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词典》第三版中“标准英语”的定义
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足迹词典》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成果。它有着巨大的空间,1755之后仍在使用的文字超过45万,彩色图片约1000张。它是最大的单卷英语词典。本书以客观记录和描述语言为目的,收录了大量的俗语(包括许多不雅词语)。它的20万个证明主要引用20世纪中期的作品,引用了超过14000个作者的单词和句子的例子,和OED一样深刻。
韦氏新国际英语足迹词典(第三版)的历史;
65438年至0828年,美国词典编纂者N·韦伯斯特出版了两卷本《美国英语词典》,成为继约翰逊《英语词典》之后的经典词典。韦伯斯特去世后,开印刷厂的g·梅里厄特(G. Merieult)和c·梅里厄特(C. Merieult)两兄弟买下了韦伯斯特书屋的版权,以梅里厄特韦伯斯特公司的名义出版了《梅里厄特韦伯斯特词典》。1847年修订的第一版印刷装订成一大册,并附有插图。1890年更名为《韦氏国际英语词典》。1909年更名为《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二版于1934年出版。第一版和第二版都与原版韦氏词典的规范原则一脉相承。
1961年,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足迹词典》出版,其主编为著名描述性语言学派菲利普·b·戈夫博士。戈夫的思想是,词典不应该与诸如对与错、好与坏等人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而应该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因此,第三版完全背离了第二版的规范词典编纂原则,从规范学派的典型词典之一变成了描写学派的代表词典。
对《新国际英语足迹词典》(第三版)的几点批评(仅供参考)
——标签标注欠考虑。所有的字都分为标准字(无任何标签)和非标准字,中间缺少过渡层,导致出现问题。由于口语标签的取消,一些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的常用词,要么被驱赶成几个俚语词,要么在文学术语中,其实是不合适的;俚语掌握的太紧,很多俚语不适合正式场合,已经升级为标准语。
——删除的古词较多,第三版中约有20万个旧词、历史词消失,给查阅这本阅读古典文献的长篇词典的读者带来不便。有人认为这应该是整版词典的责任,也是区别于中小型词典的重要标志。删除旧词为新词节省了大量空间,却被过度收集的异体字所占据。比如数字1-99和1-99都是一个一个收录的,前者对于形容词、代词、名词都有单独的词条。再比如前缀为“un-”的词,占了30多页。
-注音太详细,没有具体说明哪种读音最流行,让一般读者无所适从。这是描写学派认为词典的责任只是记录而不是规范的一个突出例子。
——第三版大部分解释清晰明了,力求准确客观。“单句释义法”在解释简单事物时有其简单明了的优点,但用于描述复杂事物时,阅读困难,语句繁琐。
-词条总是以小写字母开头,这是非常规的。这可能是出于描述性理论的需要(“口语格不大写”);这就使得一些常用词,如英式和美式,看起来与惯用形式不符。
“英语普通话”是标准英语,它的定义是“生活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的受过教育的人所说的话,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人以这种方式说的话”。这里的“话”不是指人们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词语,而是指用来承载和描述那些词语的语音语调。所以,发音是基础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发音,就不可能有标准优雅的语调。为了规范和推广一种标准化的发音,国际音标协会于1886建立并制定了“国际音标”。因此,语音学家绘制了一个简明的语音图谱,也称为语音口语轮廓图,特别适用于元音的研究。
这种后来被称为RP——Received读音的发音,至今仍被我国教育部英语教学大纲所认可和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68+1980年代初,这种音标和发音方法一直被视为中国英语教学考试的标准,毫无疑问得到了广泛使用。
然而,自从TOFEL(托福)被引入中国后,传统的英语发音变了味,失去了结构。比如,大部分中小学教材都是按照国际音标进行注音的,但教材磁带有时会发出优美的声音;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生,没见过“音标图”;很多人嘴上只有美国的“R”音,所以自称美音倡导者。可悲的是,因为这些,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提不起兴趣,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对老师的尊重。
语言是一门艺术,到了一定程度,落在纸上,就可以称之为文艺。练到一定程度可以称之为背诵的艺术。语音学是语言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比例应该是美声和流行度在声乐中的比例。美声可以成就歌手,甚至艺术家,人气可以成就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