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和中国的禁忌语有什么不同?

首先,委婉语和禁忌语在东西方的应用和比较

中国作为东方语言文化的代表,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文明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浸润下,形成了以社会和群体为中心的民族。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其他西方民族,如英美,都是以人为本,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在中国,很多人都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互相问候时,他们会问:“你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在当代社会的交谈中,人们渴望了解对方的一切,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以示对人的关心;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这些问题只是禁忌。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私事,与说话人无关,他们也认为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比如生老病死,是一个人生命发展的必然阶段,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然而,由于人们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疾病和死亡成为委婉语和禁忌语的使用场合。生育,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涉及到性的话题,所以怀孕就成了一个禁忌话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达方式。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也习惯使用委婉语,而不是像怀孕这样的词。比如,在文学作品和生活中,人们很少使用“前奏”之类的词语,而是使用诸如:尴尬,吃两个,路上有一个之类的词语。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人的一生中有几件喜事:新婚之夜、你的儿子出生和成为第一名。因此,生育被视为一件喜事。于是就有了关于生育的委婉语:“我幸福,我有”等等。以至于有人把不孕骂成“不孝有三,无后无后”,“无后”成了不孕的委婉语。

中西方对老龄化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人们不愿意被称为老,因为“老”在西方意味着“没用”或“死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所以,没有人愿意说自己老了,也不想说。所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问别人的年龄是不礼貌的,人家会告诉你“这是秘密”。有许多关于老人的委婉说法。如:老年人、第三年龄、季节人、成人等。然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由于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中国大多数人都能尊敬老人,老人也享有特权。老年人不怕老。此外,中国的老年人可以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帮助年轻人。所以“老”在中国成了智慧的代名词。如:老师、老板、师傅、老张、老板等等。这些词对老没有特定的年龄内涵,只是用“老”来表示对说话人的尊重。

中国关于死亡的观点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死亡是一件喜事,而在中国,人们认为年长的人去世是一件喜事,所以西方人无法理解的“喜事”也是有的。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包括:“游仙、去仙、仙人攀、羽化、驾鹤西行、仙控西、死”等与神仙有关的词语来代替死亡这一悲伤事件。还有一种死亡是“可悲的事”。这类词多用于年轻人或年轻人的死亡。这类关于死亡的故事包括“早逝,短命”等等。在西方,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来自宗教、航海、戏剧、赌博等各个方面,如:过世、超度、去长屋、最后一轮围捕。

关于性的词语在东方和西方都是禁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性是有罪的。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所以人们在公共场合不会轻言。与性有关的语言也成为禁忌,这导致了许多关于性的委婉语。如:做爱,愉悦的艺术,接近,做,爱的行为等等。与西方相比,中国人要含蓄得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被认为是剥夺人身心健康的东西,性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加上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束缚,人们更是“谈性色变”,有一些关于性的委婉说法:闺房、性、男女、性之类的东西取而代之。即使只和性有关,人们还是会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女性的第二性征就成了禁忌话题。当人们谈论乳房和胸罩时,有人用“胸罩、眼镜、胸衣和内衣”来代替;说到月经,人们会用“经期、月事、来事、不适、霉运、经期来了”来代替。

二,东西方委婉语和禁忌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委婉语和禁忌语是东西方文化中的同一个现象,但在使用上却存在一些差异。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宗教差异

从委婉语和禁忌语的用法差异中,我们不难看出,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很多委婉语和禁忌语都来源于基督教《圣经》,以性和死亡为例。因为基督教认为人类是吃了禁果的“罪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所以有些基督徒,尤其是清教徒,是不允许谈论性的。所以关于性的话就成了禁忌语,出现了很多关于性的委婉语,比如:上面提到的做爱等等。至于关于死亡的话,因为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人的生命是上帝赐予的,人死后灵魂才能得救,所以有“去见自己的造化者,与上帝同在”等等。中国有很多教派,包括佛教和道教。佛教从唐朝传入中国。佛教宣扬“一切行为无常,一切法无我,一切苦”。所以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有“成佛、死、坐”等等。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主要源于老庄的道教思想。大多数宗教都认为,人生充满不幸或罪恶,灵魂只有死后才能得救。但道教认为,活在世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追求是达到长生不老,让你在超越生死的仙境里过神仙的生活。所以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有“去逝、得道、成仙、羽化、归道山”等等。

(二)等级观念的差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渗透。所以中华民族非常重视辈分和礼仪。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深刻体现了等级观念。以人名的命名为例。在汉族文化中,君主和长者的名字是禁忌。作为朝臣或晚辈,不能直呼其名。必须用陛下、主万岁之类的亲属或头衔来代替。给新生儿取名时,要避免用长辈或君主的名字。即使看到长辈或君主的名字,也只能念成别的字。比如《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每当林黛玉读到“敏”字,就会念成“密”,或者写“敏”,这是父母的功劳。而且,关于死亡,君主的死亡叫“死”,“死”字绝不能用于其他成员,只能用于君主的死亡。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关于名字的禁忌委婉语没有那么严格。以一个家族的命名为例。在英语中,新生儿的名字可能包含几代人的名字。

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社会。以君主的称呼为例。在中国古代,因为君主的禁忌是避讳,所以君主或皇帝被称为“万岁爷”,而皇后或妃子以及所有的公主,甚至君主的母亲,只能被称为“千岁”。在西方,这些差异可能更小。

(三)礼仪的不同表现形式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更注重谦逊,这被视为对他人的尊重。比如,古人称呼自己时通常称自己为“亲爱的”,而尊称别人为“阁下、主人”。通常你问别人名字的时候会说“你叫什么名字?”我也会叫老婆“妾,谦君子”之类的。说到我的儿子,我会说“狗的儿子”,别人的儿子是“一个儿子的儿子”等等。称呼别人老婆的时候会说“你老婆”之类的。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大家都提倡实事求是,大度自信。平时不要刻意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有一个笑话反映了中西方对谦逊的不同理解。会说中文的外国人:你女儿真漂亮。中国人回答:哪里,哪里。老外回答:鼻子,眼睛,嘴巴。这个笑话实际上反映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民族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礼貌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第三,结论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等级观念造成了委婉语和禁忌语使用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遵守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和社会习俗,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避免交际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