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吗?务实?失败?语用失误【不得体】及实例。
语用失误是指由于不能真正理解对方而导致的交际失败。语用失误发生在说话者未能有效地使用语言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或者听话者未能在交际语境中识别说话者话语的意图或言外之力。语用失误可能发生在文化内交际中,即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但更可能发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
示例:
爱德华斯诺登:哦,晚餐太棒了。
CS:不,不,这道菜不太好吃。尝一尝,如果不好吃,你可以把它留在盘子里。
(情景:一个中国人在英国朋友家住下后,准备离开。)
CS:很抱歉占用你太多时间。
爱德华斯诺登:不,你没有。
(情景:一个中国学生在一个说本族语的人家里。)
你想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
不,不,不。请不要麻烦。
(主人没有给他任何饮料。)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过程。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普遍现象。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的人们可能会有频繁的接触,这在一定意义上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论胡文忠的跨文化交际研究,1992)。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交流思想或沟通是必要的。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通常有两种形式: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有两种语言交流: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非语言交流主要是通过身体语言的一种交流形式。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双方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交流或交流成功。但是,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导致误解甚至关系恶化。很多人把这归因于语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不通,当然无法交流。同时,人们也发现,仅仅懂得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沟通问题,沟通障碍或失败也不完全是语言造成的。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胡文忠《跨文化交际导论》1999)。
语用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内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它之所以年轻,是因为它现在才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的语言学学科出现,并得到了语言学家的认可和支持。中国从国外引进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语用学理论介绍到结合中国实际研究语用学理论和应用,中国的语用学研究已经发展了20多年。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字面意思是“关心实际效果和价值,实事求是,讲求实际”等。它被用于语言研究后,出现了“语用语言学”,简称语用学。根据它的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知道,语用学是对语言的实际使用的研究(张慧珍语用学导论1983),即主要研究言语行为及其实施的条件。学好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语言形式在各种非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应用功能。
“语用失误”的概念是由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内涵是“无法理解单词的意思”。中国学者何自然(1997)指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的遣词造句等语言使用上的失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风格和表达方式不恰当的失误,导致交际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它不同于语言错误。语言错误与语言本身有关,主要反映语言知识掌握不当;语用失误与语言的实际使用有关,反映了对语言之外但又离不开语言使用的各种因素的把握不当。语用失误的存在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际,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影响交际效果,甚至达不到交际目的。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强调英语语言系统的学习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语言形式在各种非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应用和作用以及言语行为的交际意义。归根结底,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达到交际效果。我们能否把握一个言语行为的交际意义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语言和非语言环境、双方的关系、谈话的话题以及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在与中国说英语的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对上述因素中的一个缺乏了解而误解或打断他们的对话,从而导致交流失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列举了十个语用失误的例子并做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有一定跨文化交际基础的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因未能达到完美的交际效果而出现的错误称为语用失误(何自然,1994)。此类错误并非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而主要归咎于说话方式不当,或不符合表达习惯,或说话不当。根据Thomas (1983)的观点,语用失误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1.语用学-语言错误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结合语境,恰当地选词造句,尽量准确地表达出词语的意图。然而,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他们对英语母语者的语言习惯了解不够,有些人往往会根据母语的语言习惯将其采用到英语中,从而导致一些表达方式的误用。下面五个语用-语言失误的例子分析如下:
例1:在英语中,当人们要感谢他人的帮助时,常见的英语习语是“Thank you”,用“Thank you”这种言语行为来表示感谢。最常用的英文回答是“不客气。”(不客气)。但是,对于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到别人感谢,会马上回答:“没关系。”显然,他们想表达“没关系”和“不客气”的意思,但这让听者感到惊讶。因为“没关系。”常用于对方道歉且不介意时,其言外之意是对对方的一种“安慰”。显然,这种表达的误用导致了语用-语言错误。
例2:看一段对话,也是感谢他人的回复:
―谢谢你。
―这样做是我的责任。
这通常是语用-语言失误的典型例子。对话中,感谢的一方显然是一个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因为答案是“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这是我应该做的。)是汉语语言环境下合适的言语行为,有时可以使用复合言语行为,即陈述+解释,不客气的话——这是我应该做的。用中文来说,这绝不是有意的冷遇,而是谦卑的回答。但是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我期望听到类似“这是我的荣幸”(不客气,不客气。)合适的答案。“义务”这个词的意思是“责任”。既然这样做是你的职责,你可能会不高兴。它的意思可能是:不客气,我没有办法,因为这是我的职责。
例3:是非问句中“是”或“否”答案的思维模式差异。
是非问句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很常用,看起来很简单,但对是非问句的回答反映了不同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如果一个英语老师在课堂上问:“是不是对你昨天看的电影感兴趣?”你昨天看的电影不是很有趣吗?)。一个同学回答:对,不是很有意思。)。学生的回答明显是出于英语习惯。这不是语法形式或用词造成的错误,而是他们的母语(汉语)和英语在回答是或否问题时的侧重点不同。在英语中,回答是非问题时的“是”或“不是”是对提问者所说内容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比如“你昨天看的电影不感兴趣吗?”(你看的电影不是很有意思?肯定的回答是“不,不是”(对/是的,不是很有意思)。否定的回答是“是的,它是。”(没有/谁说的,有意思)。汉语中,是非问句的肯定或否定回答都是针对对方的,在回答是非问句时要考虑是否与提问者的语气一致。因此,由于使用英语与我们自己的民族思维习惯,上述语用失误发生了。
例4:“本周日”或“下周日”。
在很多教材中,学生学习到“last week”的意思是上周,“this week”和“next week”,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中,比如英语中的“last Sunday”和“next Sunday”有时并不对应。在汉语中,“下周日”是根据你说话的那一周。例如,在周四讲话时,说“下周日”是指本周之后的那周的周日。而英语则是以你说话的那一天为参照点。如果是周三,那么“下周日”就是指周三之后的下一个周日。
同样,对“去年×月”和“明年×月”的理解也不同。汉语是指说话的年份。如果你现在说“去年三月”(1996),那就是1995年三月。在英语中,说的月份是参考点。比如现在是1996年5月,那么英语中“去年3月”的月份就是1996年3月。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语言运用上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交际中的失误。
例5:是“那个”而不是“这个”的表述。
在课堂讨论中,当中国学生在谈完自己的看法(那是我的看法)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说“这是我的观点”时。这里“this”的用法会让说英语的人感到不舒服。“这个”(这个)近,“那个”(那个)远。在汉语中,用来概括或指回过去时,把过去视为“近”,所以习惯上用“这个”。比如说,说了一段话之后,经常会说“这是我的看法。”英语认为过去的都是“远”的,所以学生在说英语的时候,也会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习惯,说“那是我的观点”。让母语为英语的人听起来非常地道。
从上面的具体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出现的语言语用失误,并不是因为违反语法规则或用词不当,而是因为思维方式和习惯的不同或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范围的不同,而使用了英语语言形式或词汇。
2.社交语用失误
传统的语言教学往往忽视了语言的交际价值。也就是说,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即如何说话、何时说话、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会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影响交际效果,甚至达不到交际目的。五个例子分析如下:
示例1。我们可以观看下面的对话:
――你的头发看起来真不错。
――哦,不,一般般。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对他人赞美的适度回应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影响的结果;受中国人语用习惯的影响,被赞方不会用“谢谢”,这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在英语国家,人们倾向于接受对称的赞美,而中国人倾向于不接受或积极接受。
让我们看另一个例子。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美:你真美。中国人会套用中国模式“哪里,哪里”,然后说“哪里,哪里。”这常常让编者感到惊讶,所以有时我们不得不说“你的脸很美,你的眼睛很美。… ..."这种自嘲式的回复也会让说话人觉得自己缺乏审美和美感。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不同语言的具体语用规则,才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例2。中国接待员在机场迎接来华访问的外宾,说:“你们一路辛苦了!”翻译成英语“恐怕你旅途一定很累。”当然,这是语法上正确的英语句子。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不自然。可见有时候直译中文成英文是不合适的。虽然符合英语语法和语义的规则,但不一定符合英语的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中常用的问候语是:旅途/飞行愉快吗?/你喜欢你的旅行吗?/旅行怎么样?等等。
中国学生在交际会话中容易犯语用错误。常见的有:打招呼时“您好,请问您吃饭了吗?”(吃过了吗?)这是中国人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但是对于说英语的人来说,如果他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他们会认为这种问候的意思是:“我正准备邀请你来我家,如果我不吃饭的话。”简而言之,这种问候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共进晚餐。英语中正确的问候语应该是“你好”或“嗨”。
看看中国人的问候语“你要去哪里?”或者“你要去哪里?”字面翻译成英文就是“你要去哪里?”以及“你去哪里了?”用这两句英语打招呼,在英语中是不受欢迎的,作为对他人隐私的审问或监视。这两句话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是大部分说英语的人听了之后会不高兴。他们会认为这个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反应当然很可能是:“关你屁事!”(关你什么事?)
由于中国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从英语环境中习得这种语言,他们通常脱离语境学习英语。所以当他们学习一些英语表达时,他们学会了应用它们,不管它们是否合适。例如,当学生学习句子“对不起,你能告诉我怎样去火车站吗?”你能告诉我怎么去火车站吗?他们从老师的解释中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礼貌地向别人求助。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向别人求助,或者向别人询问情况,就可以使用这种模式。他们会说“(1)对不起,你介意送我去火车站吗?”你介意带我去火车站吗?)或者说“(2)对不起,你能告诉我怎么打国际电话吗?”你能告诉我如何打国际电话吗?其实只要说一句“请到火车站!”给出租车司机。请带我去火车站。)很合适,既有身份,又有礼貌;当你对你的朋友说这样正式的话时,听者会觉得你像个陌生人,所以你只需要说“请告诉我怎么打国际电话!”请告诉我如何打国际电话。)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通过模仿所学的语言模式进行交流,还教会学生“爬什么山,唱什么歌”。让他们注意被采访者的身份和地位以及谈话环境,避免社交语用失误。
例5。在英语课上,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说,“我有一个问题...?"(我有个问题要问,…),这可能是根据汉语的文化背景直译汉语,也可能是熟练的句型练习形成的机械反应。但是在英语练习中用这样的语录提问的情况并不多见。在类似的语境下,考虑到说话者之间的关系,如朋友、老师和学生,甚至父母和孩子,我们应该避免直截了当和简短的陈述,而使用委婉语。例如:我想问如果(什么时候,为什么...)/我能问一下吗.../我在想如果(什么时候...)/如果我可以问的话...?/你介意我问一下吗...?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即语音、语法和语义规则,还要掌握非语言环境和背景的知识,即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会-语用知识,并依靠理解和运用一套训练有素的逻辑推理规则,即语用规则,对言语行为进行必要的推断。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强调英语语言系统的学习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而且要重视语言形式在各种非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应用和功能以及言语行为的交际意义。归根结底,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掌握这一交际工具,达到交际效果。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交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