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反讽与喜剧反讽的含义及区别

讽刺与讽刺的区别在于,讽刺过于强调诗人的主体性,霸权话语出现,往往破坏了诗歌本身的特点。反讽是诗歌文本本身所包含的一种反抗,不是诗人强加的。他就是智慧本身的力量,强大、犀利、自然。

讽刺的意思是说一件事指的是另一件事,有时甚至是讽刺。反语,又称讽刺、反语,是说话或写作时的一种讽刺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它真正想表达的意思的,但实际上它的原意与它能从字面上理解的正好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和语境中去理解它的意图。这是目前普遍的解释,但在19时期和20世纪甚至更早时期有不同的经典意义。

讽刺是一种文学技巧,用来揭露对象的矛盾或缺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直接讽刺

用第一人称来指导读者或书中的人物。这个听者被称为“对手”,就像中国相声里的搭档一样,让说话者畅所欲言,极尽讽刺之能事。贺拉斯(65。-8b.c .)和古罗马的少年(C.65-C.140)都是著名的讽刺诗人,所以他们的作品也被称为Horatian讽刺和Juvenalian讽刺。只是前者温柔,后者刻薄。

2.讽刺

它在文学中更常见,它没有一个明确的传教士,而是转向各种表达方式,如夸张或无厘头。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很长的影射作品,有时被称为“讽刺作品”(以希腊讽刺作家梅尼普斯命名)。根据评论家弗莱的说法,这种影射强调的不是人物,而是心理态度。

3.铁的

讽刺是暗示的,说的不是真的,说的和心里说的相反,暗示的是别人知道的。反讽,尤其是言语反讽,很容易与讽刺、反语混淆。三者都是讽刺,但讽刺是间接的,非冒犯性的,不像讥讽那样伤人。尤其是口头讽刺,在英语中常被称为“挖苦”,而且多为影射,刻意将赞美说成贬义,反之亦然。它在文学上最大的优点就是说话从容机智(wit),让人感受到它的锋芒。莎士比亚戏剧《尤利乌斯·恺撒》(1599)中恺撒遇刺后,安东尼在三天的演讲中提到“布鲁图斯是一位绅士”,当然也是用讽刺挖苦布鲁图斯。有时候由于境遇或命运的原因,会出现反讽,这就是所谓的“情境反讽”。短篇小说经常使用情景讽刺来创造一个令人惊讶的结局。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三王的礼物》。莫泊桑的项链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4.讽刺

讽刺在希腊语中原本是“从希腊Sarkasmos,从Sarkazein到撕裂肉体,在狂怒中咬破嘴唇”的意思,可见其卑鄙残忍,意义并不大深刻。讽刺具有强烈的文学气息,尤其是写在文字上,而不是口头上,刻意讽刺人类的各种愚昧或邪恶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功能,企图唤醒人心,改善社会风气。所以,就口头调侃而言,挖苦和讽刺是接近的,但前者更严厉,后者更温和。书中曾举过一个例子:课堂上,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不懂。”老师轻蔑地回答道,“我从没想过你会理解。”这是讥讽,因为他直言不讳。但如果你考了100分,老师拿着你的试卷温和地对你说:“我有个坏消息要告诉你。有些人在测试中得了100分,有些人不及格。“这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