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实验一中高考
优质管理凝聚团队战斗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建立了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校长、副校长对高三各阶段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定期召开年级、师生会议,了解情况,分析趋势,发现问题,共同解决,充分调动教学积极性。而且高三有两个级长。两人分工合作,带领20名班主任和55名老师备考。
高质量的管理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关键看其成员思想是否一致,而最好的“杠杆”就是高考评价机制。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以教师的个人表现为主要评价对象,容易使教师缺乏全局观念,各自为战,在单一学科上冒进,从而影响整体表现。近两年学校高三教师的评价奖励以备课组和备课组为主,有利于“荣辱与* * *”意识的形成;所有老师都关注自己教的班级、科目、年级,关注大局。每天除了上课时间的自习课,各科老师都被安排在各楼办公室。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可以质疑老师是不是自己教的课的老师,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个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高三老师团结一心,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
分层培训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2003年秋,市一中扩招,初一年级由10班540余人扩大到20个班1000余人。学生数量达标的同时,学生质量必然下降,但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新生一入学,学校就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培养,特别是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提高训练。为了保证今年的学生能在数量和质量上“优秀”,学校在师资方面也做了重大调整,抽调管理好的领导、有经验的老师、责任心强的班主任尽可能做好相关工作。
同时,学校还实行月考制度,定期反馈教学情况,便于教师改进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互动。并设立基于学科的年级备考组和基于相邻两个班级的备考组。两个集团进行交叉管理,既是分工又是合作。尤其是在备课小组中,分工合作也能集中精力提高效率,从而享受资源,交流信息,健康竞争,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备考组成员聚在一起了解不同学科的学生,像医生会诊一样为一个学生探讨辅导策略。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
正确引导和激活学生的“我要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用100%的力量去争取”,这是一中全体教职工的一致心声。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作用,学校注重“批判性学生”的培养。所谓的临界生,是指介于二本线(高考分数线,如重线、普通线、大专线等)之间的学生。)且不够稳定。这类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毅力等方面往往存在不足,但往往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就需要老师特别注意了解他们的细节,然后做细致的工作,比如推心置腹,当面作业,和家长联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进方法,提高水平,争取这些学生在线上发展。事实证明,抓住关键学生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市一中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做促进学生发展的贴心人。尤其是高三,学生面对成绩心理压力很大。基于此,学校强调“适应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需求和意志;相信学生的潜力和发展潜力,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指导性意见,而是先倾听学生的各种观点;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学校和老师的立场,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来说不是最终决定,而是启发性的评价;不是对学生个性的完全排斥或欣赏,而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些做法激活了学生“我要学”的欲望,提高了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