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前、读书中、读书后要做什么?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提高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王强、陈泽航)。小学早期的学生年龄在6-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方式以形象为主。图文并茂的绘本是培养其阅读入门的选择之一。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储备使得低年级的绘本阅读教学不同于平时的阅读教学。它不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阅读过程中阅读策略的培养不是显性的、刻意的,而是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积极阅读体验的形成,从而促进其英语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的制定和相应英语分级阅读材料的推出,英语阅读素养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结合你见过我的猫吗?本教学实例对低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你看见我的猫了吗?是埃里克·卡尔(Eric Carle)的绘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到处寻找他丢失的小猫的故事。贯穿整个故事的只有几句话:你看见我的猫了吗?这不是我的猫!这是我的猫!

1.阅读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整体语境下阅读绘本。

阅读前几分钟很重要,起着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图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准备的作用,决定着课堂的基调。另外,还要营造一个大的语境背景。

你见过我的猫吗?在阅读绘本之前,作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上课前,我们先通过一首《安妮花儿磨耳朵》的歌曲进行课堂预热,初步感知绘本故事中的句子“你看见了吗”,为后面绘本的阅读和朗朗上口打下语言学基础。

然后进行低级绘本阅读教学的常规环节:语音时间&时间;特别是视觉单词时间,加强了对图画书中出现的视觉单词的识别和阅读。在进入绘本阅读前,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书皮,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字信息。学生们都注意到封面上有一只猫,然后一个小男孩哭了。老师让学生猜发生了什么事。当学生们猜测小男孩可能是丢了小猫而哭的时候,课件中出现了一段寻猫启示录,肯定了学生们的猜测。

然后老师问学生下一步做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去找小猫吧!”所以老师让学生预测他们是否能找到小猫。小男孩会去哪里找小猫?他是怎么找到的?同学们发言积极,对接下来的朗读充满期待。

通过这些环节,学生们了解到绘本是一个关于“一个小男孩寻找一只小猫”的故事。在理解了这个整体语境之后,学生对故事细节的预测都是在这个语境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构建完整的图式,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这也符合整体语言教学命题,即语言学习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渐进过程。

2.阅读:重视图文信息,以内容和情感为双主线,多层次引导学生内化绘本故事。

“走神”的绘本阅读课,总会在学生和老师心中激起涟漪,引起* * *声。要达到这种效果,除了关注绘本显性的内容主线,挖掘绘本隐性的情感主线尤为重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阅读,以主角的身份去体验故事,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对阅读会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文本的表面。

在研究《小学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一书中10个由来已久的分级阅读教学案例时,我在解读本文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这些优秀的课深入挖掘了绘本的情感主线,因为它们关注人的情感,这些课特别“人性化”。

老师,你在这篇文章里见过我猫吗?在教学案例中,教师也注重这一点,以内容和情感为双主线设计两级任务。在第一轮输入和内化中,老师让学生通过听绘本中八种动物的声音做一个预测:是小男孩要找的小猫吗?然后出示动物图片,发现这不是我的猫!从而继续寻找猫咪的旅程。学生阅读文本的认知过程可以激活大脑,提高思维质量。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带入自己的感受,积极与文本互动,学生很快理解了整个故事。这是一个以内容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层面。

第二轮输入内化,老师通过输入各种动物知识和当地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内化故事,用各种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寻猫之旅从美国出发,经过墨西哥、秘鲁、印度、非洲、中东、波斯等地,最后回到美国。绘本里都是穿着世界各地传统服饰的人,他们所处的环境也是典型的地理环境,比如墨西哥草帽、印度金刚鹦鹉、波斯沙漠和骆驼,还有各种带有地方色彩的动物,让学生不仅能读懂这个字。二级任务设计不仅加深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还传达了绘本背后文化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多元文化视野的构建,阅读世界文化品格的培养。

《中国中小学生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第一段对绘本插图的特点描述如下:丰富、清晰,读者通过阅读插图基本能理解课文的意思。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在小时代绘本中的特殊作用。它不同于一般绘本中的插图,是对文字的直观呈现。它使文本的内容从静态走向动态,是另一种与文本一起解释书的内容的“语言”(Pellinoderman)。充分利用图片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视觉素养。在两个层面的输入和内化过程中,教师始终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信息,充分发挥图片在低年级绘本阅读中的特殊作用。比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引导员的手势,猜测他指向的路线。此外,学生们还从小男孩失望的表情中猜测这是不是他的小猫。绘本中的图片可以让学生更注重意义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图文的双重关注,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图文兼顾的阅读习惯。

3.读后:迁移运用,多种形式输出,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适当设计读后环节,可以升华整个阅读过程。在低年级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输出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你见过我的猫吗?看完后,老师除了让学生了解卡尔系列绘本的特点,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了递进式的任务供学生选择:

任务一:口头总结故事要点(横线由学生自己补充)

今天我学习了绘本故事《你看见我的猫了吗?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寻找小猫的故事。小男孩经过:“你看见我的猫了吗?”?这句话问别人,都发现不是它的小猫这不是我的猫!但是小男孩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他的小猫这是我的猫!我觉得那个小男孩能坚持到底,有很大的毅力。

任务二:带着情绪模仿读绘本故事。

任务3:片段性能

任务4:创造一个故事

学生们对这些任务非常感兴趣。在任务一中,通过评估主角的行为,鼓励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任务二通过阅读策略指导(加入情感语气词),让学生带着情感模仿阅读绘本故事。任务1和任务2是基于课文的低级输出,有利于巩固故事中的句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任务三段表演和任务四段故事创作是针对实际应用的更高层次的输出,是故事的拓展和转移。学生不仅要运用本节课的具体语言结构,还要运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如小组合作、想象力、创造力等。)在表演和创作故事的过程中。这种用语言做事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有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低年级是英语阅读的入门阶段,绘本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要将社会文化、思维认知、语言能力三大目标融入到绘本阅读和师生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努力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后续的英语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