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中学教师教学工作的常规要求
4.备课要做好五个准备:准备教材、准备学生、准备教法、准备习题、准备实验(或电教、教具)。
13.每节课都要有教案。教案的具体内容可以因学科而异,因人而异,但至少要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学科、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主要教学过程、课堂总结和作业。提倡课后写笔记。教龄三年以下的老师要提前四个教案,其他老师要提前两个教案。没有教案,不准上课讲课,不准原封不动抄旧教案。
2.如果一个准备组有两人以上,设备组组长。我们应该总是分组备课。每学期、每个教学单元开始前,其他时间至少两周一次分组备课,主要是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研究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途径。备课组教师要基本做到“六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基础作业统一、单元测试统一。
5.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传的电子教案不少于8份,科长做好审核。
6.教师在工作时间应专心教学,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例如,非体育教师不得在工作时间从事体育活动,非音乐教师不得在电脑上听歌、玩游戏、在网上阅读与教学无关的资料等。),并且按时上班。有重要事情离开学校的要办理请假手续。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程具有“法”的性质。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安排上课。为了保证上课时间,铃声响起(正式)。教师必须进教室,不迟到,不中途离开教室,不延期上课,不随意调课。如果有重要的事情要转班,必须提前办理手续,如果缺课。不允许随意增减课时,未经校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停课。
2.讲课一定要有启发,反对“填鸭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永远记住不仅要教“懂”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
讲座是否具有启发性有以下标准:
(1)看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⑵看能不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⑶看能不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总结归纳;
(4)看能否适当提问,设置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5]看能不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对所有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是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基础,兼顾优生和差生。
4.课堂教学要求“五要五反对”;
(1)抓住要点,反对泛泛而谈,不入主题;
(2)要讲思想,反对唯结论论;
(3)强调法律,反对死记硬背;
(4)说话生动、形象、具体,反对语言的简单重复;
5]重视课堂总结,反对繁文缛节的“从哪里说起”。
5.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具、挂图和各种电教手段,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课堂覆盖率要达到50%(体育除外)。
注意实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放率要达到100%,注意安全。教师的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化。
⒎课前“准备”。为了更熟悉教案,进行批改,教学工具(如练习本、教具、电教设备等。)也必须做好准备。
⒏坚持教书育人,充分发挥教材的思想性,将思想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班级纪律要管好,教室整洁,学生佩戴校牌,校服,考勤都要检查。
(9)尊重学生人格,不要对学生冷嘲热讽,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未经校领导同意不要停课。
⒑教师应该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教学模式要自然、大方、亲切、友好,声音要清晰洪亮,让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清楚,语言要准确精炼,提倡使用普通话。要紧扣内容,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保证课堂容量。教师上课应关闭手机(或设置震动、静音),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严禁吸烟。
5.黑板要清晰有条理。用规范字,不要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简化字,字体工整,大小合适。
5]注意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着写字的不良姿势,班主任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督促学生在操场做广播操。听课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检查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
每学期授课次数的最低要求是:
教学行政领导:20节;其他行政领导、科长、教龄三年以下教师:15;其他老师:10。
3.老师要有讲课记录和评语。每学期院系登记核对1-2次。
4.上课形式可分为公开课、教研课、讲座课、试讲课、课内课。
公开课和讲座课由教导处和教研室组织。教研班由学科组组织,每人每学年至少承担1次。
5.除了随堂课,听了其他几种形式的课后,评价要按节组织。1.布置和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巩固第一时间的教学效果,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使教师能够快速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并据此采取必要的对策。
3.老师要会做所有布置的作业,而且尽量先做。作业的形式可以是课堂练习、课后书面作业、口头回答问题、社会调查等。课后书面作业是作业的主要形式。内容要精挑细选,难度要搭配得当,分量要适中。
3.教师要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按时完成,一般要求在本科目当天或下一节课前完成。教育学生不要抄作业。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家庭作业可以分为两类:强制性和可选性。选题重在能力训练,难度可以加大,让有余力的同学“吃饱饭”。
教师必须及时收集、批改和归还学生的作业。每个操作都由分公司代表收集并正确登记。老师最好全部认可,也可以每次轮流批改1/2,不得少于1/4。批改过的作业应该尽快还给学生。如无特殊原因,在领取后一周内不改正并返还给学生的,视为失职。
批改完作业后,要对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或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7.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很有必要。每节课布置的课外书面作业平均重量控制在以下范围内(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计算)。
初中:数学30分钟,语文、英语、物理、化学25分钟,政治、历史、地理、生物65,438+05分钟,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
高中:数学35分钟,语文、英语、物理、化学30分钟,政治、历史、地理、生物15分钟。每天作业总量不要超过120分钟。1.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辅助手段,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形式。可以分为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上午的阅读课和下午的阅读课是语文和英语的专用时间,用来指导学生朗读和阅读,或者训练学生的听力。教师必须在下班后接受指导,并由班主任协助。
3.教师的课后辅导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实行访课答疑和集中辅导相结合。晚上值日时,必须坐在教室里,记录出勤和维持纪律秩序,处理事故,不得擅离岗位。原则上晚上不允许考试和听课,学生要控制好自己的时间。值班教师应及时登录校园网。
4.辅导学生要热情、真诚、耐心,不要挖苦。既要提供指导,也要提供方法,必要时辅以思想教育。
5.在单元测试和考试的前一天,本科目的老师必须在下班后进行辅导和答疑。1.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期中、期末考试前,要安排适当的课时进行复习。
复习课应向学生说明考试的范围、类型、时间和重点。要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结构,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和解题技巧。考试前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或暗示试题内容。
13.单元测试的范围是单元的内容,命题和评分标准由备课组统一制定,测试以课堂或统一方式进行,教师自行批改试卷。
4.期中考试的范围是前半学期所教的内容。命题和评分标准由备课组统一制定,系主任审核,全校统一安排时间考试,提倡流水批改。
5.期末考试覆盖整个学期。除了参加区统考的级别和划分外,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备考组将制定评分标准,并在考试前两周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核。系主任或者学校可以代替一些题目。考试结束后,同级老师会对试卷进行修改和交叉检查。
学年考试的范围是全年教授的内容,命题和阅卷方式与学期考试相同。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每周单元测试初中不得超过3科,高中不得超过4科。老师要提前向班长汇报考试时间,由班长进行综合平衡。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学风,我们应该严格考试纪律,端正考试作风。教师应严格遵守《监考人员守则》,执行《考试规则》,考前30分钟到教导处领取试卷,考前20分钟进入考场。考试期间不能看书看报、打瞌睡、改卷子、离开考场、关闭手机,非监考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考场检查(勘误除外)。要求学生进行不同年级的考场座位混合安排,严禁作弊。
⒏测试和考试结束后,教师应在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评。
(9)每学期各科、各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以及期中、期末考试的考试分析和学生的成绩,全部由计算机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