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册“金花”教案(2)
《金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散文诗,是一首表现母亲和儿子强烈而神圣感情的抒情诗,是一首寄托泰戈尔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子和孩子的回忆的诗。借助母子意象唱出圣洁的爱,是《月牙集》众多作品中的同一个主题。在教学中,要深入文本细节,通过比较阅读技巧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的美,通过把握人物语言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解读人物,体验人物对“爱与被爱同样幸福”的理解和实践,以文章为例启发学生阅读和欣赏《新月集》。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注意发音。课后能读写“读写”中的单词。
2.找出描述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句子,就会说出其中蕴含的母爱的伟大和深刻。
1.掌握背诵技巧,通过传神的背诵来读人物。
2.通过品味语言比阅读更细腻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对泰戈尔的《新月集》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背诵来朗读人物。
2.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教学方法:朗读和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资料阅读辅助工具(PPT演示)
1.文学常识-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歌和散文特征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结合了表现性诗歌和描述性散文的一些特点。诗意的意境给读者以美感和想象,在内容上保留了散文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样子,没有线条,没有押韵,但又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通常形式简短灵活。
2.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印度诗人圣人”。他是印度国歌的作者。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有很大影响。诺贝尔文学奖于1913年颁发。
诗歌代表作:《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潭佳丽》。
第二,看“新月”
《月牙儿集》初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PPT演示)《新月集》带我们“到了孩子稚嫩天真的新月之国。只要一打开,我们就会立刻获得两只神奇的翅膀,飞向美丽无邪的儿童国度。而这个孩子的天国,就是作者的理想国。”
诗人把孩子比作“新月”,表明孩子和新月一样纯洁安静,美丽天真。
《新月集》创作背景:(PPT演示)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具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粹的爱——在泰戈尔的散文诗中随处可见。谁也不会想到,写《金花》的时候,正是作者最不幸的时候。1902,妻子因病去世。第二年,他的孩子相继死去,这些不幸笼罩着他。对他的打击真的太大了!但他通过作品,把爱的光辉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对孩子、对自然、对一切的爱。
借助母亲和儿子的形象来赞美神圣的爱情,是《新月集》中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这一背景的引入,有助于理解泰戈尔通过作品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深切怀念,也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即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第三,喜欢读《金花》
活动1:阅读。
1.一起读课文
选择几个学生评价一下齐声朗读的效果。
老师朗读的整体基调是热烈、活泼、亲切、甜蜜的。
带着深情大声朗读
每个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阅读。
选择几个同学读他最喜欢的一段,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把阅读和理解文意融为一体),根据他的阅读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注意: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的范文阅读和集体阅读要适当穿插。
朗读的目标是能够读懂图画、图像和情感。
关于看图:
文章画面感强,画面之间可以稍长停顿,给人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在呈现每一个画面的时候,要能读出重要性、紧迫性和跌宕起伏来突出镜头感。比如第一段中的“高枝”、“微笑”、“新叶”、“舞蹈”,可以稍微强调一下。
关于读取图像:
孩子的形象更容易把握,要读懂孩子的天真、调皮、活泼、撒娇。
(文中有“咧着嘴笑”、“偷偷摸摸”、“悄悄地”、“小小”等叠字。读出孩子说这些话时天真顽皮的语气。)
母亲的形象是圣洁、温柔、慈爱的。我们应该用舒缓的语气和轻松的情绪去解读一个圣洁的母亲的形象,她祈祷,读圣书,爱她的孩子。
关于阅读情绪:
在《淘气》中读到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读出妈妈说“你这个坏孩子”时的丰富含义。
活动2:谈论它。
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变成金花?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然后和全班交流。
及时穿插金花的图片和介绍。
(PPT演示)金花,又译作“占波加”或“占波”,印度圣树上的一种花(心形叶的菩提树),一种开金色碎花的玉兰属植物。金花在印度受到成人和儿童的喜爱和尊敬。菩提树在印度也被称为“幸福树”。
参考:
金色的花是圣树上的花。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花,象征着孩子的圣洁和可爱,以及母爱的光辉对孩子的影响。当孩子变成一朵金花,就变得隐蔽起来,他为母亲做的事就变得无声无息,不留痕迹。这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表现他对母亲的爱。
有了这种奇特的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小精灵,他可以把自己变成一朵花,散发出幽香,为母亲遮阴,把自己变回母亲的怀抱。他有上帝的能力,也有上帝的性格——善良和爱。孩子是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天使,懂得被爱,懂得快乐。
人们经常称孩子为花,因为他们活泼、美丽、纯洁、可爱。金花受到印度人民的喜爱,孩子们希望能得到母亲的爱。
活动三:品一品
这个环节是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深度解读和深度挖掘。这是教学中的难点,要注意铺垫和引导。
深入阅读文章最后一段:
(PPT演示)“我不告诉你,妈妈!”那是你和我当时想说的。
为什么不说?最后一句怎么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通”?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然后和全班交流。
对于最后一段的人物语言“我不告诉你,妈妈!”“,有两种理解:
1.只是个孩子。
分析:
他没有告诉妈妈,这是孩子天真调皮的表现。他爱他的母亲,用孩子的方式悄悄回报她的爱,但他不想让她知道,所以用和她捉迷藏的方式。自然,他不会告诉他妈妈。也许他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骄傲!
2.妈妈和孩子一起说。
主张采用第二种理解。但是不要强迫学生放弃他最初的理解。
分析:
不难想象,一个母亲会模仿孩子的语气。生活中,也许是孩子经常调皮地逗妈妈,妈妈已经很熟悉孩子的性格和脾气了。其实他们的妈妈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很清楚。所以,孩子再调皮的时候,妈妈就会脱口而出这句话。也许,他们说完之后,会因为这样的默契而同时开心地笑起来。这是一个多么温馨、活泼、甜蜜的时刻。妈妈了解孩子,理解这种童心,满足孩子的童趣,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这种童趣。这样的妈妈真实又可爱。这种理解可能更接近泰戈尔的创作初衷。谁说这么温馨幸福的画面在他家不会经常发生?(板书:童心未泯)
(“这是你我当时要说的话”。“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一,可以理解为指代母子的问答,只是先表示“你”,再表示“我”;其次,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同时说的。“这个”的意思是“我不告诉你,妈妈”。)
(“通”,第一种理解,相当于英语中的“和”,意思是母子二人都说“我不告诉你”。第二种理解,with,and,相当于英语中的“with”,这样妈妈问,孩子答。)
学生可能不会想到第二种理解,或者不会一下子接受。老师可以介绍生活中默契、理解、幽默、温暖的例子。
总结:
学会通过理解人物的语言,尤其是通过理解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感受来把握人物形象。
这首散文诗表现了一种理想的母子之爱,甜蜜、默契、欢乐、神奇,甚至还带着宗教色彩,如此圣洁。相互理解和关心是母子之间产生深厚感情的前提。(板书:理解,爱)
活动4:比较。
这个环节是一个创意阅读设计。
对比一下苏教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教材在文字上的细微差别。分析选择不同单词的效果。这个环节用的方法是从侧面入手,正面解读。
老师给学生读不同版本的《金花》,学生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记号。
阅读后,学生提出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大声朗读,对比分析。
不同之处在于:
“变花”——“变花”;“笑”——“微笑”;《在空中摇摆》——《在风中摇摆》;“新生叶”——“新叶”;“母亲”——“母亲”;“你祈祷”——“祈祷”;《花香》——《花香》;“我要投我的”——“我要投我的”;“小影子”——《小影子》。
关键分析:
“变了一朵花”——“变了一朵花”:要让一句话的意思准确,不能有歧义。
“笑”——“笑”:前者笑出声来,不符合文意;后者的“笑”更显孩子气和顽皮,给人一种偷乐的感觉,同时与下文的“隐藏的笑”相呼应。
“在空中摇摆”——“在风中摇摆”:前者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表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后者是被风吹的,被动的。
“妈妈”——“妈妈”:前者过于正式,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现实;后者口语化,更亲民,与下文用词风格一致。
“花香”——“花香”——“新叶”——“新叶”:后者的“花香”和“新叶”更精炼简洁,符合诗歌的语言特点。
“小影”——“小影”:前者是客观表达,只表现“小”的特征;后者小巧灵动可爱,重叠式“肖骁”的使用增添了亲切感和节奏感。
总结:遣词造句讲究准确,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表达情感。在比较阅读中,提高我们的语言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第四,近距离观察新月
《月牙儿集》中有很多关于母子故事的作品。通过阅读这些充满童趣和母爱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爱的妻子和孩子的深深怀念,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孩子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歌唱。
《新月集》中的许多诗歌都是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感情”,尤其是许多诗歌中的想象是奇妙而独特的。我们试着去阅读和欣赏其中的一个。
印刷发行《校花》《坏邮差》《同情》等。
通过联合阅读享受花的学校。
学生一起读书。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你最喜欢这首诗里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分析:
这首散文诗修辞丰富,想象非常奇特,句子生动有灵气,最重要的是最后一节写了一个很骄傲的孩子的形象。这种骄傲,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读懂了从地下花校里冒出来的花儿们的心思:她们渴望妈妈的拥抱!从这首散文诗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也体会到了一个孩子对母爱的理解,甚至感受到了一个中年男人对天堂里妻儿的怀念和祝福。这是真正的泰戈尔。
五、顺势总结
从《花间集》可以进一步理解作者将诗集命名为《月牙集》的用意。孩子像新月一样纯洁安静,美丽天真。是的,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诗歌记录你对生活的热爱。你是一个有诗意的人,你会有诗意的人生。愿每个人都活得有诗意!
不及物动词分配
课后看《新月集》。
榕树,告别,成年人,作家,坏邮差,同情,英雄...
七:黑板设计:
金花
泰戈尔
孩童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