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后活动是否要适合听力材料

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突破传统英语听力教学的局限,通过引入丰富的听后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完成听力任务后,及时进行读、说、写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将详细谈谈如何开展“听后”活动。

第一,通过听和读提高学生的语感。

在听力教学中,英语阅读活动是教师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重读听力磁带。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注意听力材料中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学会模仿英语国家的人说话的方式,也可以提高个人对英语语言的感知。此外,教师需要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在必修四探究诗歌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课诗歌的听力内容,让学生在听完听力材料后,跟着诗歌的内容走。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跟读过程中掌握句子的重音、语调和英语发音知识。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在听力材料中引导学生用各种符号标注发音,如不同的声调可以用不同的箭头表示。在这些阅读标记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关注英语阅读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替代,模仿相关人物的语气语调,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情感。

二,通过听来练习说,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如果学生只听英语听力材料,不及时表达,英语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完成听力训练后,教师需要开展“听后”活动,帮助学生将输入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输出的英语表达。在这种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发掘和延伸听力教材中的英语知识,加深理解,并在角色扮演、对话复述等各种听后活动中训练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在必修二自然灾害单元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完成听力活动,有效整合听力材料的信息。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先设计对话复述活动,让学生在整理听力内容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听力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表格提示的复述方法,描述台风、暴雨、暴风雪等灾害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当报道者,其他人充当自然灾害的见证者进行相关报道。

这时,扮演目击者的人需要说出自然灾害的相关特征,如“它非常危险”、“它确实对人们的生命有危害”,而扮演记者的人则需要总结自然灾害的特征,并说出它们的具体名称。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自然灾害特征和名称的记忆,也能体会到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有效锻炼了英语口语能力。

第三,以听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设计听后活动的过程中,只关注学生能否掌握听力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听力课文的内容设计英语写作活动,帮助学生在应用听力材料的基础上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在必修第二单元体育文化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听力教材的内容,并在听力过程中获得了与“体育文化”相关的信息。教师可以设计“听后”写作活动,让学生完成“请选择一项你感兴趣的运动”并完成体育文化的介绍。当你写作时,请注意你的文字描述。这时,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者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以书面形式介绍一项运动。比如有同学选择了“足球”这项运动,从“文化”、“规则”、“赛事”等方面进行介绍。在学生尝试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词块或衔接词,引导学生使用“and”、“but”、“what's more”等衔接词将不同的句子串联起来,注意英语写作内容的连贯性。

总之,教师需要增强英语听力后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根据听力材料的内容灵活有效地设计不同的听力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英语口语,在表达中发展英语表达能力,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最终发展英语综合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