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什么是英语思维?
为了正确解读英语思维,有必要明确分析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很多人把“英语思维”简单理解为“用英语思考或思考”,即用英语思考。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或思考的结果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而思维是大脑的思维过程。思考是否一定要有语言参与,什么样的语言参与,仍然是哲学范畴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并没有深入到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具体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涉及到哪些物质。思维是基于自然语言还是存在所谓的“思维语言”或“精神语言”(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认知心理学家j·福多尔于1975年出版的《思维语言》一书最早明确提出了上述概念。在后来的许多著作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如《表象》(1981年)、《精神病学》(1987年),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肯定和论证这一假说的人很多,主要有H·普特南、W·塞拉斯、W·利坎和D·德维特。这里不想进一步探讨思维的精神语言,只是说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还处于未知的探索阶段。就语言而言,目前人类认识和认可的语言有很多种,包括语言(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正在消失和存在的语言)。普通人用这些语言通过说、读、写来记录和传达他们的思想。画面场景语言(二维和三维立体),画家、设计师和艺术家用线条、色彩、造型、立体构图、静止和运动的画面作为语言来记录和传达思维,特殊的声音和音符,音乐家用优美的声音组合来传达思维和情感的肢体语言,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用肢体语言来传达信息。聋人使用手语来传达他们的想法。除了这些语言形式,各种感官刺激和感受也能引发思维,传递信息。比如你饿的时候(肠胃不适),首先想到的是一碗或者一桌你最想吃的食物的画面,然后是这样的美食是什么?当你闻到一种熟悉的气味时,你会回忆起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下有过同样的气味。当你听到一些老歌的时候,你会回忆起过去某个时代的各种场景,从而引发一些思绪。从这些例子和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有各种形式,语言只是传达和引发思维的各种形式中有限的一部分。那么思维的过程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还是思维需要在语言中进行?也就是说,没有语言,还有思维吗?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先看两个例子。在望梅止渴的典故中,曹操说前方森林中有酸梅树时,士兵们脑子里都有梅子的画面,想着酸梅的味道,然后诱导神经传导到口腔产生唾液;如果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酸梅,没见过也没吃过,让他们在脑子里把“酸梅”这个词想上千遍,也想不出什么招数。这是语言的声音(酸梅)-& gt;进入头脑后,酸梅的物理形象就形成了->;将大脑与过去吃酸梅的经历联系起来-& gt;想想酸梅的味道-& gt;神经传导刺激口腔产生唾液。语言的声音(酸梅)被解释为酸梅的物理形象,酸梅的物理形象在头脑中参与进一步的联想和信息调用。注意“语言的声音(酸梅)被解读为酸梅的实物形象”的过程,这是每个士兵理解曹操在说什么的关键过程。即理解语言所承载的信息意义的过程。在这里,语言的声音进入头脑后,完成了传递信息的功能,不再继续参与后续的思维过程。再比如,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海伦?6?凯勒,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大脑受损。从此,她的眼睛看不见了,耳朵听不见了,后来,她甚至不能说话了。七岁时,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沙利文小姐。一天,他们出去散步。“阳光多好啊!他们沿着小路向水井房走去。爬满井室的金银花发出诱人的香味。有人在打水。老师把手放在水槽的口上。当清凉的井水从她手中流出时,她惊讶得几乎哭了出来。老师马上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出“水”这个单词。老师开始写得很慢,突然他越写越快。海伦一动不动,注意老师的动作。她感到非常兴奋。她明白“水”指的是流过我手的东西。如此美妙,如此凉爽,如此润滑!这个充满活力的词唤醒了她的灵魂,解放了她的心灵,给她带来了光明、希望和幸福。”——摘自谢、吴新勇主编的《英雄探险者卷——海伦·凯勒》。海伦吗?6?凯勒基本上生活在黑暗和寂静的环境中。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接触了一点语言(主要是语言的声音),到了七岁就所剩无几了。可以说,当她遇到沙利文先生的时候,脑子里几乎没有一句话。再看看上面的故事。海伦的一只手感觉到水流过她的手,另一只手感觉到老师在她手上划的东西。突然,她意识到老师在她手上画的轨迹“水”就是从她手上流下来的。这个理解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抽象思维,就是把两个事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联系起来。而海伦在那一刻找到了连接他们的通道。也就是说,隽隽感到流过的东西就是老师用她手中的“水”这个词所指的东西。这个认识过程也出现在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阿基米德看到浴缸里的水溢出,发现了浮力定律,即阿基米德原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思维可以在没有语言和文字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当我们读到或听到一些东西时,我们被深深地感动了,想要表达它,我们首先被感动,然后我们选择合适的词来表达它。经常听到这样的描述,“太美了,太感人了,无法用语言表达。”如果是语言参与了它的思考,那么任何思考的结果都已经是现成的语言,不会出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情况。这说明,人的头脑、人的大脑、人的思维所能感受和思考的事物,远远超出了某种人类语言所能描述、表达和传递的范围。大脑中的思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是生物物质在大脑中的生物、化学、物理反应和传递,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当它们运行时,速度远非我们所能感受或想象的。另一方面,人脑的思维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不一定要等到学会了语言,涉及到语言之后才能思考。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史前的人在发明语言之前是可以思考的,语言的发明也是思考的结果;婴儿在学习语言之前会思考;聋哑人在学习手语之前会思考。当然,随着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可以进一步提高人类思维的精细度、深度和广度。但是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在人类的思维和感情面前相形见绌。语言只能表达人类的部分情感、感受、意识和思维。同样,语言和文字在交流和传播上也有很多缺陷和局限。一篇文章,一部小说,不同的人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对老子的一本书《道德经》曾有过多次解读,每次解读都相差甚远。没有人能说出我这段话的意思。所以语言和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英语思维”不是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思维活动,而只是在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过程中起到传递和表达思维的作用。为了正确解读英语文章想要表达的意图(输入),准确地用英语语言和文字表达思维(输出);你只需要良好的英语语言和写作训练,不需要思维训练就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