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港潮英语
旁白:小白,一位职业母亲。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是你公公在带宝宝?
我只能说,作为一个不想全职工作的中年妈妈,面对生活,我别无选择。
我老公被送到外地,我生病的母亲和伺候九旬老人的婆婆都照顾不了我。最后,一个享受退休生活的东北老人千里迢迢南下,也是权宜之计。
公公愿意帮我一把,我已经很感激了。
但当时我没有想到,让公公照顾宝宝的直接后果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下班回家只想在车里坐一会儿。不想上楼
因为没人教过我怎么对付一个固执的50岁男人,对养育太苛刻。
1
不知道别人的爷爷带着宝宝是什么样子。反正我爷爷的精致和严谨远远超出预期。
起初,我很惊讶。毕竟一个老工程师为了照顾好我5岁的孙女,天天刷Tik Tok和火山视频学习育儿,这本身就够感人的了。
但是从孩子的吃相,我渐渐觉得事情不妙。
首先,爷爷坚持和宝宝一起吃饭,让人害怕。
我冰箱里的菜基本都是女儿的口味描述。她爱吃排骨,很贵。爷爷跑遍了家附近的超市和菜市场,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排骨,塞到冰箱里,每天做好吃。
因为侄女说秋葵好吃,土豆涨了两毛钱,对爷爷来说太贵了。他可以买40块秋葵,不愿意咬一口。
每天和宝宝一起吃饭,是爷爷的专属仪式感。
让我们先把米饭冷却到合适的温度。宝宝开始吃的时候,爷爷会在旁边把菜摆好。这个有营养,那个帮助消化,五星级服务。但是女孩不能说不,不然爷爷会威胁取消动画片,爷爷会生气。甚至说“那就别吃了”,手里拿一勺食物,放到孩子嘴里。
孩子是叛逆的。有一次被爷爷喂饱了,眼泪汪汪的。周末回家的老公受不了了:“爸爸,你这样喂我我吃不下。就让孩子自己吃,不行吗?”
“我不吃,我看着她吃完。”我老公多说,爷爷不会喜欢的。
这是更让人担心的地方——孩子的饮食情况直接决定了爷爷的心情。
每天下班回家打开门,都能从客厅氛围中了解到女儿的晚餐表现:
要么是爷爷和孙子恩爱有加,谈笑风生。这说明孩子们在晚饭时表现很好,大概是按照爷爷的要求,饭后吃了蔬菜和水果,所以老人脸上的皱纹会开出一朵花,他会对一切都很开心;
如果气氛压抑,女孩的眼泪在跳舞...然后就结束了。肯定是姑娘出了幺蛾子,没吃好,吃的少或者没完成蔬菜水果的配额。老人一定是整夜伤心叹息,肉眼坐立不安,降低了整个屋子的气压,让人喘不过气来。
所以那段时间,晚上能不能吃到轻松的晚餐,就看女儿在吃饭方面的表现了!
女儿吃不好,妈妈一进来,就要马上切入一天的后半段工作——家庭情绪管理。
先哄孩子,再哄老人...为了不让家里的傻狗乱叫,被生气的爷爷打,我会把它拖到厨房,用火腿喂它。
爷爷看到了,也要生气地骂它:“吃!”你吃一点点。"
2
不仅仅是吃饭,在女儿学习的问题上,爷爷表现出了惊人的高标准和严格要求。
幼儿园的中产阶级要求孩子学会拍球。老师在班级圈子里说,有的孩子能拍出100以上。但是女儿还在10以内徘徊。
爷爷看了不喜欢。壁球有什么难的?练习!于是我做了两个手感不同的球,督促孩子们在小区里练习。真的练了两个星期。
更有甚者,邻居妈妈客气地说:“叔叔什么时候教我儿子?”
爷爷很认真的把邻居家的男孩从戏里叫回来,整晚逼着他拍球,拍了300多。孩子说他的手麻木了。
之后邻居的妈妈看到我说:你爷爷真厉害,有办法!如果这是为了以后帮宝宝做作业,那肯定没问题。
哈哈。我心想,我现在不需要在家辅导功课了!
老公给宝宝报了数学思维的网络课,本来是想慢慢开导他的。要陪宝宝上课的爷爷比谁都着急上火。每当女儿掰着手指半天回答老师的问题,爷爷就迫不及待地冲过去,用耳朵再教一遍。最严重的时候,孩子上课心不在焉,爷爷会当着我的面扇他一巴掌。
这件事让我大吃一惊。当时几乎是本能的拍桌子大喊:“在我们家,不要打孩子!”
老人气得好几天都不和我说话。
那一天,我也开始反思,从吃饭到网络课,再到生活中的很多小问题。因为知道老人爱孩子,所以天真的以为有些问题不是问题。
事实上,我发现女儿每次课后做数学思维练习,如果没有拿到100分,她会非常害怕,因为爷爷会生气。另外,爷爷这次情绪失控,我想我找到了她最近情绪焦虑和不安全感的原因。
当我把这件事告诉我老公的时候,他只能在电话里跟我感叹:“我就知道会这样。”
爷爷是个强壮暴躁的人。老公说父亲的爱很大一部分和今天的女儿一样。虽然温暖,但也压抑。
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再次经历这种感觉,所以我们决定做一些事情来改善爷爷的情绪状态。
三
我老公的方法并不高明。他开始每天在家庭群里发耸人听闻的教育鸡汤文章,标题多得吓人:“聪明的孩子怎么变笨了?”“一个家长的举动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压抑的童年,说不出的痛苦”...
我很尴尬。我快要得癌症了,但我丈夫非常自信。他说:“放心吧,爷爷这个年纪最相信‘专家’。”
想了想,我觉得老人最大的抑郁其实就是生活中只有孩子,这里没有亲人。于是我去给爷爷办了张健身卡,让他有个游泳放松的地方。转移他的注意力不好吗?
是的,好一点了。我能感觉到爷爷也害怕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孩子。
于是之后,女生去上数学思维课,他只是拿着小板凳坐在书房门口。
早上,我催促我的孩子们吃饭,我没有大喊大叫,而是换成了潇雅用最大的音量讲故事。
但是一辈子的行为模式,哪那么容易改变?
数学课后,爷爷还是忍不住总结女儿的“不良行为”:“上课扭来扭去”、“为什么不能平分题”、“为什么课后做错了第三道题?”
我惊讶于这位60岁老人的超强记忆力,同时也对女儿产生了极大的同情。是什么让一个5岁的婴儿生活如此艰难?
接下来轮到我背黑锅了。
宝宝早上不起床,爷爷一上午都在念叨“每天睡这么晚,起来怪怪的。”言下之意是我让孩子睡懒觉;闺女吃不好,爷爷就会把矛头指向我给宝宝摆的零食柜。“吃完乱七八糟的还能吃吗?”女儿便秘拉不出屎,爷爷的结论是“只吃肉不吃菜,别学妈妈”...
我~想反驳也知道说不清楚。只能一放假就带宝宝出去疯玩,尽量避免冲突和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但是家庭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都会出现在孩子身上——
一个星期五,我回到家,看见爷爷追着女儿吃芒果。如果她不吃饭,她就不会讲故事。孩子忙着玩玩具,拼命想推开爷爷,皱着眉头用小拳头打他,喊着“你走开”,芒果在冲突中被打翻。
老人生气了,吓唬孩子说:“我回老家,不烦你了。”女儿听说爷爷要走了,哭着喊:“爷爷,你别走,爷爷要抱我。”
我觉得我的头要爆炸了。第一,我把孩子按住,让她为打了爷爷道歉。然后我进了卧室,让她说说为什么打人。
在孩子们断断续续的陈述中,我渐渐听出了复杂的情绪:我享受着爷爷无微不至的爱,也害怕无处不在的抑郁。孩子虽然还小,但他知道爷爷只有吃芒果才会开心,只有拿到100分才会开心...那道芒果菜是爷爷有条件的爱。
无形中,打人成了她焦虑的出口。
当了妈妈之后,我也看了几本儿童心理学的书,明白孩子说的都是真的。本来是我们大人没有整理的问题,最后变成了孩子的问题,给她造成了压力。
那天晚上老公回来,听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也是心疼。我想了很久,想抱着我熟睡的女儿。
最后,他说,我明天跟爷爷说。
四
第二天我出差了,回到家感觉客厅气氛不对。
我问老公“怎么了”。他和爷爷异口同声地回答:“没什么。”
然后女儿回房间跟我说爸爸和爷爷吵架了。爸爸叫爷爷“回家”!
果然,下午的时候,老公对我说:“我们不能指望老人这个年纪还能改脾气。这样对孩子不好,让他回去吧。”
实际上,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当年在东北下岗的公公,40多岁刚重新拿起书本,上专业课学英语,拿到工程师的职业资格,靠的就是这么硬的性子。但是我婆婆不止一次抱怨我公公太直爽太执迷,经常好心办坏事。
我和老公一在一起,就回去。孩子每天都要上幼儿园,我们给家务阿姨一点工资,晚上放学接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我怕我会伤爷爷的心我们决定等等,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告诉老人。
没想到1个月后,老家发生了一件事:老公奶奶住院了。
爷爷赶紧收拾行李,赶往机场。临走前,他抱了抱孙女,亲了亲。两个人都有点难过,孩子哭了好几次。
但爷爷走后,我和女儿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自由。
孩子问我能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我说可以,只要你不饿。但我没想到的是,孩子没有强迫她吃,她反而吃得更好,还让我给她买水果。不要发脾气。
更重要的是,没有我的祖父整天跟着我收拾玩具,我的女儿实际上已经开始自己收拾了...
我的情绪压力大大减轻,每天哄宝宝睡觉后还能窝在沙发上看电影。
就连我的狗,平时都不敢出门晒太阳,都敢去沙发上晒太阳喊阿姨要火腿肠...
但是我不能不说家里没人有点冷清。女儿们有时会说“想念爷爷”。
每天下班也要赶回家。我要利用午休时间去超市买菜,吃完饭还要自己洗碗。女儿自行车坏了,我只能等她老公周末回来修~
这时候我们就想起爷爷每天里里外外忙忙碌碌,还在阳台上给我们种好了大葱和蔬菜...我对女儿说:“反正你知道爷爷很爱你吧?”女儿说:“我知道,我也很爱我爷爷。”所以我们想到给爷爷打电话。
爷爷收到孙女的视频,非常开心。寒暄了几句,他就开始问“最近几天我拉了个屎”“上课走神了吗”...女儿见惯了这些,问爷爷“你怎么不问问我吃的好不好?”
爷爷说:“爷爷是通过镜头看你吃饭,知道你吃的好。”但是你昨天4: 10到5: 03在看电视。花了太长时间。你怎么会没有意识?"
爷爷最后对伊娃说:“你等着爷爷,我一会儿就回去!”"
我和女儿沉默了一会儿,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担心。
月底给阿姨发工资,感觉有点沉闷。对女儿说:“周末不吃做饭了,吃面吧。”
女孩问:“妈妈,为什么要给阿姨那么多钱?”
我想了想,对女儿说,你长大了就明白了。这是自由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