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敦煌莫高窟英文导游词。
莫高窟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雕像闻名。始建于先秦十六国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有洞穴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到了近代,藏经洞被发现,藏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出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敦煌学学科。然而,到了近代,莫高窟被骗被盗,大量文物流失,其宝藏受损严重。1961年,莫高窟被中国人民和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
编辑本段进化概述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悬崖上,在党泉河前朝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穴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高达五层。它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代《李克让重修莫高窟碑》记载,366年,秦朝开国前二年,僧人经过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万佛,遂在岩壁上开凿第一窟。此后,禅师法亮等人继续在此建窟修行,称为“沙漠石窟”,意为“沙漠中的高处”。后人改称“莫高窟”,是因为常见“漠”和“莫”。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统治者信奉佛教,修建石窟得到王公贵族的支持,发展很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兴盛起来,武则天的洞窟就有一千多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雕刻活动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元代,莫高窟逐渐衰落,仅重修前朝洞窟,鲜有新建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修建,逐渐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人们才再次关注。在现代,人们通常称之为“千佛洞”。
莫高窟从北魏到元代共有735个洞窟,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僧人在此从事宗教活动。有487个洞穴,都有壁画或雕像。北区共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有壁画或塑像,其余都是僧人修行、居住和死后安葬的地方,有土炕、灶炕、烟道、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492个洞窟有壁画和造像,其中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2415件,唐宋木飞檐5件,莲花柱、地砖数千件。
编辑这段的艺术特色
莫高窟是以壁画为主,造像为辅,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大型石窟寺。其石窟主要有禅宗石窟、中央宝塔石窟、宫殿石窟、中央佛坛石窟、四壁三龛石窟、大象石窟、涅槃石窟等。洞穴的大小变化很大,最大的洞穴16达到268平方米,最小的洞穴37不到一英尺高。石窟外原有的木神庙,由回廊和栈道相连,但很多已经不存在了。
莫高窟的壁画绘在洞窟的墙壁、屋顶和神龛上,内容深刻,包括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变化、神仙、资助人、装饰图案等七个主题。此外,还有许多绘画表现了当时狩猎、农耕、纺织、交通、战争、建筑、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明丽瑰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中国五代以前的画大多已经失传。莫高窟的壁画为研究中国美术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图像和图案。据计算,这些壁画如果按2米的高度排列,可以排列长达25公里。
莫高窟所在的悬崖土质松软,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了四尊巨佛是石胎做的以外,其他都是木骨做的。雕像都是佛教的神灵和佛教徒,有单人画像和集体画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为中心,两边站着弟子和菩萨,从3到11不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良塑。这些雕像精美、生动、富有想象力、造诣很高,与壁画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楼高的天篷,又名“北象”,在崖洞中间,与崖顶同高,雄伟壮观。它的木结构是土红色的,屋檐很高,轮廓错落有致,屋檐随风而响。其间有一尊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绘有石胎和泥塑。是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中国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大上小,平面呈方形。楼外有两个通道,不仅可以用来观看附近的大佛,还可以作为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源。这个洞的屋檐在唐文德元年(888)之前就有了,当时是五层。北宋干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重修,改为四层。1935年再次改建,形成了现在的9层模型。
在莫高窟的壁画上,美丽的飞天随处可见——敦煌的城市雕塑也是一个弹着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天妃是侍奉佛陀和因陀罗的神,能歌善舞。墙上,在茫茫宇宙中飞翔,有的捧着荷花的蓓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像流星一样;有的穿过高楼,就像游龙一样;其他人随风翻滚,无忧无虑。画家以其独特的曲折的长线和和谐的意趣,给人们呈现了一个美丽空灵的想象世界。
绚烂的色彩,飞扬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画家对理想天国充满激情和情感的描绘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中驰骋驰骋的不竭激情。也许正是这种激情孕育了壁画中所标榜的想象力吧!
编辑本段风格演变
莫高窟有壁画和雕刻的石窟492个,大致可分为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西夏、元代四个时期。
北朝共发掘洞穴36个,其中最早的268、272、275号洞穴可能建于北梁。石窟主要有禅宗石窟、中央宝塔石窟和宫殿石窟。彩塑有两种:圆雕和影雕。壁画的内容包括佛像、佛教故事、妖怪和守护神。这一时期的影雕主要是飞天,祭祀菩萨和千佛。起初的圆雕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弟子。雕像中的人物刚健、端庄、安静,风格古朴厚重。早期壁画以大地红为底色,再涂以绿、白两色。色调热烈厚重,线条简洁浑厚,人物挺拔,具有西域佛教的特点。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清雅,风格洒脱,有中原之风。典型的洞穴有249号洞穴、259号洞穴、285号洞穴和428号洞穴。如第243窟北魏佛教牟尼像,端坐直立,身穿印度袈裟,头顶平圆髻,保留犍陀罗风格。
隋唐时期是莫高窟发展的鼎盛时期,现存洞窟300多处。禅宗石窟和中央宝塔石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但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形式,如宫殿石窟、佛坛石窟、四壁三龛石窟和大象石窟,其中以宫殿石窟的数量最多。雕像都是圆形塑料,造型丰富丰满,更具原创风格,还有上一代没有的高大雕像。群像大多由七九尊雕像组成。隋朝主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部分加二鲁。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恢宏,色彩瑰丽,艺术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如唐代中期制作的第79窟受威胁的菩萨雕像的风格。裸露上身,半跪姿势。头上叠的两片螺旋发髻,是唐代普通人的发型。面部和四肢肌肉圆润,粉彩,皮肤白皙,表情随和温和。虽然额头上还有一颗印度红痔,但更像生活中的真人。而在159号窟,也是一尊威武菩萨。一个是光着身子,斜打一个结,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微向右倾斜,上身稍微向左倾斜,胯部向右突出,既保持了平衡,又显出了女性的身材。另一个菩萨全身披挂,内外两层展示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一清二楚。衣服褶裥线条流畅,色彩艳丽,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让人觉得这是两个“栩栩如生的雕像”,富有生命力。
五代两宋时期的窑洞有100多个,大部分是前朝的重建和重绘的窑洞,其形制以佛寺和寺庙为主。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家族和曹氏家族都信奉佛教,对莫高窟贡献良多。因此,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的赞助人肖像,并且内容丰富。雕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在后期,它们的形式变得更加公式化,艺术技巧的水平下降。这一时期的典型石窟为61窟和98窟,其中莫高窟最大的壁画《五台山图61窟图》高5m,长13.5m,描绘了山西五台山周围的山川、寺庙、亭台楼阁,气势磅礴。
莫高窟现存西夏、元代洞窟85个。西夏建有77个窑洞,大部分是前朝的窑洞。洞穴形状和壁画雕刻基本上遵循前朝的风格。西夏中期的一些洞穴中出现了回纥王的形象,可能与回纥有关。西夏晚期,壁画中出现了藏族密宗内容。元代只有八个洞窟,都是新发掘的,有一个方形洞窟的形状,有一个圆形的祭坛。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与西藏密宗有关。典型的洞穴有3号洞穴、61号洞穴和465号洞穴。
保存佛经的洞穴
1900年,住在莫高窟的道士王为了把一些废弃已久的洞窟改造成道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他在为16号洞穴(现编号)清理淤泥时,偶然发现北侧隧道墙上有一扇小门。打开后,出现了一个方形的洞穴房间(现编号为17号洞穴),时间跨度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十六国)
藏经洞内壁绘有菩提树、僧尼形象。其中有一个禅床式的矮坛,上面坐着一个和尚红遍,还有一个石碑,看似未完成。从洞内出土的文献来看,最新的一部写于北宋,没有西夏文字。因此可以推断,藏经洞是0世纪莫高窟的僧人为了躲避西夏军队而封闭的。
莫高窟的佛经是中国考古史上非常重要的发现。出土文献多为文字,少数为刻文。其中约有六分之五是用汉语写的,其他还有古藏文、梵文、齐鲁文、粟特文、呵呵、龟兹文等等。文献内容以佛经为主,此外还有道经、经学、小说、诗歌、史籍、地籍、帐册、历法、事迹、书信、剧本等。,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损坏情况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鲜为人知,几百年来基本保持原貌。然而,藏经洞发现后,立即吸引了许多西方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王手中获得大量珍贵书籍和壁画,并将其运出中国或流散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克·奥勒尔·斯坦(marc aurel stein)在第二次中亚考古之旅中,沿着罗布泊以南的古丝绸之路前往敦煌。当他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表示愿意帮助修建道观,赢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挑选文献。他最后只用了200两银子就把24箱笔记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拿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用500两银子从王手中买下570份敦煌文书。这些藏品大部分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在约有13700件敦煌相关藏品,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但近年来,它因对中国文物保护不力,甚至被盗而饱受诟病。
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了古代手稿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挑选了三个星期,以六百两银子为代价,终于获得了10000多件敦煌文献,其中大部分后来被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
65438年至0909年,伯希和向北京的一些学者展示了一些珍贵的敦煌书籍,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上书清部,要求甘肃、敦煌地方政府立即查对藏经洞的文件,运回北京。清廷任命甘肃使何为护卫。但是在清点之前,王已经将一些文物藏了起来,而且很多都在途中丢失了。当他到达北京时,他盛宴和他的亲戚朋友自己抓了一些。因此,在1900中发现的5万多份文件中,只有8757份留在了史静图书馆,这些文件现在保存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一些在中国民间流失的敦煌文献后来被藏家转卖给日本藏家,也有一部分归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所有,但更多的很难找到。王所藏手稿分别于1911和1912年卖给日本探险家吉川光一郎和立花醉乡。1914年,俄罗斯佛教徒奥尔登堡发掘了疏散藏经洞,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近代以来,除了藏经洞文物被瓜分,敦煌壁画和造像也遭受巨大损失。目前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都已经不在敦煌了。1923年抵达的哈佛大学的佩利奥特和兰登·沃纳先后用胶带粘贴了大量有价值的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开了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破坏了壁画的完整性。王还毁坏了的许多壁画,以开辟一些洞窟。1922年,莫高窟曾经关押过数百名俄国沙皇士兵,他们在洞穴里烟雾缭绕,造成了很大的破坏。1940年代,张大千在这里画壁画时,发现有的壁画有内外两层,就把外层脱下来看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起了争议,直到现在仍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