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通过英语专业自学考试的体会

估计英语专业对大家来说都很难。英语成绩不好让我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但是如果我们想更进一步,英语水平很重要。报考英语专业要做好心理准备;

报考英语专业,要做好不怕苦,有毅力的准备。这不是喊口号的问题,而是有待现实检验的心理素质问题。经常听说有的考生觉得太苦,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考前做好困难的心理准备真的很重要。相对于高考,自考更为普遍。

一种是走出校门去打工。相比之前在学校无忧无虑的学习,学习时间分散的可怜。

第二,学校里有老师耐心指导,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要自己磨自己挖。

但由于试题变化频繁,重点深不可测,教材也经常更换,时间长了有更换考试科目的危险。难怪考生觉得自考真的很难过。在进入考试之前,有些考生的想法比较简单,认为自考是给自学者的。大部分已经参加工作或者离开学校,仅凭个人努力,题应该不会很难。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只是说很多竞争对手都是在校学习,一边上专业课,一边参加专业对应的自考,无形中占了很大的优势。

而且,这个自考是无情的。在报考的时候,不能因为很多考生都在工作,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学考试会降低难度,但实际上自学考试往往比预想的要难。所以当你有报考意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你是否愿意为了自考放弃自己的娱乐时间,自己的交友,自己的兴趣爱好。当然,你也不必因为觉得自己有能力就被这个吓倒。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个醒。

自考难过,英语专业更难过。

我觉得选择英语专业有几个前提条件:

一是对英语真正感兴趣。没有这个前提,整个英语语法就没意思了,左一次右一次过不了,就会让你半途而废,每天光是背一大堆单词就会让你后悔当初为什么不选别的专业。

第二是要有耐心。不好的记忆可以靠耐心弥补,但是一旦失去耐心,一次考试下来就再也不会来了。

第三,要有经济后盾。报考科目15元,机读5元,先交证。考上了就不用交钱办证,考不上,办证的钱就白交了。不知道为什么,问了老师才知道有人抱怨交证太麻烦。不知道这个理由能不能成立。

不仅如此,有时还强制要求英语专业考生购买考官学院发放的《考生必读》,每本八元。但是最后报名的英语专业考生并没有让他们买这本书,问了原因才知道这本书前几天报名的时候已经卖完了,后面的考生也不想买。买书的时候,课本和参考书的价格不是不合理,但也要谨防买错。我是一个老考生,已经过了基础英语I,按照新规定不用过综合英语I。在书店看到综合综合二的教材,打算买下来预习。没想到,直到看到其他参考书上的提示,才知道是综合英语一的后半部分,而不是整个综合英语二。书的表面只有几个大字印在上面,既没有标注第二册的字,也没有标注综合英语1 (2)的字。不用说,有人看了这本书,考试就白报了。另外每年八月份的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都要去太原参加考试。不考虑票价,去了之后要看人数,一两天住宿到三四天住宿不等。听说考试的费用是60元,参加培训的话要去30元。有单位支持的话还可以,不省吃俭用自费的话好像不可能。

另外,我也想在这里和我的同学们说说我的经历。报了名之后,学习的时候要多注意接触,说不定在互相交流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拿我来说吧,我在去年下半年的英美调查中犯了一个错误。由于强制购买内部书籍,我手里有两本书,上面的考试大纲明确说明了新考生和老考生的区别。比如今年年底过不了,有些就作废了,要再考一次。“英美概况”课程改为“英语国家概况”。书中明确指出,如果考生没有过英美概况,就要参加相应的英语国家概况。报名的时候发现报考的科目是英美概况,不是英语国家概况,但是当时特别服气。内书?我以为新旧转换只是笔误,就报了名。我信心满满的准备考试,到了考场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原来都是英美概况。我真的很后悔,我有疑问的时候应该早点问,但是我怀疑我手里的硬材料是不是真的。

总之,提醒大家多加注意,少走弯路。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每一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