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9式坦克和印度T-90式坦克对比数据?
99式主战坦克装备中国自行研制的125mm滑膛炮。单从口径上看,会让人联想到俄罗斯的2A46 125mm滑膛枪。所以国外大部分评论家认为中国125mm坦克炮一定是俄罗斯血统。
2A46坦克炮出现于70年代初,装备于T-64、T-72、T-80及其改进型坦克。在德国120mm滑膛炮问世之前,2A46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国产125滑膛炮首先装备了国产8511M主战坦克,随后又装备了88C、90、96和巴基斯坦的“哈立德”主战坦克。巴基斯坦从59式坦克换装的“阿尔扎拉李”也选用了这种火炮。98式坦克装备的125mm炮,有自动装弹机,射速与日本90式相同。
在比较120mm滑膛炮和国产125滑膛炮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它们匹配的弹药,因为再好的炮也需要优秀的弹药类型的支撑。海湾战争中,T-72遭遇了倒霉的D-81穿甲弹。弹芯是钢制的,即使是400 mm的装甲在2000米的距离也无法穿透,造成了125 mm炮打不过120 mm炮的奇怪现象。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国产125炮的弹药包括半可燃钨合金翼稳穿甲弹、穿甲弹和杀伤爆榴弹;120炮的弹药有美制和德制两个系列,弹药只有两种:尾翼稳定穿甲弹和多用途穿甲弹。德国弹药包括DMl3、DM23、DM33、DM43穿甲弹和DMl2穿甲弹,其中前两种穿甲弹已经服役,后两种正在研究中。美国弹药有M827、M829穿甲弹和M830穿甲弹,分别是在DMl3和DM23的基础上用贫铀合金芯制成。M829有三个改进型号:A1,A2,A3。美军最先进的型号是M829A2。根据现有资料分析,日韩120炮的弹药与德国DM23大致相当。另外,美国有出口型的M829A2,两国都很容易获得。
从外形和结构上看,120炮和125炮都装有热鞘、抽气装置、炮口修正装置和防后坐装置;制造过程中还采用了电渣重熔、枪管自紧、内腔镀铬等先进技术。不同的是,120炮的枪管长度是44倍口径,125炮是50倍口径,125炮的枪管长度超过1米。一般来说,枪管长度越长,越有利于提高弹丸的初速;同时,火炮口径越大,威力越大,否则各国将竞相研制140毫米火炮。
为了在小口径、短身管的条件下获得足够的威力,需要通过增加推进剂的装药量来增大枪膛,增加炮膛压力,从而达到增大威力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德国火炮的技术确实很先进,因为增大膛压必然会对炮管的强度和内壁的抗烧蚀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德国120炮采用短枪管设计有两个好处。第一,短筒炮初始偏转小,有利于提高火炮精度。这一点可以从法国120炮的射击精度比120炮高5倍的事实中得到证明。但是,在符合实际要求的情况下过分强调准确性,就像德国人经常做的那样,似乎有点过于理想化;第二,短枪管设计有很大的升级潜力,德国最新的豹IIA6采用的55倍口径改进型120滑膛枪就是明证。另一方面,125炮在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采用长炮筒设计,使火炮达到理想威力,不能说是设计者的天才。
我们来看看两型火炮的几个具体性能指标:RH?120炮发射DM23穿甲弹时,膛压为510 MPa,炮口动能接近10 MJ。这种能量的效果就像一个巨人可以轻松地将50吨钢铁举起到20米,弹丸的初速度是1650米/秒,直接距离是2000米。
根据北方工业公司在10年前的防务展上散发的资料,国产90式坦克装备的125mm火炮使用国产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炮压为470 MPa,炮口动能超过11 MJ,弹丸初速为1730m/s,直射距离为。可以看出,在10年前,我国125毫米火炮的威力已经超过了装备DM23穿甲弹的120毫米火炮。同样的数据还显示,我国研制的120mm自行反坦克炮与国产120mm穿甲弹匹配时,该炮的膛压为550mpa,2000m的穿甲厚度为550mm,最大弹丸散布为0.28X0.28,超过了德国120mm炮。以上指标表明,当时国产120mm炮的威力超过了125mm炮。
120毫米炮作为国产最新坦克,在99式中没有使用,说明125毫米炮的性能在后续的改进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巴基斯坦的125mm炮来证明。根据巴基斯坦军方公布的数据,“阿尔扎拉·李”坦克装备的125火炮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550毫米,“哈立德”坦克装备的125火炮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高达600毫米。后者的威力完全相当于美国出口埃及的M829A2穿甲弹。可以肯定地说,装备国产弹药的125mm坦克炮的穿甲威力至少不会低于使用最新出口型美制炮弹的120mm炮。
从国外坦克炮的最新发展水平来看,法国52倍炮管的CN-120型120mm滑膛炮,装备了新型穿甲弹,在2000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640-700mm,而德国最新的55倍炮管120mm炮的炮口动能达到了13mJ。按照我国坦克火炮和弹药的发展水平,国产新型125mm炮的穿甲能力与同时代先进水平相差不远。所以99式坦克的火力大大超过了日本90式坦克和韩国K1A1式坦克。T-90主战坦克T-90坦克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军队的主战坦克多达5万辆,这应该是一个可信的结论。在它之前,前苏联的几款主战坦克也是颇有名气,多多少少有血缘关系,外形也基本相似。
前苏联第一辆第三代主战坦克是T-64。这是一种先进的高级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仅由三个人操作的主战坦克。最明显的标志是右边巨大的红外探照灯,所有的俄罗斯坦克都继承了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应对当时北约的威胁而研制的,几乎全部部署在北约附近的战区。它在苏联被用作防御性武器,近年来被出口到印度。由于T-64价格昂贵、结构复杂、高度机密,不可能批量生产装备并提供给盟国,所以前苏联在70年代初以其为基础研制了一种相对简单廉价的主战坦克,也就是著名的T-72。因此,也可以说T-72是T-64的简化版。T-72主要部署在远东地区,不仅大量出口,还有很多国家仿制,产量相当可观,改进型号也很多。直到现在,俄罗斯和许多国家还在引进新的改进型T-72主战坦克。当然,它的性能与早期的型号并不相同。但在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T-72的几个出口型号表现不佳,分别被以色列的梅卡瓦和美国的M1A1击败。因此,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前苏联在T-64的基础上发展了相对先进的T-80主战坦克,以应对西方新型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胁。T-80是前苏联第一种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坦克。目前全球只有M1系列使用类似发动机。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T-80和T-72的基础上发展了T-90主战坦克。
事实上,T-90主战坦克在发展初期也是T-72的改进型,但因为T-80的技术先进,性能提升可观,所以改名为T-90。主要采用T-72BM坦克的装甲防护系统和T-80坦克的先进火控系统。战斗总重量50吨,乘员3人,发动机功率840 kW,最大道路速度60 km/h,最大行驶距离650 km。
与T-72和T-80相比,T-90在火力和防护系统上有很多改进。消防系统的改进表现在消防系统上。T-90的火控系统是1A45T,是T-80y坦克上1A45的改进。改进项目包括:弹道计算机、炮手测距/瞄准具、火炮稳定器等。T-90坦克的火炮与T-80y和T-72是同一型号,都是1 125mm霰弹枪。但对弹药进行了改进,采用了新型穿甲弹和杀伤爆破弹,提高了对反应装甲的穿甲能力。此外,T-90还配有4枚9M119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由125mm霰弹枪发射,可由车内自动装弹机装填。最大有效射程5000m,最大穿甲厚度约750mm,使坦克能够先于敌方坦克、车载反坦克制导武器和攻击直升机攻击T-90。
保护系统的改进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炮塔的改进,二是安装了“斯托拉”-1光电干扰系统。T-90坦克的炮塔是T-72BM坦克的改进型炮塔,在俄罗斯坦克炮塔中防护性能最好。它的基体是一种类似于英国“乔巴姆”装甲的复合装甲,外加附加装甲。它的装甲由多层铝板和塑料板交替镶嵌的主装甲外壳和可变形部分组成。在主装甲外,还安装了“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Stola -1光电干扰系统由光电障板、激光告警探测器、反激光烟幕弹发射机和系统控制装置四部分组成。两个光电干扰发射器安装在枪管的两侧。光电干扰系统通过在导弹后部产生两个类似于跟踪响应信标的假图像,使标准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的跟踪器被“欺骗”。当激光报警探测器受到激光照射时,它可以向乘客发出警报。光电干扰系统可以自动工作,发射烟幕弹,使激光测距仪或激光指示器失效。也可以半自动模式工作,由指挥决定是否发射烟幕弹。T-90坦克使用3D17烟幕弹,形成烟幕大约需要3秒,持续时间20秒。这种光电干扰系统可连续工作6小时,可有效对付美国陶、龙、海尔、小牛等导弹和激光制导炮弹,使西方国家大多数反坦克导弹的命中概率降低75% ~ 80%。
T-90坦克自1994年开始俄军小批量生产装备以来,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它至少有两个变种,分别是T-90E和T-90C,估计未来几年还会有新的改进。T-90及其改进型坦克很可能成为2000年至2020年俄军的主战装备。在此期间,俄军将是T-64、T-72、T-80和T-90坦克并存的时代,但为了简化后勤保障,T-90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性能数据:
船员:3人
武器装备:125mm火炮/导弹发射器×1门;7.62mm机枪(并列)×1;12.7mm机枪(防空)×1;2×6烟幕弹发射器
弹药基数:125mm炮弹×43发;7.62mm机子弹×2000发;12.7毫米弹药筒×300发子弹
队长(枪锋):9.53米
体长:6.86米
车宽:3.78米
汽车高度(到炮塔顶部):2.226米
车底至地面高度:0.47米
总战斗重量:46500千克
净重:44500千克
单位功率:0.91千克/平方厘米
发动机:V-84MS 12缸柴油发动机840马力。
公路最高速度:60公里/小时
最大公路行程:550公里。
燃油容量:1,200升
涉水深度:1.2m
准备涉水深度:5米
爬墙垂直高度:0.85米
沟渠宽度:2.8米
爬坡度:30%
滚动梯度:40%
装甲厚度:机密
装甲类型:钢/复合/活性
三防系统:是
夜视装置:是(由车长、炮手和司机使用)
主要识别特征:
车体前上部装甲明显倾斜,加装了附加装甲。炮塔位于车体中部,动力舱在后面。自救木和一个附加油箱通常安装在车尾。发动机排气口位于车身左侧最后一个负重轮的上方。
球形炮塔,顶部右侧有一挺12.7mm高射机枪。炮塔后部两侧安装有烟幕弹发射器。125mm炮两侧各有一个SHTORA-1辅助防御系统的箱式传感器。
车体两侧有六个承重轮,驱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移动设备的上部覆盖有侧裙,靠近汽车的裙前部安装有额外的大型方形装甲板。
变体车辆类型:
出口用T-90E/T-90S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