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q的一些看法和提示

尚未完成

q是一款适合退烧的相机。

这是一本废话多一点的指南。

希望打消一些消费欲望。

尽管徕卡曾经是自动对焦的先驱,但它命运多舛。徕卡的发展道路似乎避免了1980年代的自动对焦浪潮,一批日本相机公司已经成为自动对焦的潮流。

265438+20世纪,徕卡与日本松下公司合作推出数码相机产品,并开始生产自动对焦机型。在此期间,大部分产品都是两个品牌版本生产,徕卡版本通常在涂层等细节上略有差距。对于精明的消费者来说,与昂贵的徕卡版本相比,选择松下(尤其是有潜水头衔的松下)是一种灵活的方法。

2015推出的徕卡Q与LX100/D-Lux Typ-109不同,没有松下版本。

徕卡Q配备了一个标称光圈为28mm F1.7的镜头。由于最大光圈达到了F1.7,根据徕卡的命名规则,被授予了Summilux的称号——这个名字一般存在于徕卡定焦镜头中,开放光圈为F1.4 ~ 1.7。

作为聊天的知识库,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思几乎是“最高的光”

从市场来看,徕卡M的Summicron 28mm F2 ASPH要价3万左右,接近当时落地的Q的价格,所以玩家之间有个笑话~

q属于买镜头给机身自动对焦。

与大多数“普通”的镜头设计不同,这个28/1.7的第一个镜头外侧是凹面。听完我“不寻常”的陈述后,金头先生给我看了他的GR……...

有人说镜头是柯尼卡美能达设计的,但表面上并没有非常确凿的证据...好在英雄不问出处,镜头(有机内处理)表现不错,甚至jpg也有不错的表现。

德国通常用逗号“,”作为小数点——比如F 2.8写F 2,8——但是好像Q并没有继承这个美德,而是用了句号“.”这在英语世界很常见。这也符合徕卡产品的新标识。

与上面提到的Summicron 28/2 ASPH镜头相比,28/1.7要大很多,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自动化设备。

自动对焦和防抖镜头。

还是平衡的。

徕卡Q的图像传感器曾被举报为索尼产品,还被举报为比利时半导体设计企业新锐企业CMOSIS。

在接受采访时被开发者否认后,猜测来自位于以色列的半导体公司TowerJazz(中文称为高塔半导体)。除了技术参数,松下与高塔半导体的合作也有很大的因素——他们在2014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公司。

这个传感器最高ISO可以达到50,000 in Q,个人感觉12500可以接受。

连拍输出可以达到10fps,当然这也是得益于处理器和缓存。

该处理器名为“『Maestro 』”,已经是该处理器的第二代产品;在意大利语里是“主人/主人”的意思。作为一家德国公司,徕卡不太明白用意大利语命名处理器的意思,但是体验感真的很强...除了表面的工作,还包括矫正镜片缺陷的工作。

卡西欧F1的设计中其实已经提出了处理器和缓存的功能,只是没有得到重视。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一个恶性的例子,索尼的a7r 2(ILCE-7r 2);该机的传感器进步掩盖了很多缺点,比如写卡慢,有用户认为是卡的原因,但即使使用了UHS-I Class3高速卡,这样的连拍等待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索尼后来开始支持UHS-II,但也不能说根除了这样的问题;参考读写速度)。

Q之后,徕卡非常积极地在M10上配置了2GB高速缓存(与其他企业相比)。没用过M10,不知道cache带来的提升。另外就是M10的主传感器,感觉描述参数和Q的传感器有关系,可能后期的M10用的是Q的同款或者同款的改进型号。

Q的机身主体结构已经采用了镁合金,顶盖采用了铝制。

在发布前一年,2014的徕卡TL就已经展示过“用一整块铝切割”的工艺,于是顶盖再次展示。

虽然铝镁比其他机型可能使用的黄铜材质要轻很多(没错,很保守,但据说也是玩家群体中的一个卖点——露铜),但整机重量仍然是640g(rx 1R II大约是507g),对于作为便携机使用的目的来说还是比较重的。

手持,似乎从来就不是小型电脑研发的重点。

但是NEX 7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索尼没有用在RX1系列机身上,徕卡Q和M系列机身一样,保持了机场般的流畅。

虽然描述为菱形图案,但这种装饰性的皮革图案没有鸡蛋的用途。

作为固定镜头的全画幅数码相机,几乎是同代的索尼RX1R II,出现在各种关于徕卡q的讨论中,本文不打算涉及其他方面的对比,不过可以借用DigitalRev官方Instagram的对比图。

在Q发布的2015中,有关于定焦数码相机黑匣子的讨论。

发现Q的原始RAW文件显示镜片变形较大,无法完全覆盖。

拉了几轮,还是吃瓜看戏。

至于全画幅盖不上的说法,并不是有人拿APS-C镜头忽悠人。

说完缺点和争议,补充一个彩色版。

刚发布的时候,Q只提供了全黑机身版本。后来又推出了其他配色。

我还没整理完

在购买这些特别版的时候,要注意Q的背面,也就是面对用户的那一面的配色效果是否和谐,这是用户接受度的问题。但是徕卡似乎羞于表现出来。

徕卡的发色似乎可以自我维持。

不满意徕卡的对比度设置,所以这里改为-1。

Iso感光度在过去十年的数码成像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就Q传感器而言,我可以接受10000的感光度表现。在徕卡的校准方面,虽然在高ISO条件下有不可抗拒的噪点密度,但分析为黑白,相比彩色噪点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在这样的变化下,自动ISO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当你需要长时间曝光时,记得调回来。

白平衡可以说和可变ISO一样,数码优于胶片表现。

q的自动白平衡表现非常准确,很多场合你可以放心地交给机器自己决定——但可能不符合你的需求,一系列照片中的白平衡浮动也是后期的麻烦,如何使用取决于用户的习惯。

右手拇指控制的按键可以支持快速设置,我定义为焦距切换。

徕卡将切换度设置为35和50,似乎是为了向其历史悠久的旁轴系统致敬。这款相机不像其他数码型号,会自动缩放到100%的区域。

左手的fn也可以快速设置,我定义为白平衡——虽然Q的白平衡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常准确,但我还是希望在某些场景下能更快地改变白平衡。

需要提到的是菜单。在简体中文菜单中,对应于英文菜单的焦点被翻译成焦距。虽然是单独拍的,不能认为是翻译错误,但是很明显,看图:

相应的,繁体中文菜单在这里翻译为focus。

远非如此,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译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的是文本,而不是实体的摄像机。有些歧义可以纠正。

更令人震惊的是,徕卡在复检中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并一直保留这个错误。

徕卡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想法,或者认为人们不会有Q以外的机器,至少在APP上,徕卡Q是一个独占程序。

这个程序安卓版表现不错,iOS版就没那么好了。

对于浏览相机中的照片,目前的处理思路大多是——“用户希望马上看到自己刚拍的照片。”

在奥林巴斯上,这个想法被贯彻,按照拍摄时间倒序排列;

索尼的PlayMemories更狡猾。连接时会询问是否访问当天的照片,限制了照片数量,大大加快了加载速度。

回到徕卡Q的APP,浏览照片时,默认全部加载,按照拍摄日期的正序。

如果你是一个大卡用户,不喜欢清理照片,或者是长途旅行,你会发现每次连接都要选择照片是一种灾难。

我要写另一个关于相机链接应用程序的故事。

这个电池也是Q专用的,BP-DC12,在徕卡的产品编号是19 500。

松下的DMW-BLC12可与徕卡标准电池互换。

也许我可以做个猜测,徕卡Typ114是松下FZ1000的换壳版,用的电池也是一样的,所以BLC12有徕卡版;在Q的合作开发中,根据密度等参数进行了选型计算,发现可以直接使用,导致了这样的互换性。

比较有意思的是,适马公司的BP-51也是可以互换的,通常用内部代码0085126-930394作为文章编号,但是在中国大陆发行的渠道好像不多,但是很少这么叫。

为什么要提这样的换电池?主要原因是价格差。徕卡的标准产品一般不便宜,但像适马和松下这样的品牌有很好的质量保证。

这可能体现在不同渠道的不同价格差异上,比如日本亚马逊,适马比松下版电池便宜很多。

也许使用FZ1000的用户可以考虑使用副厂/第三方更换的电池,但是对于Q用户来说,松下/适马电池有很好的优惠比例,不用承担副厂电池解码不全或者极限条件不满足的风险。

q的镜头盖是套筒式结构。再便宜一点的例子,就是X100。

不过也预留了49mm的滤镜螺纹,所以附加一个49mm的通用镜头盖是没有问题的。

DigitalRev曾经在Instagram中开玩笑地交换过Q和RX1R II的镜头盖,相当贴切。

个人建议套用万能镜头盖。据一些Q机朋友说,徕卡的镜头盖或紧或松。

宽松,自然容易掉;过紧会导致镜头盖和镜头部分金属被刮伤。

神秘的是,松下Lumix和M43的镜头大多是46mm,这样的镜头盖也能适应Q的49mm滤镜光圈。

大多数情况下,Q这种定位的机器是不可能参与板外多灯照明的。所以选择强劲的小闪光灯是最好的选择。

在小尺寸热靴手电筒的研发中,2014日清i40是一款标杆产品,在紧凑的体积中保持了全功能设计:TTL、跳灯、充足指数(GN40)、视频补光灯LED。

徕卡应该注意到了这款产品,其在Q发布后推出的“SF40”与日清的i40高度相似...虽然没有严格考证,但可以说SF40就是徕卡版的i40。

至于“『SF26』”,相比之下太水了。高级“SF64”...安装时感觉不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卖家会宣称自己的i40在徕卡有售——这其实集中在LX100等机器的徕卡版本(Typ-109,Typ-114),因为这些双标机器基本都是松下变种版本,所以热靴的定义也是。

但相对于日清i40在中国大陆市场时不时能看到的999的价格,SF40的价格显然不那么友好,3000左右的价格是尼康佳能中最顶级的原装热靴灯。

此外,日清已经发布了i60的更新版本,但徕卡似乎并没有跟进;此外,对于徕卡用户来说,也许指数增长并不十分紧迫。如果你有SF40的话,还是挺够用的。

更新

2018-06,徕卡推出SF60。看名字和大小,应该是i60。

另外还有一个SF C1遥控器,应该对应日清的Air01。

对于一个需要隐藏在人群中做匿名摄影师的朋友来说,徕卡的可乐标签不亚于江湖杀令。

所以江湖上自然有商家把徕卡logo去掉,甚至徕卡官方自己也在一些新m上配置了低调版的选择

q没有低调版,找个3M的胶带是你最好的选择。

包包没什么好推荐的。

“徕卡用户总是在寻找他们的下一个包”,这是真的。

所以没什么好推荐的。

徕卡Q-徕卡官方网站

/摄影/leica-q系列/leica-q.html

徕卡Q-中文维基百科

/camera/dp2 _ quattro/#/规格

I40产品介绍-日清(香港)

。hk/i40.html

徕卡宣布推出用于M和SL相机的SF 60闪光灯和SF C1遥控器

/news/9403001625/Leica-宣布-SF-60-闪光灯单元和-SF-c 1-m和sl相机的遥控单元

徕卡Q和SF40闪光灯图片

/topic/255423-徕卡q-and-the-sf40-flash-pictures/

从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