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应该怎么教?

作者:北师大外语系王强近日,教育部作出决定:从2001小学三年级开始,积极推动在全国市县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应该怎么开?应该遵循怎样的课程理念?应该用什么样的教材?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和方法?如何评价小学英语教学?上述问题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小学校长、小学英语教师和家长所关心的,也是关系到千千成千上万的小学生能否成为英语学习的赢家和受益者的大问题。首先要明确,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使他们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他们的语音语调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通过学习英语,我们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我们应该通过适合孩子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做事联系起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自信的心情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他们进入初中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全国应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开设英语课程,尤其应加强对课程的指导。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整体教学目标中要强调兴趣、成就感和自信心。小学生能否学好英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使他们乐于学习;学习兴趣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以及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教师应通过各种激励,如物质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大胆实践,体验成功。学生学习有成就感,学习有自信。2.课程实施要重视语言环境、频率和效率。小学英语教学应特别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充分利用和发展各种媒体(如电视、录音、录像、光盘等。)进行教学,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另外,要注意上课的频率。过去小学开设英语课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时不够,学生接触语言的频率太低。比如普通学校一周开两节课,而有些地区的学校一周只开一节课,这样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根据记忆规律,学过的新内容如果不能及时复习,就会很快遗忘,间隔时间越长,遗忘率越高。因此,应在小学开设频率高、课时短的英语课,每周安排4次教学活动,为学生有效学习创造条件,提高学习效率。3.教学模式和方法应强调体验、实践、参与和创造。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在初级阶段要学习音标、语法和一定量的词汇,为使用语言做准备。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被动记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体验、参与、实践、尝试和创造,以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儿童具有模仿性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达欲强、有创造精神等特点,这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但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不喜欢单调重复和机械训练。如果我们让小学生去学习和理解复杂的语言知识,去记忆语音和语法规则,我们只是忽视了小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的优势。很多同学因为学不会音标,不喜欢语法或者记不住单词而掉队,于是放弃学英语。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听、做、说、唱、演、读、写、视听学习,达到激发兴趣、形成语感、培养初步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4.重点要放在语感,语音语调的基础,交流的能力。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设备,通过大量的感知、体验、模仿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语音语调的训练不仅要以单声调的准确性为目标,还要明确语音语调包括发音、重音、语调、节奏、语流,通过培养语感、模仿训练有意义的句子或段落,为学生的语音语调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需要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参与交际活动,培养用英语交际的能力。5.教学评价应重视态度、参与、能力和沟通能力。小学英语课程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在教学活动中以通常的方式进行,关注学生的态度、参与热情、努力程度、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评价应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讲故事、讲歌谣、唱歌、表演对话或短剧等)来进行。),与学生交流,以及学生的自评互评。高年级小学生期末或学年考试除形成性考核外,可结合口试和笔试。口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以及初步的写作能力。评价可以采用评分制或标准法记录成绩,不得根据学生成绩进行排名或作为各种评价或评选的依据。关于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可行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好还是不好,可行还是不可行,有利还是不利。只要有良好的师资条件,遵循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适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采用以动机为目的的评价方法,小学英语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实践证明,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将促进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和交际态度,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但是,师资力量不够,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以应试为目的的小学英语教学只能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肯定是不可行的。(摘自《中小学外语教学》第5期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