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人的强迫症
首先,疼痛是重复的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一遍又一遍地“想”或“做”某件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伴随着快乐,而是伴随着巨大的痛苦,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会更加痛苦。这样的行为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强迫症”。你可以对比以下20种方法,看看自己有没有这种“时髦病”:
有洁癖,每天洗手二三十次,每次十分钟,而且要来回洗手,哪怕是手指甲之类的小地方,不然会觉得太脏,什么都不敢碰。
穿过的衣服必须每天洗,所以不容易挂在户外。哪怕一阵风吹来,它们觉得脏了,也会被带回去重新洗一遍。
每天出门都要反复思考煤气是否关了,门是否锁了,一会儿可能会不会下雨,然后反复检查钱包,总觉得忘了什么东西;
一段无关紧要的往事,别人反复说的一首歌或一句话出现在脑海里;
我觉得穿衣走路睡觉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比如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睡左边还是睡右边。一旦发现程序错了,就觉得天下大乱。
有些事情要做好几遍,直到他们认为已经做完了;
对自己做的大部分事情产生怀疑,总认为自己在哪个环节做错了;
我常常幻想自己的一个不小心或者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无缘无故开始数,不受控制地从“一”开始数;
我常常担心自己得了某种不治之症;
一些不愉快的想法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很难正常生活。
经常迟到,因为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重复做不必要的事情上;
在某些场合,总担心自己会失控,做出让别人和自己难堪的事情;
每当我看到匕首、刀子或其他锋利的物体时,我会感到不安;
有时候,无缘无故的,会有一种冲动,想要破坏什么东西,或者伤害一些无辜的人;
总是莫名其妙的强迫自己去记一些不相关的东西;
有时候会突然有好好吃一顿的想法,哪怕当时并不饿;
听说某地发生自杀、犯罪甚至灾难性事故,会困扰你很久,忍不住去想;
担心衣服穿的不对,经常检查扣子是不是扣错了。
做事很慢,因为要反复检查自己有没有做错,也因为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
这些情况不一定代表你一定有强迫症,但一定有这个倾向。当上述一种或多种情况在你的生活中反复出现,甚至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而这种“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的状态让你心里感到非常痛苦,你很可能患有心理学上所说的强迫症,这时就要引起重视了。
第二节:什么是强迫症
1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全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性观念和行为为特征的神经障碍。该病多发生在30岁之前,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也是多发群体,尤其是脑力劳动者。一些强烈的精神因素是发病的诱因。强势、不平衡的人容易得这种病,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斗、自制力差。少数患者精神脆弱,从小胆小怕事,害怕犯错,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到问题非常谨慎,反复思考,事后喃喃自语,多次检查,总希望做到尽善尽美。在人前非常拘谨,容易感到尴尬,对自己过于克制,要求严格,生活习惯刻板,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关注不够,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甚至提前担心,工作认真负责,但往往缺乏主动性。
在这些神经症患者的头脑中,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地出现一些思想、景象、情绪、冲动和意图,而这些症状扰乱了患者正常的思维过程和情绪活动,或者使其不愿做某些动作。换句话说,这些症状被迫侵入患者的精神活动,迫使患者接受,所以被称为强迫症。
2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动。患者可能只有强迫观念或强迫行动,或者两者都有。患者可以充分意识到这种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不必要的,但却无法被主观意志所控制。由于强迫症状,患者可能伴有明显的焦虑和困扰,但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完整的洞察力。
强迫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两种:无明显强迫行为的强迫行为和有明显强迫行为的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
表现为重复和持续的想法、思想、印象或冲动的想法。试图摆脱它,但紧张,不安,焦虑和有一些身体症状。强制的概念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强迫性思维:强迫性怀疑,患者总是对做过的事情感到不安,只有在反复检查后才能放松,如门窗是否关好,要寄的信是否写好了地址,煤气是否关了等。,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强迫性记忆,患者对过去经历和事件的重复记忆,虽然明知没有实际意义,却始终卡在脑海里,无法摆脱,因此极度厌烦,比如自己说过的话的用词和语气是否恰当;强迫联想,当患者听到、看到或想到某件事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不愉快或不祥的场景,如看到有人吸烟,想到火灾;强迫症思维,患者总是没完没了地想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虽然病人逻辑推理正常,自知完整,知道没必要深究,但也没办法,比如为什么下雨,人为什么吃饭,地球为什么是圆的等等。
●强迫意向:患者在心理有些正常的情况下,往往会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这种对立的意志虽然很强烈,但永远不会付诸行动。比如过马路的时候想到冲向过往的车等等。
●强迫情绪:患者对某些事情感到厌恶或担忧,明知不必要却无法克制。比如我担心我会伤害别人,我担心我会说错话,我担心我会被毒药污染或者被细菌入侵。
●强制行动
也被称为强迫行为。也就是重复一些动作,明知没有必要,也无法摆脱。
●强制洗涤:强制手洗和洗衣很常见。举个例子,一个医院的登记员认为摸了一些肿瘤患者的门诊卡可能会“感染”肿瘤,如果她的手碰到了门把手,也会间接传染给她的家人。所以每次下班回家,我总是叫家里人来开门。她在空中手牵手进去,然后反复洗手,里里外外的衣服都换了。她直到深夜才睡觉。
●强迫性的仪式动作:患者总是做一些象征好运和厄运的固定动作,试图缓解或防止强迫性想法引起的焦虑,如用手拍胸表示可以得到好运。
●强制计数:当患者看到一些特定的物体(如电线杆、台阶、汽车、车牌等。),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数数。如果他们不算,病人会感到焦虑。
强迫症的3个症状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是“一个人在和自己做斗争”。因为不断的自我斗争的内在冲突,强迫症也随之膨胀,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患者陷入痛苦的深渊。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包括:
●引起焦虑和恐惧的强迫性想法。
这些强迫性的想法是任意的,不受自己意志的控制。比如很多强迫症患者害怕脏,害怕污染,害怕刀剪伤人,害怕犯错,害怕意外。这种强迫性的想法引起焦虑是非常自然的。谁喜欢脏,谁喜欢在生活中犯错?但是,很多患者总是想否认,想消除焦虑,结果却是努力克制,觉得无比痛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接受焦虑,因为每个人都有焦虑和恐惧,这是大自然在人脑中编制的程序。只要人类感知到或预见到危险,焦虑程序就会启动。因此,焦虑作为危险迫近的信号,有利于人类学习应对危险。比如学生在考试前焦虑,可以充分调动起来,进入充分准备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往往能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强迫症患者不必否认焦虑或夸大危险。很多强迫症患者往往把想象中的危险当成真实的危险,比如觉得自己远离污垢就污染了自己,觉得自己见过一个肝炎患者,觉得病毒已经从空气中传播到了身上。人如果脑子里有可能被污染、犯错的想法,如果不害怕,能自信地应对这些污染或错误,就不会发展成强迫症。如果他们知道他们所担心的危险只是一种想象,而不是现实,他们的焦虑就会停止。
●减少焦虑和恐惧的强迫反应。
这种反应是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的,有三种形式:
强制行为,包括一些外在的习惯性行为。比如怕污染反复洗,怕出事反复检查煤气开关、水龙头、门窗,为了吉利反复搬一个“好”的数字,比如8或者18。
●精神习惯性思维表现为一种可以缓解焦虑的想象、想法和内心对话。比如一个中学男生在课堂上反复想一个女同学,为他分心而苦恼。每当想到女同学的杂念,他就在脑海里骂自己“再想就是混蛋”“再想就是猪”,各种骂人的话都用上了,但是杂念只是在骂人的时候停一会儿,很快又重新出现,让他觉得无法控制,很无奈。
●回避行为。如果怕刀剪伤人,避免使用刀剪;怕跳阳台,把阳台的门窗封了。
这三种形式的反应都是患者随意做出的,因为做出这些反应后焦虑暂时得到缓解,所以患者的强迫性反应增强,出现的频率更高,患者想象的危险似乎更真实。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强迫性行为最初都是由一个很好的理由激发的,比如为了清洁而反复洗涤,为了防止出错和意外损失而反复检查。
如果行为有节制地重复,人们会将其视为一种谨慎的标志,而不是一种疾病。而强迫症患者的行为反应却远远超出了应有的限度。比如他们手上的皮已经洗出来了,一天洗几十次都感觉不到“安心”。他们不仅用肥皂和酒精擦洗自己,还强迫家人用肥皂和酒精擦洗。因为失去了“度”,他们变得病态,严重制约了他们的生活,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的行为失去了界限呢?强迫症患者有特定的认知障碍,也就是说思维方式有问题。他们有绝对的思维方式,追求完美主义,行为目标完全不切实际,高不可攀。这种对绝对性和完美主义的需求,加上他们对“危险”想象的人为夸大,使得他们的强迫性反应不断加强,导致过度。
要停止强迫症患者的挣扎,不仅要接受引起焦虑的强迫性思想,还要提高应对的信心,而不是否定和排斥,还要识别和应对三种缓解焦虑的强迫性反应。
这三种反应都是患者随意服用的。虽然最初的动机是好的,但由于过度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强迫症症状越来越严重。如果认可这些强迫性反应,特别是精神仪式,让这些强迫性反应恢复到应有的限度,比如适度洗手、检查,患者最终会发现自己想象的危险并没有发生,然后强迫症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第二,强迫症的高危人群
1年轻白领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和过大的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有强迫症心理。有专家分析,由于过分追求完美、长期机械工作、压力过大等原因,都市人的强迫症发病率正在增加,16 ~ 30岁的都市人群最易患病,年轻白领的发病率也在增加。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欲望很高,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了恶性循环,可能会造成强迫症。特别是白领的工作环境,特点是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在这种环境下,脆弱、急躁、自控能力差的人容易产生强迫心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自我施压或偏执的完美主义者,往往在不经意间设置了强迫症的精神陷阱。
2家庭教育严格的学生
研究表明,近年来,接受医院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呈严重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部分学生在整个年级、县区和地区都很突出。但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和自己逐渐形成了对自己优秀的无尽期待,事与愿违。这些曾经让家长和学校无限骄傲的孩子,得了强迫症。这些天赋异禀,聪明绝顶的孩子,过度约束自己,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求全责备,性格和认知发展异常。他们过于理性,过早地成为成年人,他们生活的唯一乐趣和目的就是寻求别人的赞美,超越别人。而其他的非智力、非理性因素,如课外兴趣、运动、幽默、贪玩甚至任性,都没有正常发展,这是导致强迫症的直接原因。
第三节:强迫症的高危人群
1有人格缺陷的人
强迫症患者大多在发病前就有人格缺陷。他们过于拘谨,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和创新精神,往往过于注重细节,力求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有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不完美感。当处境困难或受挫时,就有可能诱发强迫症状。
三、典型案例
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白领强迫症
他希望他的下属也在周末工作。
廖先生在一家大型家用电器公司担任营销经理。他对工作要求很完美,经常让下属感到疲惫。他经常长时间反复看客户发来的订货传真或员工本季度的业务报告,还自制“年度总业绩上升图”和“个人业绩指数表”挂在办公室。周末的时候,他下意识的给下属打电话询问业务情况,明知道不好,但是控制不住。
他有一堆无用的证书
牛先生是银行职员。他告诉医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因为没有计算机书和六级英语证书,被很多单位拒绝。从此陷入了“考证”与“考证”的漩涡。每次拿到新证,他都会感到极度失望,只有找到新的试验对象,他才能提起精神。家里有一叠证书是我收到的时候才看的,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看了。
她像小学生一样阅读文件。
王小姐今年24岁,是一家合资企业的秘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次起草完一份合同文案,总要一字不差,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要看几十遍。经常躺在床上觉得文案里有错别字。我甚至半夜回办公室看几遍文案。
病因分析
紧张、焦虑、脆弱、偏执、追求完美是白领强迫症的诱因。
廖先生、牛先生、王小姐都患有轻度强迫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强迫观念和行为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从自己身上体验到冲动和想法,意识到强迫症状是不正常的,但又无法摆脱。
至于强迫症的诱因,一般认为精神因素是主要原因。廖先生、牛先生、王小姐是都市白领的代表,每天都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竞争。所以,如果一个人心理素质差或者不成熟,很容易引起强迫症。其中完美主义者尤为突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他们会设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并强迫自己和周围的人去实现这个目标,但他们总会在现实和目标的差距中挣扎。此外,从小胆小怕事、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在长期的压力和压抑中,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出现反复洗漱、反复检查等强迫行为,以减轻焦虑和恐惧。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强迫性心理现象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有发生。如果强迫行为只是轻微的或暂时的,当事人没有感觉到疼痛,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属于病态,不需要治疗。如果一天出现几次强迫行为,干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能是强迫症,需要治疗。
2学无止境,天天向上——学生强迫症
她无法摆脱脑海中的画面。
王晓男,13级大三女生,各科学习成绩优异,曾是全市数学奥林匹克第一名。她要求自己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和学习,聊的话题也和学习有关。她也应该和对她的学习有帮助的人交朋友。连走路、上厕所、洗澡的时间都不能浪费,要么背英语单词,要么背公式、定理。就在父母亲人为这么好的孩子骄傲的时候,她却成了年轻的强迫症患者。她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却经常抱着头说自己不会想事情。当她想到它的时候,图像就会出现,她无法摆脱它...
他被“恶魔”控制了
刘强,一个聪明的16岁男孩,对学习的要求非常高。上课听讲,他要求自己听一遍,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看书的时候,他要求自己看一遍,永远不要忘记。如果你自己回答不了问题,他一定要问别人也回答不了。但16岁以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应对自己的强迫症症状上,就像两个行为完全相反的人整天在脑子里打架,导致他无法学习和与人交流。
病因分析
医学界认为,强迫性人格与强迫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接受过于严格的教育,很可能形成强迫性人格。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强迫症患者大多在童年时期受到父母的严厉教育,从而迷失了自我。一切都是按照父母和老师的意见去做,形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人格,机械,死板,追求完美。等他们长大了,这样的性格已经定型,带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这个时候,一旦社会因素稍有变化,他们就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就会诱发强迫症。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严格,应该允许天真无邪的存在。
有些家长以此为荣,亲戚朋友老师都夸它,叔叔阿姨们都把它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往往因为家人对他们的这些极好的期望,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去上进。
所以建议家长不要用听录音只能听英语,看电视只能看教育频道的方式来要求孩子;而老师千万不要盲目的把“大脑95%的功能都没有被开发”和“只要有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就没有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样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教育导向。要尊重人脑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心理发展阶段。要教会孩子坚持不懈,要让他们明白,有些人一生幸福的秘密,在于他们适应力强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能从失望中迅速振作起来。学习是一生的过程,过度期待超越常人的优秀,好就更好,会导致悲剧。
3类似迷信的“数字敏感”——数字强迫症
案例——老张的数字迷信
老张,45岁,给孩子买了辆车出租。他一拿到就急着去保险公司给21岁的儿子投保。他也叹了口气,说:“唉!可惜车牌让我们家不舒服,结果是'×××5214 '。这不是‘我儿子会死’吗?不提前上保险,就晚了!”而且他不仅对车牌号的数字特别敏感,而且只要其他数字中有“2”或“4”,他就会用谐音与不吉利的东西联系起来,就像迷信的人着了魔一样。
第四节:行为强迫症
案例司机对数字很敏感。
司机对车牌号码非常敏感。如果前面车辆的号码是“××17914”,他行驶到拐弯处就不敢转弯了,必须先行调头,因为“7”的谐音是“转”。这个人把前面的“1”读成了“一”,后面的“1”读成了“姚”,就成了“一瘸一拐就死”的谐音。
病因分析
这种表现显然是一种病态心理,是一种由于过于小心、过于认真而导致的强迫性心理疾病。通常这种心理疾病和性格有关。老张是一个严肃、刻板、谨慎的人,一些旧的传统观念(比如迷信)混杂在一起,为儿子的未来担忧和担忧,造成了这种病态的数字强迫症。而这位司机朋友每天出门,安全第一,神经上时刻绷紧着一根弦。再加上很多类似迷信数字导致的交通事故,久而久之他就有了这样的“数字敏感”强迫症。
这种病态的人并不少见。有这种数字强迫症的人,往往与其潜在的心理内容有关,即使与现实的生死、贫富无关。对此,别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必须通过心理分析来找出原因。所谓潜在的心理内容,即通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如早期的痛苦经历和人际交往经历、惊吓和紧张的经历等。
父亲为儿子买车谋生是天经地义的事,开出租车首要的是安全。因为父亲太注重“安全”,所以“安全”这个词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焦点”。
“兴奋焦点”的心理特征与“暗示”效应相同。当它在大脑中占主导地位时,就会牵扯到周围很多不相关的东西来强化它的效果。“什么都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草木不会为敌,数字自然不是灾难。
对于这种症状,如果当事人知道不应该这么不可控,那就属于强迫症的范畴,一定要去专科医院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医生会帮助强迫症患者分析重视谐音的不现实性,改变他们的思维习惯。同时故意让他们接触到不祥的谐音环境,比如“17914”,让他们转过身去,让他们体验到谐音所表达的所谓灾难是不会发生的,从而逐渐弱化他们对谐音的敏感度,回归现实生活。
4夸张的习惯——行为强迫症
凯斯——她拼命地洗手
自从肝炎流行以来,小娟每天都下班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洗手。她每次洗手,至少要花十分钟。她想洗完之后再洗。洗完后,她必须用酒精棉球给它们消毒。她总觉得手上的细菌洗不掉。冬天,她的手白了,冻疮也起了。她就是控制不了,但还是要洗。她也意识到自己的习惯很奇怪,但就是控制不了。
他怀疑门没有锁好
刚搬到小区的时候,连续有好几个邻居被偷。从那以后,老付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上班的时候,他要锁好几次门,在楼梯上来回跑两三次。甚至到了单位后,他还一度担心自己的门没锁,从单位回家再看。
凯斯-他总是先迈左脚。
小王在生活中是个一丝不苟的人,甚至在心里默默规定出门前一定要迈左脚。如果他犯了一个错误,他会回来,再次用左脚走出去。他的家人和熟悉他的朋友都很担心他的病情。
病因分析
这三个朋友似乎都有一种被夸大的习惯,这不仅让周围的人产生了怀疑,也让他们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经医院专家诊断,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强迫症。
例如,小娟喜欢洗手,但这种情况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清洁有些不同。有洁癖的人喜欢勤洗手,但一般不会反复洗手十几分钟,而且这个强迫症患者总觉得洗不干净,所以一个月一般要花很多洗涤用品。同时,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做,但又无法改变,心里也很痛苦。另外,老付总是反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事实上,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小心谨慎是必要的,但没有必要反复检查。他知道自己被锁了,已经下楼了。即使到了单位,他也不相信自己。他必须回来检查并打开、关闭、打开和关闭门。这是在强迫自己这么做。
况且小王也没必要规定走路是左脚还是右脚。他的表现属于强迫行为。出门用左脚走路还是右脚走路无所谓,但他得在心里规定。但是,他无法摆脱这种强迫性的心理问题。有专家指出,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不同于正常人的细心和认真。由于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并存,强迫症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造成心理痛苦。如果你知道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去做一件不必要的事情超过三个月,那么你可能是患上了强迫症。
有些强迫症患者脑海中反复出现某段往事、某句话、某首歌(强迫记忆);有的无休止地思考缺乏实际意义或日常琐事的问题(强迫性疲惫);有些人总是对做过的事感到不安,产生怀疑(强迫怀疑);有些人在思考、看到、听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一个词或概念,甚至产生与原文相反的词或概念(强迫联想、强迫对立概念);有的对某些事物表现出恐惧、厌恶等不合理的情绪反应,明知不必要,却无法克服(强迫情绪);有些人在内心反复体验违背自己意愿的冲动,比如走到高处就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意图)。
这些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为了缓解强迫观念和情绪带来的焦虑,患者会做一些强迫行为,比如反复洗手,不受控制地检查和数数。有些病人做什么都要求对称,要遵循固定的仪式顺序。比如出门时必须先用左脚踏出家门,回家后脱下的鞋子必须朝东(强制仪式动作)。对他们来说,这些仪式程序往往象征着好运和厄运的意义,以及将好运转化为好运的能力。患者知道这样做很可笑,但又不能不做,否则会焦虑。但是,虽然做了之后焦虑消除了,但是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第五部分:摆脱强制
第四,摆脱强制
1认清形势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强迫症,为了开始新的生活,请自我检查,认清形势以便对症下药,从回答以下问卷开始:
你是否有不由自主的想法、想象或冲动?这个想法、想象或者冲动看起来是不是很傻、很烦或者很恐怖?
你是否过于担心灰尘、细菌或化学物质?
你经常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吗?如果你忘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锁门或者关掉开关?
你经常担心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吗?
是不是觉得有些事情一定要重复,有些想法一定要重复才能舒服或者安心?
你是否过度清洗自己和周围的东西?
你是否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或重复某些事情,以确保它们已经安全完成?
你会避开某些环境或人,以免以攻击性的言行伤害他人吗?
你会不会经常因为觉得扔不掉而保留一些没用的东西?
如果你有四个以上的“是”,那么你就要警惕了。
只要这些强迫症症状不反复多次,没有心理上的痛苦,就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有强迫症症状的人不一定有强迫症。人们平时遇到的一些异常现象,比如关门窗、检查钱包等,都是正常行为,都是人的本能反映。他们和强迫症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不会因为无法控制的重复而造成心理上的痛苦,最多是影响工作效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强迫症现象只是轻微的或暂时的,当事人并不感到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并不是病态,不需要治疗。比如很多人反复检查门锁就有这个问题。如果不是每天重复多次,强制就不会伤害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