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学二年级英语教案[3]
蒂希
准备1。课前教学挂图。
2.教学投资*。
3.教学录音带。
4.第25课和第26课的单词卡(由老师和学生准备)。
5.课堂学习评价表。
课程内容
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
1.本节提供了一幅街上的景象。
2.学生借助图片和录音复习第25课和第26课所学内容。
3.在这部分练习中,学生根据他们听到和看到的描述图片。教师可以根据第25课和第26课的学习内容,结合图片,使街道更加丰富。
4.这部分涉及的复习内容有:多少...?什么颜色...?在哪里...?那儿有....
b我们谈谈吧。
1.学生学习b部分三组与街道相关的情景对话,对话内容为:(1)简单问答。(2)问某人要去哪里,回答。(3)提醒他人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在马路上玩耍。
2.在这三组对话中,新的句子是:对不起。望风!不要在街上玩。
3.对于第一组对话中的句子,同学们在学习第26课新内容时接触过,在这里再次出现,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通过第一组对话的练习,学生将对这种交际语言的功能有新的认识。
4.第二组对话是本单元的新内容,出现在这里复习巩固。课本上只出现了第二十六课对话的前两句。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时,仍应复习第26课的完整对话。
5.这三组对话的学习重点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三组对话的掌握程度取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能初步了解。
教学建议
1.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复习第25课的歌谣。
2.让学生看这节课的教学图,老师帮助学生看图说话。以下步骤供参考:
(1)学生看教学挂图,听录音。
(2)老师的问题: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3)看教学挂图,听录音。
(4)学生阅读上图,分组描述。
(5)学生分组参照教学挂图进行描述。
3.学生玩第26课的游戏,用这种方法练习第二组对话。
4.第一组对话的练习可以穿插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比如,当学生看图问一个地方的位置时,教师可以设置问地方的场景,引导学生模拟问地方指地方。第一组对话的练习也可以作为另一种教学活动来进行。以下活动供参考:
活动准备:(1)准备两张图(图A和图B),如图:
(2)学生单词卡一套,包括:地铁站、书店、学校、动物园、超市。
(3)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每组选择一名学生(语言能力强的学生S1)看图A,其他学生(S2、S3、S4、S5、S6)每人一张单词卡,同时看图B。
活动流程:其他同学根据手中图片提问S1,S1根据A图回答。其他同学按照S1的答案,把图片放到B图相应的位置。
S2:打扰一下。地铁站在哪里?
S1:在红绿灯旁边。(S2,把地铁站放在图B中相应的位置..)
S3:打扰一下。书店在哪里?
S1:在公园旁边。(S3)将书店放在图b中相应的位置。)
S4:打扰一下。学校在哪里?
它在动物园的旁边。
学生5:打扰一下。动物园在哪里?
S1:在医院旁边。(S5,将动物园放在图B中相应的位置,S4,将学校放在图B中相应的位置..)
打扰一下。超市在哪里?
S1:在医院旁边。(S6)将超市放在图b中的相应位置。)
5.当教师帮助学生练习第三段对话时,他们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让学生观看视频(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帮助他们理解对话,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2)让学生看教学挂图,听录音,同时学习说话。
(3)教师设置场景,学生模拟角色表演。
6.记录材料:
项目a:对话
尧尧:嗨,彬彬。你要去哪里?
彬彬:我要去医院。
尧尧:坐公共汽车吗?
彬彬:不,坐地铁。
莉莉:请问,地铁站在哪里?
女:它在公共汽车站旁边。
安迪:比尔!不要在街上玩!
项目b:对话
男孩: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女孩:我在图片上看到街道、公园、动物园、学校、书店、超市。
男孩:街上有什么?
女孩:街上有一辆小汽车,一辆公共汽车,一辆自行车。
男孩:书店旁边是什么?
女孩:书店旁边有一家超市。
男孩:公共汽车是什么颜色的?
女孩:是黄色的。
男孩:街上有多少男孩?
女生:三个男生。
男孩:街上有多少女孩?
女生:四个女生。
课堂学习评价
1.指导学生运用,并将掌握对话的情况记录在学习档案中。可以尝试同伴评价的方法,比如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评价一个小组内学生的表现。可以填写评价表,放入学生的学习档案。
偏激
准备1。课前教学挂图。
2.教学投资*。
3.教学录音带。
4.6地点的图片和字卡(教师和学生分别准备)。
5.第25课车辆和交通设施的图片和单词卡(教师和学生分别准备)。
6.游戏的汽车站牌、车辆的头饰、售票员的徽章、公共汽车票等。
课程内容
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
1.这部分用图片介绍单词。
2.学生通过看、听、说在五个地方学习英语表达。其中,“学校”和“动物园”这两个词虽然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所接触,但并没有作为正式的词语出现。这一次,它们被正式列入新词名单,作为新词出现。
3.这部分单词的要求是:学生能把单词的声音和相应的图片联系起来,并能通过看图用英语说出单词。
4.这部分学习内容的难点如下:
(1)书店短语发音丢失;
(2)识别词在场所和地点的意义。
5.初步练习用“你要去哪里?我要……”陈述,询问某人去哪里,表达去哪里。
6.问别人坐什么交通工具,回答。
7.这部分重点学习单词在场所、地点的音、形、义,只要求对句子有初步的感知。在B部分的教学中,要注意巩固句子。
8.这部分可以涉及的复习内容是:询问某物在哪里的句子和表示位置的词语。这个复习内容为第27课学习方向和问路做铺垫。
让我们边玩边说。
1.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学生通过游戏进行模拟角色表演。
2.通过用语言做事情,学生可以掌握他们所学过的地方的单词以及询问某人他们要去哪里的问题和答案。
3.这部分有一首关于开车去某地的歌。这首歌配合学生的模拟活动,不要求学生唱。可以要求同学们在以后的复习巩固中循序渐进的学习这首歌。
教学建议
1.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复习第25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展示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听录音。听第一、二段录音时,教师根据录音指出相应的图片,听第三、四段录音时,可要求学生根据录音指出相应的图片。当学生指向图片时,建议一名学生先指向老师出示的教学挂图,然后两人一组指向书中的图片。
3.老师用“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提问帮助学生练习说出表示地点的单词。
4.老师帮助学生做巩固单词的练习。比如:
(1)老师指导,学生用单词卡回应。比如:a .给我看看...把公园放在动物园旁边。...
(2)看图,根据听到的音标编号。比如:T:找学校。学校下面写1号。找到医院。在医院下面写2号...序号标注后,学生两人一组或分组做反馈练习。如:a:第65438号+0.b (ss):学校。
(3)看图提问。如:T:动物园在哪里?s:它在公园旁边。t:在哪里...?史:这是....
5.教师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问某人去哪里”的使用场合。如:根据学习内容拍摄的视频,根据学习内容制作的电脑课件,展示相应的图片,老师用英语介绍情况,听录音。
6.教师设置相应的情景,帮助学生学习“你要去哪里?”问答语言。比如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街道,在街道上设置公交车站。老师说:今天是星期天。。我要去超市..(走在街上,指着超市的图片。老师可以指着其他地方的图片问学生:你去哪里?帮助学生回答:我打算...老师要注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提问。然后,帮助他们做初步的问答练习。
7.老师用同样的情况帮助学生学习“坐出租车?”问答语言。老师给车辆或玩具拍照,袖手旁观在公共汽车站说:“我乘公共汽车去超市。”,并问学生,“你怎么去超市?”?坐公共汽车?然后帮学生回答是。/没有。乘坐地铁..由于教材中没有其他语言来支持这种问答的练习,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学生练习这种问答。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怎么去学校?”...?"同学间问答:坐公交车?是的。/没有。
8.在两组问答的基础上,老师帮助学生四轮练习对话。不要强迫所有学生都知道这个练习,顺其自然就好。
9.让学生听歌,目的是短暂休息,为角色扮演游戏做准备。
10.游戏方法如下:几个同学扮演戴着汽车(公交车、面包车、出租车、地铁、轿车)头饰的汽车司机;其他几个同学充当售票员(手里拿着不同型号的票);然后6个学生站在教室的每个角落,手里拿着地点的图片;其他学生充当乘客。游戏开始后,“司机”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售票员”走在“乘客”中间,有如下对话:
售票员:你好!你要去哪里?
乘客:我要去动物园。
售票员:坐公共汽车?
乘客:没有。乘汽车..(售票员给乘客一张汽车票。乘客走向汽车。)
汽车:请上车..(乘客上车,手搭在司机肩上。上另一辆车。是一样的。每辆“车”有了“乘客”后,“司机”就把“乘客”载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这时会播放歌曲,“车”会开到“乘客”想去的地方(走到拿着地方图片的学生面前)。到达目的地后,司机说,这是....请下车..
11.记录材料:
项目a:对话
男孩: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女孩:超市、学校、公园、书店、医院和动物园。
男孩:公园在哪里?
女孩:它在动物园旁边。
男孩:书店在哪里?
女孩:它在公园下面。
男孩:动物园在哪里?
女孩:在医院下面。
男孩:学校在哪里?
女孩:在医院旁边。
男孩和女孩:超市,学校,公园,书店,医院和动物园。
新单词:超市,学校,书店,医院,动物园。
乙项:宋
公共汽车上的轮子转啊转,转啊转。
公共汽车上的轮子转啊转,穿过整个北京。
公共汽车上的人们上下车,上下车,上下车。
车上的人上上下下,都经过北京。
对话
安迪:你要去哪里?
莉莉:我要去超市。
安迪:坐出租车?
莉莉:没有。坐公共汽车。
课堂学习评价
1.指导学生使用新内容并将其记录在学习档案中。可以参考以下记录方法:
让学生指着第26课的图文并茂的单词,家长用课本上的笑脸进行点评。
2.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
引入新内容学习时,有多少学生能理解教学意图并快速反应?
有多少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用更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多少学生会用整句,不会用整句表达意思?他们是谁?
3.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评价方法:
老师参考场所和地点的图片,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
-老师给出指令:展示给我看...学生举起相应地点的图片。
在B部分的活动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
提索
准备1。课前教学挂图。
2.教学投资*。
3.教学录音带。
4.学生用白纸(老师准备的)画画。
课程内容
听一听,找一找。
1.本节提供了一个迷宫游戏图。
2.根据图片和记录的材料,学生找出图片中的人物要去哪里,并在他们下面划线。
3.这一部分通过听和发现活动测试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听和认。
为了降低听力材料的难度,每篇听力材料都由两句话组成,先说某人要去哪里,再说坐什么交通工具。
5.图中的路线可以反复画。
b我们来画一幅壁画,然后谈谈。
1.这部分是学生的独立活动。学生分组画一幅街道图(壁画的意思是:壁画;天花板的装饰画)。
2.这部分提供了一个学生的绘画练习,供小组活动参考。
3.学生画完画后,集体描述本组作品,以检验自己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看法。
教学建议
1.老师展示这节课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用“我能看见...”这句话简单描述图片。
2.让学生猜屏幕上的人物要去哪里,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所学的交际用语(注:在说本单元的交际用语时,需要改名字,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说,比如老师说安迪在前半段,学生去超市。下半年)。
3.学生听录音并划线。练习后要有反馈,老师要帮学生检查答案。在核对答案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换课本,学会一步一步地互相核对。
4.老师将学生分成4到5人一组,每组发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分组画出想象中的街道。老师也可以给一张街道图(如下图),让学生补充图片。
做这个练习的另一个方法是在课前分配任务。学生们还分组收集街道建筑、设施和车辆的图片,并剪下来带到课堂上。在班级活动中,每个人都有选择地将自己收集的图片粘贴在一起,形成一幅街头拼贴画。为了防止大家都找同一类型的图片,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分工。
5.图片完成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英语描述图片。
6.然后让学生分组展示班上的图片。在展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用英语说出他所画的或收集的东西。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
7.录音材料:
a项:独白
老师:安迪要去学校。他将乘公共汽车去。
莉莉和尧尧打算去公园。他们将乘出租车去。
比尔和他的爸爸打算去动物园。他们骑自行车去。
泰德要去书店。他将乘货车去。
彬彬要去医院。他将乘汽车去。
乔伊要去超市。她将乘地铁去。
项目b:独白
老师:我能看见街上有一辆出租车、一辆公共汽车、一辆货车和一辆自行车。我能在街上看到一所学校,一个公园,一家书店。红绿灯旁边有一个动物园。公共汽车站旁边有一家超市。公共汽车是红色的。这辆车是白色的。我打算乘公共汽车去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