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家庭的孩子出国留学值得吗?

很多留学归来的人会被贴上“海归”的标签,很多人会对他们有一些固有的刻板印象,比如“从国外镀金回来英语就好了”、“家里一定很有钱”等等。对于大部分留学家庭来说,真正的留学远不是所谓的“装逼”、“中英混”和阳光旅行的生活。以下是对工薪家庭子女留学价值的分析。

首先,正常的留学费用并不便宜。

除去那些真正把这么大一笔人民币当玩具的本地家庭,出国留学往往要花费几十万、上百万的学费和生活费,绝不是人们所认为的从口袋里随便拿出来的零花钱。

其次,很多留学机会非常难得。一份常春藤盟校的录取通知书,一次去大洋彼岸旅行的宝贵机会,一份奖学金的成功申请,都是不容易得到的。你需要准备、考试和很多努力才能赢。

留学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冒险。

当你去到地球的另一边,你跨越的不仅仅是海平面,还有时区。很多时候,你需要穿越,经历很多人不曾预料到的情况。

留学生需要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孤独,需要挑战无数的犹豫,需要打破亚洲人害羞保守的常规,需要融入从语言到心理完全相反的文化。

留学不仅仅是通宵赶论文的孤独,还有网速不好时断断续续的越洋电话。

这是一次在全世界学生面前的演讲,同时对你的英语口语感到尴尬。

毕业季疯狂的面试和社交,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实习机会。

基本上每个潜心留学的人都会得到很多他这辈子都没想过的惊喜,会有很多惊人的变化。

内向的人不再内向,主观的人不再主观,懒惰的人不再懒惰。

留学生会因为一些特殊的旅行,遇到难得的好朋友,改变生活态度。

他们会辍学,辞职,创业。见过的世面多了,他们会有一些亲友无法理解的人生选择。但总的来说,他们会变得强大。

然而,这是一个值得鼓掌的选择和经历。但是因为留学生的一些偏见和很多可笑的行为,让他们蒙上了一层深深的误会。

“海归”在国内会被没有这种经历的企业和人鄙视和孤立,也会经常被媒体点名。

留学生往往和富二代,没文化,有钱的土豪联系在一起。

几年前甚至有人批评那些留学生的衣着,生活方式太不接地气,不合群。

人们的偏见不无道理,因为这几年的出国潮,真的让很多人完全以“儿戏”的方式对待留学这件事,把人格换人技能当成了自己的名片。

比如一些留学生热衷于研究所谓的留学“鄙视链”。

都说留学美国的比留学英国的好,留学英国的比留学法国的高,比澳洲和东南亚的好。

而且在说中国人几乎没有话语权的英语方面,一些留学生也喜欢互相攀比,认为英国英语高人一等,瞧不起别人的印度发音。

最近出现的“散装英语”、“中英混用”等搞笑段子,其实反映了国内主流对留学生各种行为的不理解和偏见。而这些都是一些留学生自己造成的。

对于国内大部分人来说,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这种完全不同的选择和机遇,显然不同于国内为学历、绩点、房价、工作、生存而奋斗的主流社会环境。

某种程度上,留学这种另类的方式,对于中国主流人群来说,是一把自尊的锋利刺刀,刺破了人们对阶级平等的幻想,刺破了人们对自身努力意义的坚持。

所以留学生的存在,其实也让很多人感到愤怒。因为大家都不习惯那些中英文夹杂,更不相信海归在职场上的“特殊待遇”。

尤其是当这些被寄予厚望的族群真的回国后,人们发现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或者说并不都是那么好。

人的情绪瞬间被点燃,很多人会很快从怀疑变成反感:

你不是在国外学习吗?你在这里做什么工作?

你的英语不如我的好。你不是在胡说八道吗?

中国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留学的经验,从郑和下西洋到洋务运动,从孙中山那一代的开国元勋詹天佑,到近代“学医救不了中国”的鲁迅,再到近年来频频上市融资的一些精英海归。

但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低调态度,长期将外媒信息挡在国门之外的防火墙,以及近年来逐渐崛起的经济和慢慢活跃起来的外交。

中国人对世界周边的认识还停留在以“资本主义”、“性开放”、“外企”为关键词的旧时代水平。

对于真正接触过西方社会,有一些独立见解的留学生来说。我们目前的积累还没有对它们有一个完整客观的认识。我们从未出国或在国外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由于我们缺乏经验,我们不可能对留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

因为经验本身很难量化,即使可以作为指标,也很难用优劣的标准来衡量。所以我就不管了。

另一方面,我们唯一的了解渠道,要么是对当地学生奢侈生活的过度关注,要么是媒体特别热衷于报道误导留学生形象的内容,比如马里兰大学。

由于自身信息经验的局限和众多的主观报道,整个社会对留学有着明显的偏见。

这种偏见是建立在社会对海归和留学生的高期望之上的,但由于信息不透明,缺乏社会焦点的足够支持,实际上是一种“空中楼阁”,很容易崩塌。

比如,当一个企业期望留学生熟悉某项工作,但当留学生因为对国内环境的陌生而暂时无法扮演这个角色时,人们的偏见就会冲动地将期望转化为失望,甚至导致一种厌恶。

比如我记得我刚回国参加实习的时候,我的领导比较年轻,他对留学生很挑剔。他联系我的时候,发现我对一些事情的理解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几乎是惊愕地表达了他的失望。

这让我很尴尬,即使后来我赢得了他和部门其他人的信任,但过程中的话让我一直觉得苦涩。但是,在社会上,人们对海归的偏见可能远大于我和实习领导的分歧。

但是,对于作为当事人的留学生来说。

当他们高高兴兴回国的时候,还要面对面试官、领导、同事、亲戚、家人甚至社会的各种质疑和质疑。如何完美的回答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

留学的困难和挑战,加上中国主流人群的不理解,让这些原本单纯的留学生和留学家庭感到了不必要的“严肃”。

一个本来可以脱离主流,有机会独立、精彩、坚强地生活的社会,在这些人眼里,会被迫对自己和孩子提出要求,让留学经历尽可能具有所谓的“最大意义”。

突然,一次丰富多彩的经历变成了又一次冷冰冰的考核。

所以当你出国去了解那些在中国的留学生过得怎么样的时候。你会发现,哎,他们几乎没变。大部分人都会回到高考的状态。在那些樱花飞舞,人们喝着啤酒的美好校园里,他们会抱着书独自走回自己孤独的宿舍,不交朋友,不社交,只是做题。

他们最早到达教室,最晚离开,却没有人能与之交谈,因为他们的英语口语无法表达他们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却又无法脱离中国主流社会文化标准的心理尴尬。

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拿高分,把GPA无限刷到接近满分。然后为了一个国内券商、大公司、BAT的工作机会,绞尽脑汁。

因为这将保证他们回国后在国外的生活水平,使他们的班级座位能保证在前列,以便将来面对更多的竞争。

标签

对于普通的中国学生来说,出国留学就像一次勇敢的航行。

他们的留学不像欧美国家的孩子那么轻松随意,因为欧美国家的经济和国际经验比中国丰富得多。欧美的家庭可以很方便的去世界上很多国家,比如东南亚,欧洲,亚洲。只要他们想去,都可以通过打工或者交流的方式获得这样的机会。

而我们留学生更像是近代出国的那些历史名人,比如孙中山、鲁迅。

他们或多或少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精神,用自己的数学和GPA考试成绩,用5000年文化赋予的天赋,去和那些五大三粗,阳光幽默的外国人竞争,去一次次为自己的祖国赢得那些难得的自信。

对于送孩子出国的家庭来说,留学的决定本身更像是全家人的登月。这是对未来的投资。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一方面会让他受益,另一方面也会为家庭的面子、潜在的经济以及各方面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而且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学校的教育令人堪忧,社会环境极不稳定。为了孩子的成长,去一个更纯净的环境可能更有益。

但是,这些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对于留学本身的影响,对于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不变,还是过于乐观。

留学本身对人的改变有着深刻的影响,但目前中国还不能通过竞相追逐技能和非素质文化来充分挖掘海归的真正价值。

而人们对留学生的了解是很少的,因为很少真正提到。

一方面也和那些商业机构和留学行业从业者看待这件事的方式有关。因为他们认为鼓吹留学的好处比记录留学的真相更容易获得商机。

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羞于表达自己的情况,倾向于内向和保守。

很少有留学生会经常在网上谈论留学的艰辛,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家里有条件获得这样的机会,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的艰辛是在装逼,是“得了便宜还卖得好”的表现。

但无论是人们的偏见还是各种不准确的报道,都无法掩盖光是在国外有真才实学或者丰富经验的人综合实力的快速上升。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留学不是主流,而且有点风险,有很多挑战和误区。

对于留学生,确实有人会否定他们的学历,有人会批评他们的英语,有人会刻意孤立他们,有人会极尽讽刺之能事。

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我接触过的海外留学生中,大家都知道,当他们背着行囊,来到一个不再会随便感到熟悉或亲近的国家时,留学的决定一定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变得有意义的。

作为一波又一波的冒险家,留学从来都不是人们眼中的“阶级秀”,也不是所谓的“外国月亮比中国花园好”。

因为当你每天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呼吸着陌生的空气,想着如何突破那些挑战的时候,你还没有傻到把父母的辛苦钱和宝贵时间花在这些愚蠢的事情上。

你的日常生活总是在想怎么考得更好,看什么资料,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和朋友打球,什么时候背单词,找谁做什么事。

身在海外,留学生唯一的想法就是让自己NB。既然留学是有意义的,那就努力让它变得很有意义。

针对海归的命运,陈丹青曾经说过:

海归的命运印证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历史潮流和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大部分是本土派的胜利和海归的挫败、调整和配合。现代化有三个层次:工具、制度和文化。所谓现代化,“文化”无疑是最本质、最深层的环节。今天的国家政策中很多方面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但是器物、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总是不平衡的。

简而言之,他想表达的是,我们对西方的了解只是表面的制度,外国公司的管理,现代技术等等。

至于那种被文化包裹的内容,比如独立表达,独立生存,完整人格,积极社交。从头到尾,我们就像一道有异国风味的菜,闻着就难受。

因为所谓的自卑,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发展压力,我们都不屑于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守着故宫前的金狮,不断擦拭。

所以,可爱的留学生们,你们还是要努力。

你要把尽可能多的经历放在简历里,在国外待尽可能多的年再回国,尽可能多的挣钱,尽可能多的锻炼。你不能犯错误。

尽可能的,你不仅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要漂亮优雅。满足世俗需求。

你最好逼着自己高过上海的中心,可以在尘埃里接地气,人人爱你。

的确,你的留学在当时是有意义的,现在是有意义的,将来会更有意义。

但是现在,你必须让你的留学充满各种意义,经济的,能力的,价值观的。

你要从一个留学回来的艺术品变成一个适应中国发展节奏的标准化商品。

因为目前除了你的工作能力,没有多少人能接受你的性格。

你对性的开放,对政治的客观,对经济的洞察,对社会现象的犀利评论,虽然每一个都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

但是当大多数人都在半闭着眼睛为房子努力挣钱的时候,你的“天赋”和你的“意义”看起来就没那么有趣了。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武器或者工具,而是荆棘。

会伤害人们暧昧的态度,会伤害人们出于保护而学会保守。

由于你还在为薪水而奋斗,我需要给你一些建议。

你最需要做的是学习,观察,理解,适应。

就像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一样。

耐心点,这个习惯会伴随你一生。

但是有一天,你会在正确的地方,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

充分发挥你在这一生难得的留学经历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

它不能被阻止,也没有人能阻止它。

因为这是你留学的必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