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福塞尔的《Style》英文原版叫什么名字?
保罗·福塞尔·保罗·富塞尔
宾夕法尼亚大学英美文学教授,文化评论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罗格斯大学任教。他写的二战时期美国文化的作品获得了1976的国家图书奖和《冬天》的国家书评奖。保罗·福塞尔现已退休,住在美国费城。
风格不仅创造了一种1999的出版时尚,也完成了一次文化事件,其关键词是“品味”。
北京青年报
风格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它的趣味性。作者特有的温柔、刻薄、狡诈的犀利,再加上善意的恶意,单单这一点就赋予了Style一种独特的“风格”。
新周刊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时装杂志
这本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他人生活状况和群体特征的窗口。也许我们可以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思考很多生活情趣的可能性。
中国青年报
这本书的独特性和价值在于,它指出了无处不在的风格区分。
世界时尚花园
风格——有了时间,品味就是一个人前世今生的全部表达。你是谁,你就有什么样的品味。你逃不掉,也说不清。
文汇报
就像人们曾经谈论“媚俗”和“品味”一样,今年在北京流行一种词的风格。
译者前言生活品味:社会等级制度的最后出路
读书的标准有很多,好玩是其中之一。读了很多年,好像越来越注重一本书的趣味性了。书架上有这么多书,我该看哪一本?除非你心情很严肃,否则不会去碰那些大名著。它们太重了,不值得害怕。但是,也有一种书,讲的是严肃的问题,读起来却很有趣。比如说谈社会阶层,不严肃。是一个想起来就让人绝望的话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产生了一大批激进的思想家,他们思想的传播引发了无数次革命和战争。不过,我想推荐给读者的这本书,也是关于阶级话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但读起来却充满了乐趣,就像喝了一杯陈年老酒,它的犀利包裹着浓浓的趣味。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阶级》。在英语中,这个词有阶级、阶层、等级的意思,也有风格、品位的意思。说一个人是否“有品位”,一个人是否有“阶层”,不是说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和阶层高低,而是说这个人是否有品位和格调。因此,作者的标题是
“阶级”这个词的双重含义是根据一个人的品味和风格来判断他或她的社会阶级。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教授,著名文化评论家,曾在海德堡大学、康涅狄格学院和罗格斯大学任教。他的关于二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获得了1976的国家图书奖。他是英美文化批评专家。他善于研究和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他视角犀利,语言尖酸,幽默善良。这本书出版后,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一方面好评如潮,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各阶层的严厉批判。有人认为,福塞尔夸大了美国的阶级偏见,缺乏对穷人的同情和道义支持,对人性的弱点过于刻薄,等等。事实上,作者在书出版之前就清楚地知道人们的反应,就像作者在书的开头写的那样:“今天,你只要提到社会阶级这个话题,就很容易激怒别人。.....最近有人问我在写什么书,我说我在写一本关于美国人社会阶层的书。人们听完之后会立刻扎紧领带,然后瞥一眼衬衫的袖口,看看有没有磨损。每过一分钟,他就悄悄站起来走开。”
一个人的社会等级象征是什么?在当今时代,由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和社会观念的进步,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好回答的。往往不是你的职业,你的住所,你的餐桌礼仪,你能挣多少钱,你有多少财产,而是你自觉不自觉呈现的一系列潜移默化的行为特征,构成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等级取向。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关于社会阶层话题的最机智、最有趣、最辛辣、也有些令人恼火的杰作。
不得不承认,人的社会阶层或地位不是一个容易的话题。谁高谁低?如何鉴别,鉴别的标准是什么?作者并没有以学术的社会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而是绕过了理论的争论,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话语的特点来分析判断人们的社会阶层。按照作者的说法,他只是从“看得见的东西和听得见的话语所传达的信息来分析人们的社会阶层,而不考虑他们的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作者认为,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是看不见的,而种族是看得见的,但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所以不在作者考察的范围之内。作者真正感兴趣的,显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那些品质。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不要把这本书当成学术研究的专著,而是当成观察社会等级表征的指南。
那么作者的等级标准是什么呢?笔者经过大量的观察认为,决定人们社会阶层的是人们的品味和生活方式,而这些品味方式只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的衣着、家居摆设、房子的风格和格局、开什么车、车内的装饰、平时喜欢喝什么、喝什么杯、喜欢什么休闲运动方式、看什么电视和书、怎么说话说什么等等。作者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取向,将美国社会分为九个等级,用辛辣讽刺的语言总结了这九个等级的生活品味差异。
这本书从1994无意中第一次看起,我至少看了三遍,每次看都会对美产生兴趣。
对中国各行各业的人的行为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不仅是对身边普通人的认识,也是对他们的认识。
名人,所谓名人。不管他们现在多有钱,你只需要注意他(她)的穿着就可以了。
然后根据福塞尔提出的标准,我们就可以判断他们原本来自什么阶级,而且是完全正确的。虽然这本书的第一版是在1979年底出版的,但是在仔细观察了身边人的生活之后,我发现作者所揭示的许多特征在90年代的美国仍然有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兴趣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中产阶级还是每天在房间里铺化纤地毯,穷人阶级还是爱打保龄球。习惯喝罐装啤酒的人,已经逐渐改喝玻璃瓶啤酒了(不是因为口味的改变,而是因为环保),但没有改喝干葡萄酒或进口矿泉水。我开始意识到作者的尖锐观点。一个人的生活品味一旦随着他的成长而形成,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即使经过有意识的熏陶和训练(不得不想到全国各地正在兴起的礼仪学校,刚从礼仪学校毕业的人又在吐槽),似乎也收效甚微。只是让人再次想到“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这句话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要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容易。由此,用生活品味来考察人的社会阶层,就更加恒切有效了。一个人可以一夜暴富,但不能一夜改变生活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经常看到有钱人,他们的举止和品味依然保持着昨日“穷光蛋”的本色。
当然,作者并没有贬低某些阶级,抬高另一些阶级的意思。事实上,作者在等级制度的问题上嘲笑人们的虚荣、傲慢、粗俗和缺乏品味。这些特征不是偶然选择的结果,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比如,根据作者的分析,美国人口最多的中产阶级是最虚荣、最势利的阶层,因为他们像螺丝钉一样可以随意更换,所以他们在生活中最没有安全感,最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下生活,首要的是得到别人的认可,体面安全的活在别人的眼里。所以他们的虚荣心和炫耀心理,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和言语上。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大多是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奋斗出来的,所以他们不可避免地缺乏只有富人阶层才能拥有的高级生活品味,所以他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只是那些缺乏个性、标准、能够明确表明身份的物品。显然,作者对这种僵硬的套路、无节制的展示、缺乏创意的生活方式十分反感,于是毫不掩饰地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玩世不恭。
虽然作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人外在生活的特征来分析判断他的社会阶层,但我们仍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努力的另一个维度,那就是为社会等级制度提供一个新的观察依据。当今社会,社会阶层已经更多地以文化标准来确立,而不是单纯以财产与非财产、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标准来确立。人们可以通过提高生活品味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光有钱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还必须提高他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方式。没有品味的人,永远改变不了自己原有的社会阶层。
这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思考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然后根据作者提出的言行特征去检验自己和他人的社会阶层,或感到满足,或(更多时候)感到惭愧和羞愧,甚至会感到一丝莫名的愤怒,因为你发现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其实是缺乏品味的,你本来就是一个没什么格调的人。你会发现许多周元人并不像你过去认为的那样优雅。相反,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被视为中产阶级,甚至是贫困阶层的一员。这无疑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在我看来,这本书是独特而有价值的,因为它指出了品味和风格在社会阶级划分中的重要性,因为品味和生活风格是可以培养和学习的,就像金钱和财产一样,获得的过程往往是精神和道德退化的过程。通过他们自己的成长。随着品味的提高,一个人不用有很多钱也能达到更高的社会地位。
为了定位作者所属的社会阶层,作者提出了“转移阶层”的概念,即那些有品位、有创意、有思想、有影响力、生活体面但并不富裕的人。这一概念后来成为新一代美国人的文化符号,如80年代的“雅皮士”阶层和90年代的“文化另类”阶层,进一步解构了传统的等级社会,为社会分层标准开辟了新的方向。
度。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分层的新十字路口。几十年来平等社会的神话被打破,人们的社会等级观念在快速更新。推动这一变化的最强大因素是金钱。金钱的多少正在重新定义人们的社会地位。金钱非但没有带来平等和社会正义,反而开始编织自己的神话传说,编织人们的人生梦想,同时也毫不犹豫地粉碎了一大批人的致富期望。金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隐喻,一个高不可攀的价值符号,一个双重符号:它象征着所有关于幸福的梦想,也象征着所有追逐金钱的人的厄运。于是人们不解地问:这就是我们想要实现的社会理想吗?
这多少有些过于悲观了。事实上,在中国,一种新的社会生活观念已经或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对金钱无止境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也不能顺利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追逐金钱需要太多的时间、精力和创造力,而宝贵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却在悄然逝去。无论现实中存在多少令人沮丧或振奋的事实,有人暴富,有人陷于贫困,但在这两极之间的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都在明显提高。他们不再贫穷,尽管他们远没有达到富人的收入。就是这群人问:我们是谁?我们属于哪个阶层?如果我们不喜欢追钱,我们的希望在哪里?我们的未来是什么?这个社会在金钱统治的道路上会走多远?
正是在这个维度上,本书提出了社会分层的新标准。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标准,不管你承不承认,有好的品味和生活方式,能立刻让人对你刮目相看(文化痞子和犬儒主义者除外)。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数量与前几年相比正在减少,这让你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欣赏,从而提高了你的社会地位。钱固然重要,但光有钱并不能让你得到普遍的认可、尊重和欣赏。你的钱是怎么花的,你用它带来了什么样的消费,这些消费让你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些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虽然作者讨论的是美国社会中的等级现象,但市场经济带来的全球化趋势以及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更深层次的商业和文化影响,使得本书所描述的现象在中国找到了可悲的对应。美国昨天和今天的等级困境,可能就是中国明天生活的闹剧。如果这本书能成为一面镜子,让中国人看到每个人的未来或正在出现的低俗和丑陋,从而开始注重培养品味和生活方式,那可能还是避免生活低俗的时候。
最后,我想谈谈这本书的艺术特色。保罗·福塞尔原籍英国,后来移民到美国。他的写字板很有个性,用词优雅,句子长而复杂,是典型的英式写作风格。他在写作中使用了大量的讽刺,他的叙述很幽默,有时几乎到了尖酸刻薄的地步。而且书中对美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观察和展现极其精妙,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社会批判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样的风格不可能在译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如果我没有长期在美国生活的经历,我绝对不敢翻译这本书。好在两位年轻的译者对作者语言的把握误差不大,保证了译文的基本质量。我想说的是,即使不能完全体现保罗·福塞尔的艺术特色,这个译本无疑是在努力展现作者的思想风格。
在我停笔之前,我不禁想起了法国后现代大师罗兰·巴特。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谈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他说:“有点钱,不要太多;一点权力,不要太多;但是有很多闲暇。”金钱和权力对于一个生活在商业社会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你会活得没有尊严和安全感。但对金钱无止境的追求不值得活下去,因为它缺乏品味。那么罗兰·巴特渴望得到大量闲暇去做什么呢?他简单回答:“读书、写作、与朋友社交、喝酒(当然是酒)、听音乐、旅游等等。”简而言之,过有品位的生活。所以,看完这本书,大家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至少有一个算法是聪明的:有钱不一定能提高你的社会地位(这里不是经济地位,是社会地位),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不在乎你的钱。但是有了生活方式和品味,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交水平。
保罗·福塞尔最初写这本书的悼念可能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石涛
北京,199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