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号装甲巡洋舰
靖远号装甲巡洋舰是晚清政府北洋水师的舰艇之一,也是李鸿章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它是一艘圆顶巡洋舰,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购买,建造于1887年7月。作为北洋水师的门户舰,其吨位、航速、武器装备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亚洲都处于领先地位。他参加过黄海海战和阿哈瓦海战,最后被清军炸毁,防止落入日军手中。
武器性能
中文名:靖远圆顶装甲巡洋舰
Mbth:钢保护巡洋舰
购买地:英国
价格:同级二百银子***1697453。
目录
1的基本情况
2发展和演变
3性能数据
4个服务事件
发展和演变
靖远号装甲巡洋舰是一种装甲巡洋舰(钢护巡洋舰),因早期装甲巡洋舰的装甲布局类似于拱门而得名。防护巡洋舰是一种分阶段发展的现代巡洋舰。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船体内部布置水平装甲,以保护锅炉房等重要舱室不受损坏或进水。作为典型的完整阿姆斯特朗型防护巡洋舰,防护结构为贯穿全舰的防护甲板,中央部分高于水线,两侧倾斜连接并与水线以下船体的舰体连接,在倾斜部分与船体的夹角处设置煤仓,以加强侧面防护。从英国购买,加上同级致远的费用,就是1697453银。致远9月29日上线1886,7月23日完成1887。静园于1886、14年2月29日上线,同年7月9日1887完工。
工作特性
标准排水量为2310吨。
全长船体长度:82米
全宽11.58米
吃水4.6米
燃料烧煤:平时200吨,最多520吨。
锅炉4台燃煤锅炉
两台动力卧式三级膨胀蒸汽机。
双轴推进
动力设计:5500马力的强制通风(4101千瓦)
最大速度理论:18节(33公里/小时)
204-260名船员
武器装备克虏伯35倍口径210 mm双枪(英文:21 cm L/35)
克虏伯35倍直径210 mm单炮(英文:21 cm L/35)1门。
阿姆斯特朗6英寸(152毫米)单炮,双门。
哈奇森57毫米6磅单速射炮,8门。
哈奇森47毫米3磅单门速射机枪
Hatchkiss 37毫米单装速射炮6门
加特林加农炮6号门
4个356毫米鱼雷发射管[2]
装甲甲板:倾斜部分为4英寸(102毫米)。
水平部分3英寸(76毫米)
枪盾:2英寸(51毫米)
服务事件
1885 10 10月20日,该舰及其姊妹舰致远舰于当日在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埃尔斯威克造船厂开工建造。虽然该舰下水晚于致远,直到1887年7月9日才完工,但比致远早了两周。为了接收这批船只,清政府派出了由北洋水师总教官、水师提督郎伟礼率领的400人的收船队,其中靖远的接收管道就是叶祖珪。同年8月20日,致远和靖远离开纽卡斯尔;22日17,在亚罗造船厂建造的靖远、致远和鱼雷艇左1队抵达朴茨茅斯军港。很快,两艘德国经远级(经远和来远)也到达了集结地点。编队以靖远为旗舰。9月12日03: 00,编队开始升火,锚泊13,14出港。同年2月中旬,65438+编队终于在厦门与北洋舰队主力会合过冬。舰艇回国后,海军衙门决定将其编入北洋水师。
1888年夏天,靖远号再次涂装,船体外观由返厂时的纯灰色改为与北洋舰一致的维多利亚涂装,即船体水线以下为黑色,水线以上为白色,烟囱为淡黄色。
1889年5月,靖远随北洋舰队移至阿哈瓦。那年夏天,静园参加了北洋舰队的一次夏季巡航,游览了芝罘(烟台)、朝鲜吉屋浦(仁川)和俄罗斯帝国的海参崴(中文原名海参崴)。回程在釜山停留。
1894年期间,清朝与日本关于朝鲜权益的矛盾日益激烈。同年5月17日,李鸿章在威海视察海军。但此时北洋水师零部件老化严重,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同年7月25日,日军第一游击队在丰田海战中击沉清朝从英国商人手中租借的运输船“广益”号和“高升号”号,击伤“济源”号,并缴获炮舰“姜草”,中日战争爆发。靖远作为北洋舰队的一员,在战争初期参与了舰队的多项护航和巡逻行动。
9月1894,17,北洋水师前往鸭绿江口大东沟掩护陆军登陆。北洋水师主力留守外场,部分吃水较浅的战船停泊在大东沟大东港守卫转运场。当天12:00刚过一点,镇远一名瞭望水手发现不明烟尘。北洋舰艇立即出动,成规模编队离开登陆场,其中靖远五号按顺序与右舷的涞源组成第三战斗队。随后,舰队呈水平战斗队形部署,小分队涞源、靖远位于定远、镇远右翼,其中靖远调整为位于涞源右舷后方。涞源和靖远队右边是最弱的超勇和杨威队。战争初期,第一游击队绕到北洋舰队右翼,集中攻击防护最弱的朝永、洋尾两队。以定远、镇远为首的北洋舰队,进攻日军队伍。致远和靖远在左边,靖远和涞源在右边,炮击我们的旗舰松岛。13:10后,联合舰队司令伊藤祐恒中将命令我队将航速从8节(15 km/h)提高到10节(19 km/h)并左转,准备使用左舷火炮迎击并配平右舷。但我队序列中第五艘老铁甲舰日本铁甲舰Hiei跟不上前四艘的速度,落在了后面,中间距离1000米。定远等舰立即加速实施既定的“乱战”战术。激战中,北洋舰接连遭受损失或撤退。致远舰爆炸沉没,北洋舰队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涞源四舰继续战斗,而日军还有九艘。经过几个小时的混战,靖远号中弹100多次,吃水线多处中弹,大量进水,船上多处起火。叶祖珪下令向西,跟随涞源,离开战场到大鹿岛暂避。第一游击队击沉了元昊号,然后逼近附近的靖远和涞源。靖远和涞源在浅水中背对背。第一个游击队员,担心被滞留,没有贸然靠近,而是保持距离射击。17:30,第一游击队接到松岛的收队命令后离开。
当天17:45,靖远官兵封堵进水口,随涞源返回主战场。随着定远、靖远的管道运输船叶祖珪在大富刘冠雄的提议下,举旗集结船只。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北洋舰队舰艇陆续回到定远、镇远舰,再次排成双纵队队形,返回大东沟地区。北洋舰队在登陆地点没有发现日舰踪迹,于是联合蚊艇镇南(日语:镇南(炮舰))和钟真(日语:钟真(炮舰))返回旅顺,只留下1号等两艘鱼雷艇继续护航登陆。
同年9月23日,北洋水师提督丁与旅顺平台公联名向李鸿章报告战后情况。其中平远、济源、靖远、广c等舰伤的比较轻,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修复。靖远号在水线中弹漏水,主炮也受损。修好后,这些船出发去阿哈瓦。
1894 165438+10月21,旅顺沦陷,只剩下北洋水师在渤海的最后一个基地。日军随即围攻阿哈瓦。1895 65438+10月30日08:30,日军占领摩天岭炮台。清军陆上炮台立即集中攻击摩天岭炮台,海军司令员丁也率定远、靖远、涞源、广慈及数艘蚊艇逼近南浜炮台进行援射。1年2月,北邦堡陷落,阿哈瓦所有陆路交通被切断。保卫威海的隋军司令戴宗谦自杀。日军随后多次使用轻型舰艇强攻北洋舰队内的泊位。6日04时后,日军鱼雷艇队第四次夜袭,成功击沉涞源号。与此同时,它还向靖远号发射了一枚鱼雷,但鱼雷近距离擦过,靖远号侥幸逃脱。同时,日军用陆军炮炮轰威海北岸;靖远、济远、平原、广兵四舰炮击北岸,其余各舰炮击鱼雷艇。7日0700时,联合舰队企图在白天强攻阿哈瓦,北洋舰队残存的镇远、靖远、广c积极作战,迫使日舰撤退。2月9日,日船再袭,丁在靖远号上升起将军旗,与平远号一同出至日岛附近海域,配合炮台向日船射击。战斗中,丁站在船头210 mm主炮旁的露天甲板上,说“炮弹打不到我,因为我是提督”来鼓舞官兵士气。日军称早前占领的南浜陆家嘴炮台为炮击靖远。09:18,击中两枚240mm炮弹,从左侧穿透开阔甲板。炮弹穿过船体后,从船头右舷附近的吃水线出去,造成两个洞。还没有完全修复的靖远号就是被这个撞的,09:34船头开始下沉。虽然船上官兵奋力施救,但仍无法阻止水的进入,最终在魏湾搁浅,船体向右倾斜,船尾翘起。丁和的管道运输船靖远号随船沉没,最后被他的部下救了出来。此时,北洋舰队遭受了长期的重重围攻;眼看突围无望,救援又被耽搁,丁下令击沉受损船只,以避开敌人。9号,广汽鱼雷击沉了正在沉没的靖远号,船体其余部分完全被淹没。
“靖远”舰管带叶祖珪是北洋水师钟君右营副司令(由副司令华凌提拔),马尾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曾就读于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学校。参加过黄海海战和威海保卫战。甲午战争失败后,他被清廷任命为海军司令,与“嵇康”舰管带撒振兵一起,担负起整顿海军的重任。他死于1905年5月,在丞相南、北大洋水师任期内。
靖远帮大副刘冠雄是福建官员,毕业于福州船政学校。
“靖远”号驾驶二副戚凤仪,毕业于天津舰艇学院。
靖远鱼雷大副陈,是留德学生。
洪,第二副“靖远”炮,毕业于天津海军军官学校。
“靖远”舰机械三副温朝义,毕业于天津海军军官学校,甲午战前调入“广益”舰任大副。
靖远船机三副郑祖义,天津舰艇学院毕业。
“静园”经理伦·邓亮是一名机械师出身。
“靖远”号低音管手张玉明毕业于福州船政学校。
“靖远”大管任生来就是一名技工。
“靖远”炮手唐文静,福建岷县人,在黄海海战中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