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汉语有什么不同吗?
例L:“是”还是“不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是非问句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很常用,看起来很简单,但对是非问句的回答反映了不同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比如有一次老师组织一个外国学生参观颐和园,当老师听说一个叫约翰的学生不去了,他想确定他真的不去了,就问:“约翰,你不去吗?”约翰回答说:“不,我不会。”
约翰的回答显然是出于中国人的习惯。这不是语法形式或用词造成的错误,而是他的母语和汉语在回答是或否问题时的侧重点。在汉语中,在回答是或否的问题中的“是”或“否”是对提问者所说的话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你不是去颐和园吗?”是/是,我不去。否定的回答是“不/谁说的,我就去。”在英语中,是非问句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不是针对对方的,而是表达回答者“去”或“不去”的意图。“去”是肯定回答,“不去”是否定回答,不管是否与提问者的语气一致。“是的,我是。”或者“不,我不是。”
外国人用自己的民族思维习惯套用汉语,在回答“你不是要去颐和园吗?”这时候就出现了以上的语用失误。
例2:“本周六”或“下周六”
一次,一个外国学生去拜访他的老师中国。老师想请他吃饭,说:“下周六来我家吃饭好吗?”这位学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并进行了预约。两天后,星期六,学生来了。老师很惊讶。因为没有准备,老师很尴尬。好在他跟那个学生很熟,就说:“前天我说下周六请你。你看,我今天什么都没准备……”学生说:“前天,你说下周六请我吃饭。不是今天吗?”
这种误解完全是对“下周六”的不同理解造成的。在很多课本和课堂上,学生被告知“上周”就是“上周”,“本周”就是“本周”,“下周”就是“下周”。这不可能是错误的,但在实践中,例如,英语中的“上周六”和“下周六”有时与英语中的“上周六”和“下周六”不对应。不同的是,英文和中文的观测时间参考点不同。中文说“下周六”时,参照点是说话时的那一周。比如说,说话的时候是周四,然后说“下周六,是指本周之后的下一周的周六。在英语中,参考点是你说话的那一天。如果你在周三发言,那么“下周六”意味着周三之后的下一个周六。于是就发生了上面提到的误会。
同样,对“去年的X月”和“明年的X月”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汉语中,参考点是你说话的年份。比如你现在说“去年三月”(1992),就是1991三月。在英语中,参考点是你说话的月份,比如现在是L9992。
例3:“这个”不是“那个”
在课堂上,比如课堂讨论,当老师介绍一个故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学生在谈完自己的看法后,往往会说“那是老师讲的故事,我觉得……”或者说“那是我的看法,我说完了……”。
这里的两个“那”让中国人感到不舒服。“这个”指的是近,“那个”指的是远。用于总结或指回时,汉族人视过去为“近”,所以习惯用“这个”,就像他们常说的说完一段话后;“这是我的看法。”英语认为已经过去的是“远”,所以用“那个”。学生说中文的时候,也会按照英语思维和观察事物的习惯说“那是我的看法”,让中国人听起来很地道。
从以上具体事例可以看出,外国人学习汉语出现的语言语用失误,并不是因为违反语法规则或用词不当,而是因为思维方式和习惯不同或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范围不同,而使用了汉语的语言形式或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