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佑樘漫谈
明朝有两种皇帝最难写:在位时间短,统治局面稳定。朱佑樘显然是后者。这在史书中被誉为中兴大师,创造了“弘治中兴”。最重要的特点是性格稳重。人心稳定,社会稳定,朝鲜稳定。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一步一步的,自然没有太多的起伏,以至于弘治年经常被很多讲解历史的朋友提起。
在我眼里,朱佑樘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摇摆不定、与时俱进的倔强国王。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朱佑樘悲惨的童年。
生母纪有很多信息无法考证。是明军对西南少数民族用兵后缴获的“战利品”。即使是大藤峡之战中嵇是否被明军俘虏,是姚还是庄,时至今日仍有争议。难怪有人开玩笑说,纪可能才是大明历史上真正的过客。
入宫后,纪因为读过书,被安排看管皇家图书馆。因为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与朱见深相遇,幸运的是她怀孕了。
然后用了很大的篇幅讲那对母子是如何逃脱万贵妃的迫害,如何在宫里好心人的帮助下屡次脱险,朱佑樘是如何吃着几百顿饭长大的,直到6岁才认出自己的父亲。
其实我对这个故事是持怀疑态度的,或者说我们所知道的应该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些片段。帝都是个小社会。有好人也有坏人。纪氏母子在女佣生病的舒适区躲了几年。以万贵妃当时在后宫的权势,怎么可能没有人告发他们的富贵呢?要知道,就连朱见深女王都是被万贵妃下马的。
此外,当一个孩子长到6岁时,他第一次见到他的生父朱见深。为什么朱见深一眼就看出这是自己的儿子?明清皇室的孩子,尤其是皇帝的孩子,从母亲受福的那一刻起,就有一整套的记录和凭证来保证血统的纯正。但是,如果孩子出生的起源有瑕疵,可能不会被列入皇室家谱。朱佑樘,一个突然出现的“野孩子”,就这么简单地被皇帝认出来,立即被封为太子?是皇室的不小心还是我们不知道的?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世事无常必有妖。当然,我既不是专家,也不是这件事的目击者。我只是以一个历史爱好者的浅薄认知提出这个问题,自然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此事被渲染成今天的版本,应该与嵇后来的追求有关。
但无论如何,有两件事我们可以确定。
第一,朱佑樘最终成为大明第九代君主,说明他确实是明宪宗的亲骨肉;
第二,朱佑樘的童年确实不幸福。考虑到他的哥哥姐姐都早逝或死产,幸运的是他最终活了下来并长大成人。
所以很多人把朱佑樘温和的性格和这种痛苦的童年经历结合在一起。这个其实有点舍不得。朱佑樘的父亲,明宪宗朱见深,有一个类似的麻烦童年。他两次成为王子,他的生父被囚禁了七年。朱见深的个性与朱佑樘大不相同。
所以我的理解是,温柔的性格来自于嵇家的遗传。毕竟没有纪的好人缘,史书上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舍命相助?而人缘好往往代表着不争、温柔、听话,以至于母子俩互相躲着,有了纪最后的非正常死亡。
但不管怎样,成化十一年,朱佑樘被册封为皇太子。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驾崩,朱佑樘称帝,时年刚满18。
朱佑樘是一个非常随和和慷慨的皇帝,他对别人非常友好。应该说他是大明脾气最好的君主,没有之一。
朱佑樘爱他的妻子,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大明是唯一的一个。张皇后恰好是那种很会“演戏”的女人。她有点不高兴,对朱佑樘大发脾气。你还别说,就吃张这一套。
有一次,张得了口疮,难以下咽。他在卧室里对宫女太监发脾气,打翻了药碗。碰巧,朱佑樘什么也没说就进来了。他又端来一碗药,用勺子舀了一点,轻轻冷却,亲自一点一点喂给张。不难想象,这样的一对皇帝,整天在宫里一起生活,一起喝酒,会是怎样一种生活化的场景。
朱佑樘也爱她的儿子。朱厚照后来在《明武宗》中的纨绔风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朱佑樘的纵容。当他的儿子不想学习时,朱佑樘默许他逃课几天。当我儿子想出去玩时,朱佑樘带他通过海关。虽然朱佑樘总体上没有放松朱厚照研究的纪律,但朱佑樘无法摆脱朱厚照父亲的溺爱所滋生的无法无天的本性。
朱佑樘爱她的配偶。张的兄弟和都是的妹夫,也就是舅舅。张氏兄弟在外多有不法行为,屡遭朝臣弹劾。朱佑樘无动于衷。张氏兄弟最猖狂的时候,居然想在宫宴上调戏宫女。后来朱佑樘顶不住舆论,“教训”了姐夫一顿,却只是喊入宫里骂。
朱佑樘仍然伤害朝臣。弘治朝是明代君臣和谐的典范。朱佑樘和朝臣们关系密切,几乎到了“恋人”的程度。上午刚开完会,中午叫了几个部长去书房开了个短会。我们聊得很愉快,所以我们把你们留在宫殿里吃。
此外,还有酒席和日语讲座,相当于天皇的读书研习会。每天和朝臣聊今昔,聊治国,聊文学,聊历史,聊未来,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还有对皇位的审查。弘治初年,朱佑樘的勤奋程度应该不比朱元璋、雍正这样的君王差。
在弘治时期,你没有机会看到大臣们被板子打,朱佑樘也从来没有体罚过大臣。甚至考虑到很多官员晚上加班到深夜,他还特意派军士打着灯笼护送这些官员回家。
我个人认为,朱佑樘并不是对女人好色,而是三十多岁身体不好,很大原因是累了。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大多数和大臣走得太近的皇帝都活不长。但是你呢,反过来说,这样的皇帝,他在士大夫阶层的名声怎么会不好呢?要知道,历史就是这群公务员写的。
但是朱佑樘的性格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优柔寡断,反复无常,没有大主见。
例如,朱佑樘在登基之初,解雇了许多明宪宗时期的炼金术士和僧侣,并停止了一系列仪式和炼丹项目。此举不仅节省了王室开支,还整顿了宫廷风气,为朱佑樘赢得了大量民心。
然而,在弘治的晚年,朱佑樘本人也开始沉迷于这种方式,大量的佛教僧侣和道士充满了法庭,周围都是叛徒。虽然中间有朝臣使朱佑樘略有收敛,但总体趋势仍在发展。
这种矛盾心理也表现在政府事务上。
成化年间一方面打压宦官,另一方面偏袒宦官李广,使其干预政事,索贿控盐;他在位期间颁布了许多限制土地兼并、禁止赠地的措施,但仍把土地分给皇族,仅张氏兄弟手里掌握的土地就有数千顷。
以上例子在弘治年间不胜枚举。
那么问题是,在我眼里,朱粲有唐配得上“中兴之主”的称号吗?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朱佑樘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皇帝。什么是稳定?这是诚实和谨慎的方式。
我们可以看看朱佑樘的就业情况。
弘治年间,名臣辈出。王澍、马文升、刘大侠、刘健、谢迁、李东阳、秦望、邱军等。,都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而且这些人能力比较强,各有特长。王澍是累朝元老,执掌大局;马文升擅长军事,为人正直;刘大侠恪守准则,不畏强权;还有所谓的李公谋、刘公端和谢公友侃侃。但这些只是表面。
弘治年间,王澍被启用时72岁,马文升当兵部尚书时62岁,刘大侠当兵部尚书时67岁,就连年轻的李东阳入阁时也是49岁。
所以弘治的很多政务,其实都是由一群老臣在处理。老臣说明他经验丰富,全面,不会犯大错误,但也代表了朝廷缺乏进取精神。所以我们只能说,弘治时期的朝廷是一个保守的朝廷,绝不会有朱元璋和朱迪在当时的惊人成就。
而且大量使用高级官员,说明朝廷对官员的培养有问题,官阶老化。这也导致了朱厚照登基后,许多弘治年间的政策在郑德年间无法延续。
于是,在弘治年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文尔雅却没有主见的皇帝,一个稳扎稳打的朝廷。
开疆拓土,创造性地完善上层建筑是无望的,只能在已知的认知范围内尽力而为。
我们看到,弘治年间的很多政治举措,实际上延续了明朝初年,也就是“古法”的很多做法。当然,这一古老的法律并不像文健王朝那样极端,但它在明初被重用来改善政策。
朱佑樘还是很务实的,遇到问题会解决。
弘治年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于是他减税,平均每年地方减税达800万石,成为明朝减税最多的皇帝。黄河泛滥,水运不畅时,他治理河道。从弘治二年到弘治八年,他动员了六十多万民夫治理河道。
成化几次北战效果不佳,大明边防军战斗力迅速下降,于是积极自卫,不主动进攻,要求马文升进行军务改革;由于严重的人地矛盾无法得到根本扭转,他加强了对儒家文化的弘扬,以使世界在思想层面服从社会秩序;而整顿吏治、完善监察制度、克制尊贵屈法等措施,都是常规操作。
朱佑樘的所有行为实际上都在做一件事:缓和明朝中期的社会矛盾。
事实证明,即使是这种小小的补漏措施,经过多年的坚持,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口和朝廷收入的增加。
财政收入方面,从景泰、天顺、成化年间,朝廷平均财政收入在2600万石左右,弘治达到2700万石。不要小看这一带654.38+0万石的增长。你要知道,这种增长有两个重要前提:土地改革不深入,常年维持大幅度减免税。
所以,在朱佑樘执政的十八年间,他干得不错,但如果要说这是明朝的“中兴”,似乎有点夸张。
对“弘治中兴”的评价更多的来自于明朝皇帝之间的纵向历史比较。
明初洪武、永乐是第一代的开创者皇帝,各种文创武功。这很正常,朝代的开始总是朝气蓬勃的。暂且不提文健晁,然后是洪曦和玄德。著名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质上是一场大乱之后的整风。只要朝廷不折腾,经济民生自然恢复。
然后是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时期。正统年本有机会将大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但“民变”彻底打断了这一趋势。景泰时期基本是为了让大明走出“民变”的阴影。天顺年朱祁镇复辟后,因之前失陷而过于谨慎。
众所周知,朱见深还是想在成化有所作为的。他主动向蒙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州女真和荆襄发动暴动。经历了这一切,国力再次丧失,这才来到弘治年。
而未来的皇帝呢?每个人都知道郑德时代的朱厚照是什么样的;从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皇帝们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明末局势如此糜烂,皇帝们除了拆东墙补西墙,基本上没有精力干别的。
因此,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最后一位走儒家正统道路的皇帝。他恰好人缘不错,也确实有些成就,于是“中兴”之主的赞誉就给了他。
朱佑樘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皇帝。10年前后,从立太子、出家、求学,到登基、继位,朱佑樘几乎都受到正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客观地说,从性格上来说,朱佑樘确实属于帝王中的佼佼者。试想,一个皇帝想偷偷给宫中乐师几锭银子,怕被官方知道,他能有多坏?
但就是这种“胆小”的缺乏想法,总是让我很难喜欢上这个人。可能我看惯了朱元璋的战争决心,也看过朱迪的金戈马铁。即使他是正义和鲁莽的,嘉靖的阴郁战术,当涉及到朱佑樘时,总是没有那么血腥和能干。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么想的?
家里人的一句话,聊天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