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哪个更重要?语言知识还是技能?
一个“活雷锋”——我的英语老师
一天下午,我和英语老师去看望一个学生的母亲,她躺在医院里。我们一进医院,就出事了。
一个15岁的女孩带着一个病人,她的父亲,去医生的办公室。在他们到达办公室之前,老人倒在地上,喘着最后一口气。看到这个女孩太虚弱了,不能为他做任何事情,真可惜!她感到无助,除了哭什么也没做。
这时,一些人去帮忙,但震惊地发现老人快死了。他们太害怕了,什么也做不了。
我的英语老师瞥了我一眼,毫不犹豫地向那个垂死的人跑去。他单膝跪下,把老人扶了起来。但是这个人不能走路。所以我的老师让他仰卧。当他们到达办公室门口时,病人已经死了。正在这时,一位医生走过来对我的老师说:
“多惨啊!请把你父亲送进太平间③。”
“他不是我老师的父亲;是她的,”我指着那个女孩向医生解释道。
“她的?”医生惊讶地回答。
“是的,是她的。刚才我和老师正好路过这里。”
“你老师?”医生说。“你是哪个学校的?你老师叫什么?”
“他的名字是……”就在那时,我看见我的老师用手向我示意。很明显他想让我停下来。但是我怎么能呢?“他是我的英语老师。他叫周鸿顿,”我骄傲地回答。
听到我说的话,周围的人对我的英语老师笑了。
“多好的‘活雷锋’!”其中一个说,深受感动。
(选自2月8日上海学生英文报1987)
词语解释
喘息,喘息某人的最后一息即将死去。
②犹豫[?何姿犹豫了;迟疑的
③太平间[' m & amp;:tju+ri]太平间(医院)
给…发信号...
写作要领
这篇文章只写了一件事:周老师抢救一位生命垂危老人的行为。文章的前四段是铺垫部分,说明事情发生的背景。接下来是周老师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助人行为的过程。做好事不让别人知道他的名字,是雷锋精神的体现。而且说周先生是“活雷锋”的也不是作者,而是一个感动的旁观者。这个文笔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