化
1994的一项调查显示,吃喝不再是春节的主题。人们在食物上的花费不到1/5,但在交际和娱乐上的花费却是1/3。春节一起去哈尔滨的五个年轻人,在1992还是新闻人物。但1996春节改为七天长假后,春运出行人数猛增,国内航线全部爆满。春节由淡季变为“黄金周”,春运机票五折的做法被载入史册。
过年出行方式消解春节团圆习俗象征意义的革命意义,其实是后来才意识到的。人们一开始注意到的是,“身体健康”通过传呼、电话、明信片、语音电话和歌曲成为1990年代最常用的问候语。“春晚”依旧准时开播,但1997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的诞生,给了人们新的兴奋。冯小刚的《甲乙丙丁》让广大群众看得不亦乐乎,也提高了他们对每年贺岁片的期待。
2000年后的“新民俗”的出现,也就是通过短信拜年,再次刷新了传统的人际网络。据统计,2006年,超过85%的人使用短信拜年,中国短信数量达到6543.8+02亿条。相应的,忙于加班或者远在他乡的孩子,一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和家人视频聊天;可以回家但又担心没有伴侣的单身人士,可以通过打开网页租一个“情人”来见父母;我不想大冷天开始打扫卫生,就叫了钟点工来解决这一切;宜家风格的房间不好贴年画和春联。买个q版的生肖娃娃也能增添欢乐;有车自驾旅游,无车体验郊区农家乐;赶上饭局太难了,干脆关掉手机消失吧。
春节不再有传统的形式,不再有固定的仪式感,不再有民俗内核。作为一个越来越简化的符号,它只留下了一个非常简单明确的参照物,那就是活得开心。难怪近年来有专家大声呼吁捍卫春运。虽然有很多人各持己见,但乐活的内涵是每个人的基本知识。对民俗有独特见解的作家冯骥才说,那些谈论一些传统民俗衰落的人,只是把旧俗的味道和新年的样子错当成了新年的核心,把春节符号的解读形式和春节符号的人文内涵混为一谈。虽然现在有1000人可以有1000种方式过年,但其实大家想要的都是幸福。
中国乐活宣言
1.有DIY精神。自己装家具(宜家买的),自己磨咖啡(星巴克产的),自己听歌(KTV唱的),自己开餐厅(属于自己和亲人的私人厨房)。
2.少写博客和短信,远离网络和聊天工具。记住,聊天记录、手机邮箱、博客搜索引擎都会带来隐患。
3.掌握更多低效的交友方式。看电视,玩拖拉机,和家人朋友说说话,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长途电话,咖啡馆,餐桌比短信更能增进感情。
4.过有机生活。注意身体的环保,拒绝垃圾食品;关注地球环保,拒绝乱扔垃圾。任何时候,选择一个精致的购物袋去逛街,都可能带来好心情。
5.学会在别人身上寻找快乐。无聊的两个小时后,可以嘲笑、讨论大片;同理,永远关注创造娱乐的宋祖德、王朔、吴宗宪。
6.学会关心他人。买八卦杂志,成为粉丝或者反粉丝。有偶像,或者目标。
7.对每个人微笑。包括来抄车牌的交警,税务人员,办公室里的政敌,还有企图抢走你女朋友/男朋友的阴谋家。
8.没钱就租个小房子,过小日子,和胸小的女人或者肚子大的男人在一起,做个小男人或者小女人。在成为成功人士之前,用企鹅QQ做朋友,用奇瑞QQ去环市路,是实用主义,不是阿q精神。
9.学会享受单身生活。春节的时候,一个人去旅游,不问亲戚结婚了没有,在微波炉里创作一个单人食谱,在楼里偷偷养101斑点狗或者加菲猫。
10.享受平凡。穿感觉好的衣服,而不是穿普拉达的中国人。不要做Logo的奴隶,不要做名利场里虚荣的老百姓。
11.注重创造。想入非非梦想或许会来,忘掉高考,学历,薪资,世俗眼光。互联网,拍照手机,选秀节目,都是你的舞台。
12.学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当你的私家车因为停车费,油价,堵车而不得不放入车库的时候。
13.学会从沉重的生活中消失,一个人在步行街刷卡,去云南,去东南亚,或者做着自己买个岛的白日梦。
14.学会重复利用资源。一张好看的碟片,自己看第一遍,和喜欢的人看第二遍,和好朋友看第三遍。
15.把握幸福的境界。快乐的低级是自欺欺人,快乐;中等水平的幸福,是在你明显幸福的时候,有人比你幸福;快乐的高级境界是在不快乐中寻找快乐——乐活不是为了活着,乐活是快乐的知生活,也是为了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