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英语还会重要吗?

不是2023年,而是长远。

回顾我的初中高中大学,有那么多学科要学,我并没有以出国为目标。英语也占了将近40%的学习时间,社会氛围也大体如此。毕业后,很多人一旦在职场甚至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就利用上课学习英语来缓解对未来的恐惧。其实他们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与英语无关,学英语是安抚自己的麻醉剂。

除了少数从事英语相关工作,在外企工作,在国外发展的人,对于97+%的中国人来说,英语一毕业就已经完全退出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我们却把生命中最黄金的1/3的时间放在了一件最终没有产生任何效益的事情上。以前从初中开始学英语,现在从小学甚至学前班开始学英语。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义务教育,要不要仔细评估几亿人的投资收益?且不说钱,从最宝贵的人生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这些投资的ROI是多少?如果把这些能量全部释放给其他教育,机会成本是多少?

过去,安排英语教育的最大背景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即使是理论分析上的浪费,也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潜在利益巨大——先不讨论有多少崇拜的盲目性。但是中国经过40年的超高速发展,从经济到科技,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已经领先世界。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人类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生产的贡献者。相互学习的天平逐渐向中国倾斜,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需要学习中文,这就是为什么:

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遍地开花

外国人在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展示流利的中文是很常见的。

会说中文,有中文名字的西方政客并不少见。

就算是顶级的电视品牌也不是非日系品牌。不要买它们。

来自许多国家的宇航员正在努力练习中文。

上面展示的是英语需求的变化,所以英语供给也会发生变化——我建议不要把英语教育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英语供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大学开设英语专业是为了解决科研、文化、商业等不可避免的跨语言交流,无论我们多么发达。

对于那些对英语有稳定需求的人,比如生活在国外的,或者对其他语言文化有特殊兴趣的,可以向社会购买英语教育服务,在前期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向社会购买英语教育服务——如果成年人有迫切需求,差不多1年就可以解决语言,然后为了避免浪费之前10年的宝贵时间,不断进步。

对于旅游等偶发需求,除了中文地图,中文O2O服务、中文导游在全球也越来越受欢迎。为中国人提供中文服务已经越来越标准,智能翻译app也越来越多。

对于科研、商业、文化、法律等可以要求更高的专业场景,可以向第一条提供的专业人士购买服务。

背后的逻辑是,时代巨变,我们不能为剑而刻舟。我们越来越没有必要让少数人或某些人花一点时间,而让大多数人付出大部分时间的成本。

我相信趋势是,除了越来越多的中文服务,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把中文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选修课,甚至有一天会是必修课。中国人越来越没有必要大面积地胡乱学英语了。这是强国国民的福利,也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副产品。不要不好意思。

给我讲一个高中时候同学给我讲的笑话。让我们结束这篇文章。上完一节政治知识课,一个同学走过来跟我说:“资本主义真的要消灭了。”我有点疑惑,问:“为什么?”他说:“这样可以少学一章。”。取消政治课是不可能的,但我认为取消英语课是可能的,而且时机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