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引申的翻译方法有哪些?

摘要:翻译就是翻译意义。意义延伸是翻译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所有参与翻译实践的人来说,意义延伸是最基本、最首要的任务。要摆脱“翻译腔”,就要用这个技巧。本文拟对词义适应和g1运用的动因、依据和“度”进行探讨,并通过实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具体操作方法。在结论中,初步预测了这些技术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翻译引申意义翻译技巧

正如翻译研究大师尤金·奈达所说,翻译就是翻译意义。如果在翻译和表达的过程中没有首先完成词义处理的任务,特别是词义的判断、选择、引申和适应,翻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形式变换得再巧妙也无济于事。作者认为这是翻译过程中的“瓶颈”。只有根据语境正确判断和选择词义,然后对词义进行适当的引申和改编,才能获得得体的译文。本文拟对词义引申和顺应的动因、依据和“和谐”进行探讨,并通过实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在结论中初步预测这些技巧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词义引申的理论基础

我们所从事的翻译活动往往是这样进行的:当我们拿到一份手稿时,如果没有生词或难词,我们往往会从大脑中已有的词汇中搜索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根据上下文选择最合适的词来翻译原文。如果我们遇到生词或难词,我们大多会在字典中查找并检查其含义。这个过程有时是困难的。严复先生曾用“一名立,一句犹疑”来形容这个绞尽脑汁、呕心沥血的过程。问题是,尽管如此,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尽力选择的意思,在翻译中却是陌生的、可笑的,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模糊的。这种翻译“往往有许多表达是外来的,不符合语言表达习惯。”这是翻译特有的普遍问题,可以称之为“翻译综合症”。这种病的症结在于译者先入为主的观念,以及随其而变的意图。当翻译过程中遇到“旧词”时,我们往往会选择大脑词汇中已有的意思。这些意义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积累在记忆中的,并与构成特定语境的学习材料和经历密切相关。在翻译中是直接选择这些已有意义,还是对已有意义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编,往往能决定译文的质量。当你遇到新单词时,你经常要在字典中查找并选择其中列出的含义,而字典列出的是相对固定的主要含义或词根含义。较大的词典可能会增加一些引申意义和例句。如果原文的上下文与词典用例一致,就很容易理解单词的意思,有时可以按照词典用例翻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但实际上,文本中的语境是千变万化、灵活多样的,这往往要求译者从词根意义出发,根据源语的语境和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灵活地推导出最佳的词义,即“与特定语境相适应的词义”。

有人认为词义引申只发生在原文中,即原作者在使用这些词时已经完成了编码的过程。如果有些词有引申意义,那么它们的引申意义首先被原作者使用,译者的任务只是传达这种引申意义。所以他们断言,词义引申甚至不能被视为一种翻译技巧,所谓词义引申的动因是不存在的。我们承认,在翻译之前,原文作者已经完成了赋值编码的过程,至少建立了文本语境,为译者判断和选择词义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依据。然而,翻译作为一个(在目的语中)解码和再编码的过程,往往不会止步于词义的判断和选择,而是进入一个更能反映源语信息的动态阶段,即在判断和选择的基础上对词义进行适当的引申和改编,这是将源语信息赋给目的语词汇,进而实现流畅自然翻译的重要途径。中国翻译理论家对词义引申的理据有着丰富的论述,但汉源在《翻译基础: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写道“词的意义受特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即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真实、详细的意义。字典里提供的解释往往缺乏应有的细节,是笼统的、孤立的解释。”因此,他断言“为了符合实际的人物和情节,词典中的措词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或扩展,即根据词的基本意义,紧扣具体文本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汉语词来表达。”丁树德还分析了延期的原因。他指出:“由于词汇中包含了英汉两种语言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所以仅靠词典定义来选择词义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采取灵活的方法,从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出发,根据上下文引申意义,表达与这个词相关联的深层意义。”范仲英从诊断“翻译病”原因的角度,认为这种现象不是由于译者文化水平低、写作能力差,而是由于受到源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选词谨慎,或者过于硬扣原文,在翻译中采取逐句对比法,力求与原文(形式)一致。这样的翻译(往往)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必然导致翻译病。翻译病的普遍存在也为词义的改编和引申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使用这类技巧是为了尽量杜绝翻译腔;那么延伸的依据是什么,延伸的“度”应该在哪里?

二、意义延伸的基础和程度

许多翻译理论家都提到了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制约,翻译界有一句名言“没有语境,就没有意义”,也表达了这一思想。事实上,词义扩展的基础是语境。但是除了语境还有其他依据吗?根据上面的介绍,我们还可以找到另一个依据,那就是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这一点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对引申的定义中已经得到了认可,具体如下:“根据语境的内在联系,通过句子中的词或短语的字面意义,由表及里,运用一些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本质。”这里提到语境的内在联系,是原文的语义逻辑,是词义判断、选择和引申的起点。“由表及里”是一个从字面意义挖掘到深层隐含意义,然后运用符合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引申隐含意义的过程。

虽然我们说译者可以与原文保持互动关系,但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对原文施加任何影响。原文的语境确实为词义的判断、选择和引申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依据,为译者准确理解原文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然而,翻译的根本任务是在表达中完成的,而要完成这一任务,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就成了路标和依据。这一观点与奈达对翻译的定义是一致的。他主张“翻译”就是在译语的意义和风格上,复制与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对等。到目前为止,这个命题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所有翻译中最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清楚地说明了要翻译的信息是什么,同时暗示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原文和译文只能是相对对等的,译文的可接受性也被考虑在内。”根据以上三个关键词,我们可以把这个命题表达为三个简单的命题:第一,翻译就是准确地翻译意义;第二,译文要体现原文的风格;第三,翻译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只有做到这三点,尤其是第三点,翻译才能发挥其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因为“用一定的词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也就是陈述,必须符合语言习惯,为人们所接受。”严复还断言,“在乎信,则不达。虽然你还是不翻译,但是你会达到的。”为了强调自然流畅翻译的重要性。所以很多翻译理论家把“度”字放在“延”字之前,表达操作得当的意思。那么“度”在哪里呢?众所周知,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和语义逻辑。两种语言意思相同但表达不同,或者表达相同但意思不同,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相互交流。只要有一定的教育和文化,除非一方或双方使用方言或方言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或故意胡说八道,一般不会说或写不符合母语表达习惯的话。这是因为他们有固定的表达方式。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参与其中。同一种源语言的表达,由于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往往需要进行引申。例如,一个新的报告骆驼在刚才可以翻译为“一个新的报告刚刚到达。”但是这位新爸爸脸上带着自豪的微笑。,和题目一模一样。因为中文没这么说。这种错误在初学翻译的人当中并不少见,因为他们片面地追求(字面上的)忠实,导致译文读者无法接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般译文的读者所能接受的真实性,就是词义引申的“度”。如果阅读不流畅,不符合他们固有的母语感,即使语法结构没有问题,他们也必须考虑重译。当然,“一般读者”和“可接受”是很宽泛的概念,所谓的“一般读者”在很多“特殊”情况下并不充分。这大概就是读者反应理论引入翻译理论和接受美学屡遭诟病的原因。上策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词义引申的三种方法

现有的翻译课程主要讲解词义引申的两种方法:泛化和特化。《英汉商务翻译》中说“词语的概念范围要经常在具体语境中调整,或扩大外延缩小内涵,或缩小外延丰富内涵。”这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技术,涵盖了扩展的基本内容。但作者分离出一种特殊的抽象外延,专门从事研究,根据其表意方式命名为“概括”。现在举一个例子来演示如下三种方法:

抽象延伸

英语中表达特定意义的词语,往往可以用来表达事物的一个属性或一个概念,翻译时可以将特定的意义引申为一个属性或一个抽象的概念。举个例子,

示例1。他设法用他的钢笔谋生。

他靠写作谋生。

例2。阴茎比剑更强大

智慧胜于武力。

例3。他的笔会比他的镐更有力。

后来事实证明,他(马克·吐温)的写作能力超过了他的淘金能力。

例1-3在三个原句中都有pen。应该说是所有接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的词,字典里列出的意思简单明了。但如果句子对比,译文会保留原句的形象,但语义会模糊。由于表达习惯的差异,译文的读者很可能会有偏差。这个时候,恐怕需要译者解释一下这里的笔喻指的是什么。在三个原句中,笔表达了具体生动的意象,都是metony-my。这种修辞格用具体可感的日常事物的名称来指代与之密切相关的属性或突出特征,联想和引申是理解其意义的基本机制。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参照到概括或升华本质属性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决定了译文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虽然联想和引申在某种程度上是开放的,但根据源语的语境和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这样的翻译是恰当的。

例4。相反,刺客的子弹抹去了美国人心中她所有的缺点。

相反,一个刺客的刺杀让美国人忘记了他所有的过错。

例5。这台发动机一直性能良好。

这台发动机性能一直很好。

例6。一言难尽。你正陷入困境。《腓力比书》

说来话长。你问了我一个难题,菲儿。

例7。阿拉伯橡胶肩扛珠宝,自这片领土早期有人定居以来一直如此。

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比邻而居,自从一些人在此定居以来一直如此。

8.就校长而言,至少他为正在进行的教育系统做了贡献。就智力而言,他至少为现在的教育体系增添了光彩。

在以上五句话中,例4中的bullet由“子弹”的本义引申为“暗杀”。一是考虑历史事实(即林肯总统在美国遇刺,这也是原文语境提供的依据);第二,译文的语义逻辑和表达习惯,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说“...子弹让美国人忘记了他所有的缺点”;例5中performance的本义是“性能,表现”,在中文中通常用来指人的行为,所以有人认为原文用了“拟人”,但我觉得说一台机器表现很好听起来很别扭,翻译的太强了。当然,翻译成“运转良好”应该也不错例6和例7都含有隐喻,利用两个不同事物(或行为)的相似性来强调和突出某种概念或情况。在英语中,get into deep water的意思是游向深水,这意味着陷入困境。在翻译中,它意味着“提出困难的问题”,以突出其生动的形象。有人在例7中给RubShoulders找了个假朋友,可惜他们外表接近,几乎是字面意思,远没有隐喻意义。例8是另一种转喻,与上面三句话中pen的理解一致。

(B)混凝土延伸

把原文中表达抽象概念或一般行为的具有广泛和一般意义的词语引申为具体的意义或动作。总的趋势是缩小外延,丰富内涵,可以避免直译带来的歧义和用词不尽如人意,保证译文准确,符合目的语的语义逻辑和表达习惯,如:

例9。多比·宾已经在咖啡室里呆了一个多小时,他已经试遍了所有的报纸,但还是看不懂。

多宾在咖啡室呆了至少一个小时。他翻遍了所有的报纸,但什么也没读。

例9引自萨克雷的《名利场》,描述了一位名叫多宾的绅士在向朋友的遗孀求婚前的紧张。非常生动。Tried是一个常用动词,大家都很熟悉。整句没有一个生词,但是第二句真的很尴尬。保持“尽力而为”的原意不适合任何翻译,尤其是第二分句表达的事实。需要对该词的本义进行改编或澄清,以确保动作意思明确,事实准确。当地新闻界对电视台的执照提出了质疑。当地媒体要求吊销那家电视台的营业执照。关于chullenge,常用的意思是“挑战、探究、考验(自己的能力)”,但这些意思似乎都无法翻译出原意。根据《朗文现代英汉词典》中的定义3:质疑(某人或某物)的法律完备性或权利[质疑(某人或某物)的合法性],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进一步引申,我们最终选择了“要求撤销”。

示例11。第一步可能是在该地区实现有效的消失。

或许第一步应该是在该地区设立一个有效的联合国办事处。

示例12。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她总是一个模糊尴尬的存在。

记得小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她来到我身边我就觉得不自在。

在这两个句子(11和12)中,“在场”一词需要引申,硬译为“在场、出现、出席”。整个句子读起来怪怪的,听起来像翻译腔,需要运用引申和灵活的技巧,使译文流畅自然。

示例13。即使我们把盐磨成细粉,它还是有盐的味道。

把盐捣成粉末还是有可能的。

Reduce的词根意思是“减少,减少”。这句话一定要从这个意思出发,结合特定语境下汉语的日常表达习惯,推导出“捣、磨、磨”等具体明确的动作意思。

示例14。22岁时,他第一次知道了对黑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22岁时,他第一次尝到了当黑人的滋味。(或者“了解黑人的情况”)

同样,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这句话没有生词,意思简洁明了。没想到会卡在翻译上。原因是原来whatit is的含义太过笼统宽泛,无法确定具体含义。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原文的语境整合起来,然后用母语的语感作为准绳。当然,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很多时候需要反复琢磨和考虑,往往需要使用“逆向推理”,即在目标语的特定语境下,从相应的语句中推断出自己理解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真实性。

专有名词的泛化和扩展

英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入当代,其中沉积了大量的专有名词。最初,它们指独特的人、事件、地点等。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词义逐渐泛化,独特的本义转化为普通意义,表达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等“元典”衍生的新旧义。大部分都成了典故。在英汉翻译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舍弃原文的意象,力求准确传达意思,这也是将具体意思概括为普通意思的引申方法,旨在使译文通顺自然,减轻译文读者理解的负担。举个例子,

示例15。我想成为电视剧本和语法的沙皇。

我很想成为电视之王,所有节目都是我说了算。

沙皇原指俄国十月革命前的沙皇,源于古罗马皇帝朱利尤斯·凯撒的名字。在翻译中,个体名称被概括成普通意义,经过一个从凯撒到沙皇到霸王的扩展过程,意义更加明确。

例16。丘吉尔,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驼背匹克威克人,用威严的好悍马抬头看着他…

丘吉尔穿着蓝色的衣服,有点驼背,看起来像个老好人,抬头看着他(罗斯福),神情庄重而慈祥,...

匹克威克本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写的《老绅士》。在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暴》中,丘吉尔被提及。对于熟悉这个文学形象的读者来说,与其放弃,不如保留。但是,如果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就需要放弃或者补充解释。我们选择放弃原来的形象,让它成为一个常见的延伸,翻译成“老好人”,似乎更简洁。示例17。苏联政府压制所有异议的方式非常彻底。

苏联政府以一刀切的方式消灭异己。

示例18。今年暑假,我在铁路公路旅行上进行了一次快速冒险。

今年暑假坐火车旅行,做了一件伸张正义,保护弱者的事情。

在原文中,专有名词有时会保留原来的词形,如句子15、16。这时候通过泛化来识别专有名词就没有那么难了,只需要了解词义引申的过程就可以了。但更多的时候,词形发生了变化,比如在句子17和18中,大写变成了小写,加上了形容词后缀。这是语法结构所需要的,但对译者来说相当于多了一个障碍,译者必须沿着词的形态演变的轨迹追溯词的原型和原意。例17中的Pro-Crustean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普罗克鲁斯忒斯。他经营一家客栈,客栈里有一张床,晚上留宿的人就睡在上面。矮的被拉长,高的被切掉以便和床一样长。这个词很形象,但只有解释才能理解。好像直接引申意思比较好。例18的堂吉诃德来自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笔下的人物堂吉诃德,他梦想成为一名游侠,主持正义,保护弱者,翻译时只保留这一大概意思,否则可能会造成读者理解和欣赏上的困难。

四。结论

目前,国内许多翻译课程已经从单纯介绍双语结构对比基础上的转换和改编技巧,转向对话语意识、文体差异、审美感受、文化心理等更高层次的哲学研究。这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可能代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然而,作者认为双语转换和适应技能是翻译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翻译技能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目标和任务,对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知道,英汉翻译中的形式转换技巧,如增益、省略、词性转换等,很容易掌握,但词义处理的技巧却很难,尤其是词义的引申和改编,需要严格的双语和双文化训练。通过这种训练,至少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把初为人父面带自豪的笑容翻译成“刚当爸爸的脸上有一种洋洋得意的笑容。”或者更优雅,”新爸爸自豪地笑着说的确,这些技术起源于微观,侧重于案例研究,其结论可能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对于中国国际经贸活动乃至整个高级劳动力市场仍然稀缺的翻译专业人才来说,他们更为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