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犯罪》第七读者的思考
这本书是前传,但写作时间是最后一部。它是在前四本书写完之后写的,还包括四篇意想不到的文章。
事实上,在看这幅之前,我已经看过第一幅了。这一本介绍的是方木在大学经历的事情。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有侦查犯罪的天赋,开始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当然,这段经历也让他印象深刻,以至于事情发生后两年多他都在做噩梦。
这本书把人物刻画得很好,然后在叙事上写得很好。它分别写了两行,明线是方木的视角,另一行只用了一个男生的线,一个女的,然后出现了一个男的。一开始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个故事,但是后来看到凶手被揭露,我就觉得这个文笔真的很棒,很好。另外,我觉得这本书里凶手的故事也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城乡差距非常大,教育存在问题,尤其是农村。
与画像中的凶手相比,第七个读者中的凶手,其实一开始就是一个激情犯罪,因为他错过了进入基础阶层,换句话说就是顶尖阶层,能够保证研究的阶层。别人以为他只是没给老师送礼,只有他自己知道真正的原因是被通风报信。
其实在知道凶手是第三个吴晗之后,他还把暗线里的那个男生清零,说是他。他想杀人的直接原因,当然是因为一封信,他和楼管孙梅的关系被人知道,被人举报,导致他被取消了进入顶级班的资格。作为一个从农村高考非常努力考上大城市优秀大学的孩子,没有高智商也会经历从自信甚至自负到自立的过程。自信或者自负,是因为一般能考上城里顶尖大学的,一定是县里或者农村的尖子生,甚至一直是第一名,所以会因为成绩优秀而非常自信,甚至自负。但是到了大学,他们会发现比他们优秀的人很多。也许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不再是第一,不再是前几名,甚至是中间,甚至是倒数。然后他们会发现自己需要努力才能保持班级第一,不能再回到过去的第一,这让他们突然有了自给自足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看了一部网剧《十里春风不如你》的女生小雨。她也是农村第一,县城第一,考入北京仁和医院。但是她发现室友比自己强,听不懂室友说的话,学了哑巴英语。她只擅长考试,所以变得很自食其力,当然舍友的调侃等因素也导致了她割腕自杀。
然而,正是在知道这一点后,吴汉开始杀人。起初,他只是用绳子勒死他们,然后把他们推到楼下。后来开始有更精细的杀人手法,比如大年初一剧里杀人后把自己绑起来,制造后脑勺被打中的假象。其实经过前两起命案,他应该是发泄情绪了。但因为方木发现了以前死去的人的内在联系,借了同一本书,突然有了炫耀或者证明自己能力的感觉,这应该是直接原因。
此外,吴汉还将与建筑经理孙梅建立关系。当然,孙梅是个寡妇,她爱着吴汉。否则她也不会为了掩盖他的罪行(如果我没记错名字)而被迫献身给唐德厚。当然,最后为了不让他再犯错,她会和她一起死。说起来,吴汉其实不懂爱情,所以他不喜欢孙梅,只是喜欢她的身体,最后想杀了她。我在想,这是不是也反映了性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吴晗做出这样的事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我自然会对这种东西感兴趣,容易动心,容易被吸引。
回到最开始,现在的城乡差距当然还是很大的,所以会像毕业后是想留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假设是小城市,县城还是农村)。前者在大城市,压力更大,包括买房,生活费,但是你会有更多的见识。城市的快节奏也能促使人不断前进,不断成长,但有很多人承受不了,所以你可以。后者工资不一定有大城市高,但是房子更便宜,生活成本更低,环境会相对好一些,生活工作节奏也没那么快。
说到教育,其实是指现在的教育更注重成绩。如果分为德智体美,其实智力占了很大比重。虽然说是要全面发展,但其他方面都相差很大,性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这个内容。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希望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自己去理解,但孩子可能是看了一些电影才理解的。但其实这些片子都不是合格的启蒙片或者教育片,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多误导,在没有好的分辨率的情况下,不应该提前接触这些内容。
最后突然想到其实还有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在中国,真的有很多人有心理问题,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也不会或者不会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他们会认为心理问题,或者说精神问题就是心理变态或者精神疾病,但其实这两个方面应该分很多种。一般认为,心理变态和精神疾病应该是。虽然学校里一般都有心理医生,但一般很少有人去看。如果当事人能去找心理医生求助,一定会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
第一次发书评,因为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还不足,写的也是煽情。肯定不严谨,错误很多。也有可能作者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我想多了。。我会虚心接受你的评论(当然可能根本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