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小学生英语二级分化

如何尽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差距,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通过与部分同学的交流和调查,我发现了以下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教材:教材整体要求提高了,难度增加了。这就要求越来越多的学生,让他们觉得学习英语越来越难。时间长了,学生就失去了原来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问题2:有些同学能力差。他们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比较慢。学习态度差,老师不能一一检查的作业往往完成不了。

问题3:有些学生稀里糊涂地听老师讲课。有些老师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是责怪学生。在老师的责备中,在枯燥的练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了,能力退化了。

问题四:父母的重要性。虽然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比以前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一些家长仍然把英语看作只是让孩子像声、动、美一样“玩”的一门学科。我觉得只要孩子感兴趣,学多学少都无所谓,反正到了初中还得重新学。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外辅导,想办法及时解决孩子的英语学习问题。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的英语教学上走在了学校的前面,经常带着孩子参加英语角等各种活动,努力为孩子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上述问题。

第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可能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只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尤其是各种测试和考试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发展。这种英语教学往往因为“情感盲点”的出现,导致大量学生厌学,导致英语学习失败。所以老师要公平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歧视学生,要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学生一起玩,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顾问,做他们的父母。老师要在课内外真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欢乐留给学生,想尽办法让他们喜欢你。一个老师温柔的眼神,一个温柔的抚摸,都是无言的理解和交流。因此,师生之间的合作将实现一种无言的理解与和谐,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英语”转变为“我要学英语”。

第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转化为学习的兴趣。

1.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是成功的一大秘诀。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学生可以通过自信和努力获得成功。是否努力取决于学生自己,是否自信主要取决于老师。老师应该多说“你是”

太好了!”,“这不

事。“等等。虽然是简单的评语,但对于那些缺乏老师肯定的孩子来说,却是一种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他们就会把学习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2.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乌申斯基认为,强迫学生毫无兴趣地学习,只会扼杀他们掌握知识的意愿。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将其转化为持续稳定的学习动机,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也是防止学生掉队的重要途径。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喜欢玩耍和唱歌。

喜欢画画,喜欢演戏,喜欢游戏,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索,喜欢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这些特点,多开展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真诚的关心、热情的鼓励、细心的引导和耐心的帮助。对于那些反应迟钝和害羞的学生,我们不应该通过命令、讽刺或辱骂来强迫他们说英语。耐心的诱导和期待是从学习英语开始就避免学生焦虑的方法之一。到了四年级,可以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题,让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安全感,尽量减少考试成绩不理想带来的焦虑。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特别是在形成性评价中,尽可能地表扬、鼓励和鞭策学生,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外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习兴趣和现有的英语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尽量适应和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对于成绩一般的孩子,我会在练习基本句型的时候给他们更多的指导。对于成绩拔尖的同学,我鼓励他们表演难度更大的表演;遇到胆小的孩子,我就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放松心情,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参与到我班的活动和锻炼中来,每个人都有机会。

教师应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评价,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通过评价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小学英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即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记得有人说过:“老师的一句话,可以让一个孩子插上翅膀,也可以让一个孩子坠入地狱。”在课堂上,老师简单而真诚地评价“你的口语进步真快!”“你的字写得不错。再努力一点会更好。”鼓励的话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第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1.爱学生的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史迪威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是教的能力,而是启发、唤醒和鼓舞。”平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玩,说话,做,唱歌,跳舞。

2.“不为学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老师要宽容对待,因为宽容比惩罚的作用更强。但宽容不是纵容,而是对学生错误的批评和期待。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防止两种态度:第一,他们应该渴望成功。老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要求有显著的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渐变中求突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求学生每天都要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情况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想让学生一步登天,只会让自己变得粗暴简单,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二是弃之。学生感受不到老师对他的爱,面对英语学习的挫折,只能自暴自弃,进而放弃英语学习。

第五,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是防止两极分化、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尽量创设一些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真情实感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放慢节奏,增加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时间,集中所有学生的精力,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表演、讨论和想象中,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把起点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面对学困生,要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让大家多说话,多动脑,多学习,不会说就少说话,全方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提问或做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学习成绩中等或较低的学生身上。让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小的问题,从而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达到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后及时辅导,争取课上多练习,巩固课上所学。努力做到“教一课,收一课”。这既是对教学效果的调查,也是对学生学习实践的调查。

总之,既要防止学生在学习中掉队,又要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我们应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多关注那些后进生,让他们一步步靠近成功。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相信两极分化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小学英语学习中的两级两极分化现象,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