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高海拔的森林草甸或草坪中;由于土质原因,森林草甸的冬虫夏草颜色以深黄褐色为主,而草地的冬虫夏草颜色以黄褐色为主。前者主要产于四川、云南、甘肃,后者主要产于西藏、青海。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其性温和,一年四季皆可食用,老幼病残体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具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
粗略的分类
真正的冬虫夏草从生长环境来说有两种,分别是高原草甸的草原冬虫夏草和高海拔的阴山峡谷的高山冬虫夏草。由于生长环境和土质的不同,颜色和形状也有一些差异。草原冬虫夏草土黄色,体大,肉软。高山虫草呈深褐色,饱满,结实。因为草原面积广大,是主产区,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高山虫草来源稀少,但大多在古代医书中有记载。从营养成分来说,两者差不多,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以天然精华为基础,一旦染色或污染,就失去了价值。
虫草的生长
对于冬虫夏草的生长,大部分人都觉得很神秘。以前有句诗:“冬虫夏草名满物,变化生成一口气。”一个东西可以同时种,世界上的物理很难差。“其实冬虫夏草是昆虫和真菌的结合体。昆虫是冬虫夏草的幼虫,真菌是冬虫夏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融化时,小小的编花蛾就会在花和叶子上留下成千上万的千千卵。然后蛾卵变成虫子,钻到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系的营养,逐渐把身体养得又白又肥。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冬虫夏草的幼虫,就钻进虫子体内,吸引它的营养,萌发菌丝。
被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爬到离表面两到三厘米的地方,从头到尾死去。这就是“冬虫夏草”。幼虫虽然死了,但体内的真菌却一天天地生长,直到充满整个虫体。来年春末夏初,虫体头部长出一片紫色的草,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一个菠萝状的蒴果。这是“夏草”。此时的冬虫夏草最发达,体内有效成分最高,是最佳的采集季节。云南省迪庆、怒江是我国虫草的主要产区之一。
收获和储存:
每年农历四月到五月,积雪融化的时候,是冬虫夏草的收获季节。这个时候冬虫夏草的出苗不超过一寸。如果过了这个季节,幼苗就会枯死,其他杂草就会长得很快,冬虫夏草就会消失。采收冬虫夏草时,除去附着在虫体上的黄蜡衣等杂质,晾干或晒干。传统的包装方式是用小红绳把6 ~ 8块扎成一个小捆(男孩)。
冬虫夏草的储存要求不高。一般来说,只要在产地用正常的干燥方法处理,放在通风的环境中,就不会变质发霉。如果太潮湿,可以考虑用密封袋包装,放入冰箱保存。
特质识别:
冬虫夏草由基座和虫体两部分组成。虫体长4 ~ 6厘米,体表黄色或黄褐色,产于云南、四川的深褐色,背部多横褶。腹部有8对足,头部附近有3对,腹部有4对,尾部有1对,其中腹部有4对明显,虫体轻而脆,易断,横切面呈白色,轻微。基质从虫体头部长出,长4 ~ 7厘米。虫体头部覆盖于基部,长而呈杆状,上粗下细,灰褐色或深褐色,质柔韧,横切面多为中空。闻起来有草菇的香气,甜甜的。足有8对,中间4对明显,脆易断,横切面黄白色。子座单生,细长圆柱形,长4至7厘米,直径约3毫米;表面黑褐色至褐色,有细纵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横切面白色。气味微腥,味道微苦。虫体为黄亮色,丰满肥大,切面黄白色,子体短小。
活性成分:
根据医学的分析,冬虫夏草含有酸。维生素B12、脂肪、蛋白质等。冬虫夏草味甘,温和无毒。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常与肉同炖,有补虚强身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肺气虚、肺肾两虚、肺结核引起的咯血、痰中带血、咳嗽。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软等也有很好的疗效。,也是年老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最早记载冬虫夏草用途的是清代吴的《此草为新》,认为冬虫夏草味甘,性温。功能补肺肾,化痰止咳。可用于慢性咳喘、产后虚弱、阳痿、畏寒。据研究,冬虫夏草主要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腺苷、多糖等。冬虫夏草能抑制链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等细菌的生长,还是一种抗癌活性物质,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虫草酸能改变人体微循环,有明显的降血脂、镇咳、祛痰作用;虫草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增强机体对病毒和寄生虫的抵抗力。
相关考证
冬虫夏草从一开始在本草中就有记载,说“最好产于四川嘉定。”云南、贵州次之。冬天在土里,身体像老蚕一样活着,毛发在动,夏天毛发出土,就变成了草。不吃的话,冬天会变成虫子。“《本草纲目》有详细记载:“冬虫夏草,出于四川省江油县华林坪,夏为草,冬为虫。它有三英寸长,六英尺高。蚕绝对在抽屉上面,羌人用它入药。”他还引用《七春园西域记》云:“雪山中,夏叶如韭菜。如果根是朽木,岭东的叶子是干的,那么根就会蠕动成虫。他还引用了《柳崖外编》中的云:"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天是虫,夏天是草。虫子看起来像一只颜色发黄的蚕,草看起来像一棵叶子很薄的韭菜。“根据上述文献中对其形态、产地、生境的描述,并参照《植物名称与事实》教材中的附图,可以确定冬虫夏草及其寄生复合体为传统药用冬虫夏草。但《本草纲目》也有记载:《四川志》云:冬虫夏草叶理堂兴风作浪,山中作功,性温,补精。”据《新华本草纲目》考证,这里所说的冬虫夏草是凉山的藏、胡等人的冬虫夏草,是四川西部和云南东北部使用的冬虫夏草的替代品,说明古代使用的冬虫夏草存在同名异物的问题。
冬虫夏草(本草从新)
冬虫夏草(前囊)和冬虫夏草(本草问答)的不同名称。
来源是麦角科植物冬虫夏草的子代和其宿主蝙蝠蛾虫草的幼虫体的复合体。
植物形态学虫草
子囊菌来自寄主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如棒球棒,长4 ~ 11cm;不育茎长3 ~ 8厘米,直径65438±0.5 ~ 4毫米;上部为基座头部,稍膨大,圆柱形,长1.5 ~ 4厘米,褐色,除顶端外密被许多子囊菌;子囊菌大多陷在子座内,顶端突出于子座外,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0-500微米,直径80-200微米。每个子囊菌中有许多长的线状子囊菌。每个子囊果有8个带隔膜的子囊孢子。
寄主是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幼虫。冬季菌丝侵入生活在土壤中的幼虫,使虫体布满菌丝而死亡。女儿在夏天成长。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夏季至日前后,当雪还没有融化时,它就被收集在山里。此时种子大多裸露在雪面上。如果太晚了,积雪融化,杂草生长,很难发现,土里的虫子枯萎,不适合入药。挖好后,等虫子湿了,把外层的土和膜皮去掉,晒干。或喷黄酒使其变软,拉直,每7 ~ 8根扎成带红线的小棍;用小火烘干。
冬虫夏草,药材,由昆虫体与菌基相连而成,全长9 ~ 12 cm。昆虫,如三眠老蚕,体长约3 ~ 6厘米,厚0.4 ~ 0.7厘米。外观暗黄色,粗糙,背部多数水平皱纹,腹面8对,蠕虫中部4对明显。横切面全是心形,白色,周围略黄,暗黄色。菌座来自蠕虫的头部,呈杆状,弯曲,上部略膨大。表面灰褐色或暗褐色,长4 ~ 8厘米,直径约0.3厘米。破碎的时候,心是空的,粉的。微臭,味道清淡。最好是黄亮体色,丰满肥大,横切面黄白色,菌座短。
主要产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贵州,青海产量最大。此外,西藏、四川等地也有出产。
化学研究
本产品的来源是冬虫夏草(伯克。)囊菌,一种属于麦角菌科的真菌。它是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越冬幼虫上的基质和昆虫体的复合体。本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于8月4日批准,1999)。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夏季至日前后,当雪还没有融化的时候,在山上收集它。挖出来后,在虫子还没干之前,把外层的土和膜皮去掉,晒干。还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等别称。
植株形态子代单生,2-3个,从寄主头上生出,长4-11厘米,基部直径1.5-4毫米,向上逐渐变细,近圆柱形,棕色头,长1-4.5厘米,直径2.5-6毫米..子囊靠近表面,基部略陷在基质中,卵圆形到椭圆形。生于海拔3000 ~ 4000米的高山草甸土中。主产于四川和云南。
6-7月收集子囊孢子,在子囊孢子未发散时收集,晒干或低温干燥。
虫体似蚕,长3 ~ 5厘米,直径3 ~ 8毫米;头部红褐色,有女儿座;胸腹部暗黄色至黄褐色,胸段3,胸足3对,腹段10,腹足5对,中部4对。表面有20 ~ 30个环节;酥脆,浅黄色部分。基托细长圆柱形,略扭曲,长3 ~ 7 (11) cm,直径1.5 ~ 4 mm,表面灰褐色至棕褐色,纵向有细皱纹,头部略增大。质地柔韧,断面呈白色纤维状。气味微腥,味道微苦。
化学成分包括粗蛋白、各种氨基酸、D-甘露醇即“虫草素”、3 '-脱氧头孢菌素、麦角甾醇、半乳甘露聚糖、尿嘧啶、腺嘌呤等。
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经。
功效补虚益气,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咳化痰。可用于治疗痰饮、哮喘、咳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病后慢性虚损。
应用和兼容性
1.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有补肾壮阳,益精的功效。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淫羊藿、巴戟天和菟丝子混合使用。
2.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所致的久咳、气喘、咳痰。能补肺肾,平喘止咳,止血化痰。治咳嗽痰血,常与北沙参、川贝母、阿胶同用。治气喘咳嗽气短,常与人参、核桃仁、蛤蚧同用。
此外,病后体虚消失,出汗发冷可与鸭、鸡、猪肉等一起炖。,有补虚扶弱的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或炖服,5 ~ 10g。
分量分析
1.类固醇包括麦角固醇、胆固醇棕榈酸和麦角固醇过氧化物。
2.核苷化合物,如尿苷、尿嘧啶、腺苷、腺嘌呤、鸟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和其他核苷化合物。
3.糖和糖醇类化合物:甘露糖、甘露糖、虫草多糖、D-甘露醇和虫草酸。
4.天冬氨酸等氨基酸超过10。
此外,它还含有肽、有机酸、维生素和磷脂。
药理学研究
1.与功效和适应症相关的药理作用
冬虫夏草有补肺肾、止血化痰的功效。用于久咳、体虚气喘、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软。《本草从新》记载冬虫夏草“护肺益肾,止血化痰,已竭。”《药性考》记载:‘窃精益气,特充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