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润发的创业经历
1979年夏天,罗润发因为身体残疾,二年级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帮父母做家务。
扫地、做饭、洗衣服、拼花成了罗润发的日常工作。
罗润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心里也有一个愿望。他渴望进入大学,成为一名科学家或医生,像其他学生一样过那种校园生活。然而,他的残疾让他远离这些。
有一天,一个以前的同学来找罗润发,说找到工作了。罗润发逼着父母给自己找工作,他要么拒绝,要么低头嘲讽:“我连路都不会走,还想找工作,省省吧……”
一个好心人开导父母,现在什么都靠关系,父母就虚心求援。最后一个福利厂的领导答应过来看看。
那天,罗润发穿得整整齐齐,早早地呆在家里等着领导“相亲”。结果领导看到罗润发的样子后说了一句“大家商量一下吧”,就再也没来过。
罗润发彻底绝望了。他哭着开始绝食。他一遍又一遍地问妈妈:“妈妈,你不是说我生下来就死了吗?”你为什么要救我?你不应该救我。如果我死了,我就不会有现在的痛苦了!你不会有我这个累赘和负担的!你为什么要救我?为什么?"
母亲无言以对,只有眼泪在脸上不停地流。她的心和罗润发一样,不断被刀子剜出来,不断流血。许久,她忍住眼泪,劝罗润发:“儿子,你不要难过,只是因为你找不到工作,你妈妈会养你,你妈妈也能养你。”
于是乎,天生勤劳的肖润发不仅每天做家务,还不停地学习妈妈布置的作业:会计、缝纫、收音机维修、钟表维修。能让小润发以后有饭吃的技能都是他妈教的。1980年3月,母亲甚至在鲤鱼桥给儿子找了个老中医,让他陪着老中医,跟他学点中医。
1980 10一个叫宣的同学把一本珍藏在家里多年的绘本送给罗润发消遣。于是,罗润发就用这些绘本在家里摆了个书摊。借书收费1分钱,成了罗润发的第一次创业。罗润发记得,生意最好的一天,他花了42分钱。那天他很开心,第一次用自己的钱给妈妈买了一斤米酒。
二次创业:父母之爱“开启”创业之旅
1981,父亲单位领导看罗润发一直找不到工作,破例让罗润发在单位门口摆摊,让他自立门户。
165438+10月1日上午,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妈背着罗润发来到二建公司门口,摆了两桌四仙,放了些50元资本认可的瓜子、啤酒、香烟,让罗润发摆摊。
每天早上七点,父亲带着罗润发到公司门口,先摆好桌子,从接待室的柜子里拿出物品,分别摆放好,然后上班。晚上,家里人把这些物品和桌子放回接待室的柜子里,然后抬着罗润发回家。
一些退休的师傅经常来帮忙。等桌上的酒卖完了,他们会把酒从接待室的柜子里拿出来补上,给罗润发泡茶。
带着对罗润发的一份同情,身边的人经常来这里买东西。因为罗润发行动不便,那些客人都是自己调饮料,自己取货,然后把钱给他。这个小店变成了自助商店。
冬去夏来,罗润发在父亲单位门前摆了7年的杂货摊。因为是在屋檐下,冬天冷风吹,夏天太阳晒,他爸每天还要把摊子摆进去,特别辛苦。更重要的是,今年单位在福山西路给父亲分配了一套房,于是在6月1988 10,罗润发结束了地摊生涯,回到家中,在父母原来的房间里开了一家小店,也增加了不少货,成了一家像样的店。
在摆杂货摊的八年里,罗润学会了自信,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闲暇之余,罗润发不断自学写文章、看书、学英语、学书法。他的文章经常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书法在市比赛中获奖。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次创业“飞达”创业之路是苦乐参半。
到1988年底,各单位都在搞企业标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社会上印刷厂的生意好得出奇。5438年6月+1988年10月,罗润发的叔叔给他带了一台“双鸽”牌的旧机械打字机来学习,他也可以给一些单位打字,赚点钱。经过一周的学习,罗润发很快掌握了打字技术,于是开了一个小店,给别人打字。
一年后,罗润发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出了名,生意也越来越好。他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对他的打字事业帮助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周有涛先生特别喜欢让罗润发打印他的手稿,罗润发总是把一篇篇耀眼的手稿打印成漂亮的文章。市教育局还把研究文章和教育记录寄给罗润发打印。市环保研究室主任寿月穗对罗润发评价很高,说别人是用手打字,罗润发是用心打字。
时任质量管理协会会长的朱给了罗润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
1989 65438+2月,我妈倾其所有积蓄,买了一台286组装电脑和一台爱普生打印机。罗润发开始自学电脑。
由于我只读到初二,所以根本没见过电脑。看着那东西,罗润发不知道从何说起。所以他去找他的好朋友寻求建议。他的好朋友告诉他,学计算机的大学生只能学一点点。他这种人是永远学不会的,就别费劲了。听着别人的劝说,罗润发摇了摇头。天生倔强的他坚信别人自己也能做到。于是,不分白天黑夜,罗润发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在电脑上度过。由于过度劳累,罗润发日渐消瘦,眼睛经常发红,看不清东西。为了赶时间,讲信誉,有时候罗润发要从早上7点工作到凌晨4点。他太累了,头发热,心跳。医生说他有严重的低血糖。那几天,罗润发眼睛经常昏花,看不清东西,牙龈不停出血。每次出血,罗润发都用冰棍或者凉水止住。看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在床上休息五分钟。
夜似乎很静,空荡荡的巷子里除了雨点的声音没有任何声音。苍白的路灯倒映在碎石路上。时针已经指向凌晨三点,一间破旧平房的窗户里,还有灯光,吱吱的打印机声在这夜空中格外刺耳。远处,天空已经露出了曙光。
一天晚上,天空下着雪。罗润发干完活正要休息时,外面突然有人敲门。罗润发起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在电台工作的记者,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材料,说明天要送到省里去选拔。你能帮我赶上吗?罗润发也没说什么,一直到凌晨三点也没在意自己的腿冷。结算的时候,他说要自己掏钱。能便宜点吗?罗润发没有收他。后来朋友知道了,都说他太傻了。他应该多收加班费,但他没有。不过,罗润发觉得作为一个残疾人有这份工作还是不错的。如果能给别人带来方便,他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这就是罗润发的性格,不把盈利看得很重。一天下午,因为晚上没有休息好,罗润发在打字。突然,他感到一阵眩晕,从凳子上重重地摔倒在地。他的肋骨又断了,刺骨的疼痛仍然挥之不去。
除了繁重的工作,严重的营养不良让罗润发的身体越来越虚弱。通常,一个烧饼是两顿饭的食物。因为家里穷,行动不便。每当罗润发半夜从打字桌上爬下来,就想吃点夜宵,喝点热水,或者用热水洗脚。但看到母亲熟睡的样子,罗润发又不忍心叫醒他们,只好静静地躺在湿冷的床上。
最后,长期繁重超负荷的工作让罗润发病倒了。1994 165438+10月1,罗润发突然觉得右眼看不清了。他以为是因为工作太累了,也许休息一下就会好的。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罗润发的眼睛越来越模糊,去医院检查,说眼底血管破裂,必须马上治疗。罗润发打完针回到家里。一位顾客正在等他。看着他焦急的眼神,罗润发默默打开电脑,用仅剩的左眼为他打完了材料。客户走后,罗润发瘫在电脑前,眼睛剧烈疼痛。
第二天,罗润发的左眼也出血严重,眼前什么也看不见。他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冰洞里。那一天,他的父母拖着他去了医院。
今年冬天,罗润发觉得特别冷,特别长。更让罗润发伤心的是听到父母在背后偷偷哭泣。他一边哭一边说:“我这样打字本来可以找到工作的。谁知道我要是生来就有这种病,以后眼睛真瞎了怎么办?”你真的想让我们养它一辈子吗?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如此苦涩...
经过半年的治疗,罗润发的眼睛逐渐好转。后来,由于反复出血,罗润发的左眼严重黄斑变性,看不清东西,只剩下右眼视力微弱。
我从事打字工作已经五年了,从那以后因为眼疾而搁浅。
第四次创业:电脑培训学校,古城有名。
1995年4月,前一位客人带着女儿到店里,让罗润发教电脑。两个月后,女儿带着精湛的电脑技术来到单位,受到了单位领导的高度赞扬。消息传开后,找罗润发教计算机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这让罗润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然后,一个开设电脑培训班的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1995年6月,罗润发用两个小凳子爬到鲁迅小学旁边的市教委职教处。一个女老师问他想干什么。罗润发告诉她,她想从事计算机培训。如果我问了手续,我该怎么办?老师怔怔地看了罗润发两分钟,然后给了他三张表格让他填。
罗润发特别开心,也特别感动。他首先想到的是努力,做出点成绩,否则对不起老师给他的信任和帮助。
正在下楼梯的罗润发正在思考如何做好学业,却不知道哪里出现了一个孩子。孩子怔怔地看了他一会儿,突然伸手推开罗润发,滚到楼下罗润发多处骨折的腿上。手术没有做好,但他又躺在了病床上。
1995年9月,飞达电脑培训中心正式成立。
这不是电脑培训中心,甚至算不上是培训班:两台旧的小霸王学习机,两台没有声音的旧黑白电视机(那是我妈给的500块钱从小区买的),再加上一台旧的286电脑,两张字根表和几张破旧的小板凳,这是当时飞达电脑培训中心的全部家当。
当时绍兴有大专、师专、王马电脑学校等学校开办的电脑培训学校,也有“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官办培训机构。师资和设备都很先进,有靠山,而罗润发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电脑设备,也没有师资,更没有名气。当时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生存下去。活下来才有希望。
罗润发记得和朋友有这样一段对话:
罗:我想做计算机培训。
朋友:什么,你这么想做电脑培训?没办法,你文化太低了。
罗:我知道,我不懂电脑程序,但我做过五年打字员,对Wps比较熟悉。我可以教他们这些经验。以前有个朋友跟我学,效果很好。这是我的专长。
朋友:但是你既没有装备,也没有名气。没有人会来这么破的地方学习的。现在很多学校都有电脑培训,设备比你好,环境比你好。都是学生少,你无从下手。
罗:第一期不学,还能继续学吗?
朋友:它们是分阶段运行的。第一期完成后,他们将在下一期满员后运行。也就是说,一个月不学,下期就没办法练了。
罗:他们在星期天、晚上和节假日休息吗?
朋友:他们当然要休息。有没有学生对他们来说无所谓。
罗:那我一定有事!节假日和晚上我都不能休息。一个月不学,还可以继续学。我可以不吃不睡地教学生。他们一两个办不起课,我可以教一个学生两个学生。反正我在家也没事干。
那一年,罗润发首次提出了“随时学,保教会”的教学模式。
1995年65438+2月11的早上,来了一个学生。这个学生非常理性。她来这里几次后,引起了罗老师的注意。罗润发问她想不想学计算机。她说条件这么差,质量还可以吗?那些学校的设施非常好。
罗润发让她坐下,对她说:“我知道你说的是真的,但是我现在的条件不允许。如果你让我不能像现在那些学校那样办,我没有条件。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一定会让你的学习满意的。
你是来学习知识的。虽然他们装备精良,但你带来的是知识而不是装备。"
她听罗润发说得那么真诚,就相信了他,报了名。
整个训练过程中,罗老师都认真耐心的教她,有时候会教到晚上十二点左右。经过一个半月的训练,她终于非常满意了。毕业那天,她特意送了一块砚台给罗老师留念。
罗润发知道自己点燃了一把火,这把火将照亮他未来的职业道路,带着真诚和执着的办学理念。
短短半年时间,计算机培训在社会上已经小有名气。为表彰罗润发的成绩,1995年底,市教育局授予飞达电脑培训中心“市级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电视、报纸等媒体纷纷给予报道。
罗润发珍惜每一个学生。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好条件,有的只是一点点可怜的自信和毅力。市场竞争是规模、环境和实力的竞争。所以,每时每刻,罗润发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棵弱小的幼苗,生怕它一不小心就死掉了。他知道,他能做的,也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教好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真正学到东西。只有教好身边的学生,这些学生出去后才能引进新的学生,培训中心才能一天天地生存下去。
人是需要目标的,但是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讲究阶段性,太远的目标往往是空洞的。
现在的培训行业已经开始关注培训后的就业问题,但是罗润发在1995年刚开始培训的时候,就已经考虑给学生介绍工作了。他知道自己的环境,设备不如别人,硬件没有优势,所以从其他方面考虑。学生一个月不学,可以免费学;学好了以后,如果想找工作,先注册,再想办法给他们找相应的工作;工作中遇到技术问题,可以回来学校解决;如果公司或者自己的电脑坏了,可以带到学校来,我们可以免费给他们修。截至目前,已为学生免费维修电脑近700台。
罗润发的真诚和自强,最终感动了很多人,弥补了硬件的不足。毕业后学生介绍朋友报名,小平房里整天挤满了学生。
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罗润发就开始了他忙碌的工作,搬着两个小凳子给学生上课,辅导,出去办事。有一天,他外出办事,途中翻车,膝盖骨裂成两截。那天,一位好心人带他去了学校。从那以后,罗润发每次出门都要带一个帮手。
有一年暑假,学生很多,小房子都住满了。外面的阳光使房间看起来像个蒸笼。那天下午,罗润发上完课,觉得很累。他的身体很热,体温39℃。睡了两个小时,突然学生进来说一直在等罗老师给他们上课。
罗润发挣扎着起身给学生们上课。上了一个小时的课,罗润发只觉得世界都在颤抖。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罗润发已经没有力气爬到下面的凳子上了。
实在没办法再支撑下去了,他父母带着罗润发回了医院。
即便如此,罗润发还是很开心。在他心中,学生的利益比他的生命更重要。
对于罗润发来说,工作是一种事业,一种想要体现人生价值的表演。为了这个价值,罗润发愿意付出任何一种努力。
罗润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脑子不够聪明。他是这样想的:如果工作做得更好更细致,让别人做不了,或者自己不愿意做(又累又脏又苦),那么顾客就会把生意带给他,就会有生意(以前开小杂货店的时候,罗润发总是把蚊香片自己用,把好的按照顾客的要求留给别人,这样小店的生意就会好一些。
知道了这个想法,我就知道了为什么像罗润发这样的残疾人,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取得现在的成就。
“我可以夜以继日地认真工作,让客户服务满意。除此之外,我没有别的办法。不像有些人,我可以搞关系,可以社交。我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我没有这个能力。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受苦。”
罗润发一直这么想,也一直这么做。
由于罗润发对工作的认真坚持和对学生的真诚关心,培训中心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经常几个学生争一台电脑。尤其是暑假的时候,小小的培训中心挤满了人。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罗润发发明了一天跑五节课的方法,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十点滚动训练,每天工作时间增加到十五六个小时。
罗润发又开始超负荷工作了。就像开打字店一样,没日没夜,变成了工作狂,眼睛好了又开始超负荷工作。暑假结束,罗润发的眼神深邃,脸色苍白。
从65438到0997,培训中心在绍兴已经很有名气了。暑假期间,每天有1300多人在这里训练。
2000年,罗润制作了第一套教学软件《办公自动化》,并编写了配套教材。后来又陆续编写了平面设计、工程制图、三维效果图设计、刺绣制版、印刷素描等课件和配套教材,首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授课。
规模也发展到了600台高端电脑,1000平米的训练场地,每天5节课,一年6000多名学员。已成为集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计算机教材编写、计算机教学网站建设为一体的浙江省大型计算机专业培训机构。
2005年与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重庆大学网络学院合作,开设计算机专科班。
同时,为400多名残疾人朋友提供了免费培训,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18以来,* * *已培养各类计算机人才8万余人,提供就业援助近3万人。
培训中心还为6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目标,改变了精神面貌。
第五次创业:电商创业,为了更好的明天。
2008年4月,罗润发成功转型,和学校6名残疾员工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在淘宝上卖绍兴酒。
罗润发又开始了第五次创业,又搬了两个小板凳,跑工商、税务、淘宝,一次次和他们沟通协调。他们被这位意志坚强的“矮子”所感动,尽快为他办妥了各种手续,并提供了最大的优惠帮助,尤其是淘宝公司,为罗润发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扶持政策。
后来,罗润发去各个酒厂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古越龙山酒庄破例为罗润发颁发了首张授权证书。随后,会稽山酒厂和咸亨酒厂也提供了各种授权证明和货源。
2008年5月,一个全新的淘宝团队正式成立,8名员工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分工上,残疾朋友负责装修店铺,提供售后服务。在业余时间,他们继续培养新的残疾人朋友,而身体健全的人则负责采购、装运、包装和运输。
罗润发因为熟悉各个部门,办事方便,负责淘宝各方面的协调。并把16创办的电脑学校交给下面的工作人员管理。
谁知大家高兴了几天,却遇到了困难。因为淘宝店铺已经不允许经营酒类,刚刚上传的产品已经下架。
看着那些终于建立起信心的残疾员工,一脸愁容,罗润发再次来到淘宝与管理员沟通。
那天,罗润发让助手推着轮椅从杭州汽车站到文二路上的淘宝公司。淘宝小二第一眼看到罗润发,就被罗润发自信的笑脸和坚持所感染。听完报告,他被创业团队感动,答应开绿灯。于是,一切恢复正常。
另一个障碍已经过去。
终于,生意来了。我记得第一个来买酒的客户是一个内蒙的客户,买了两坛九斤的王宝和黄酒。因为没有和物流公司打过交道,为了保证运输安全,罗润发特意让人跟着坐轮椅的配送员,到达中通物流公司,希望他们安全小心,态度非常诚恳。毕竟当时很脆弱,所以那时候不要赚钱,要赔钱。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活在恐惧中,害怕听到顾客说酒坏了。好在东西终于安全到达,悬着的心放下了。
由于黄酒体积大,易碎,不便于采购和运送,位于四楼电脑教室的仓库已经不能满足这项特殊工作的要求。他们在延安庐山路再就业市场的一个仓库里找到了临时住处。
因为仓库太破旧,环境潮湿,存放在那里的黄酒时间久了会发霉变丑,影响销售。三个月后,罗润发不得不寻找新的场地。
2009年6月5438+10月65438+5月,在相关领导的帮助下,罗润发搬到了城东平江路的网络科技创业园,终于有了理想的办公场所。
办公场所理想,生意越来越好,年销量不断攀升,这让罗润发和他们的残疾人团队对未来充满了幸福感和信心。
心中愿望:建立全国残疾人精英创业培训基地。
在罗润发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梦想,一个无法抹去的情结在困扰着他:办一个真正能帮助残疾人,帮助他们成功的基地。这个梦困扰了罗润发很多年。
虽然罗润发的电脑培训学校已经培训了上百名残疾人,也在学校安置了很多残疾员工,但是每当看到更多的残疾人因为行动不便或者听力不好找不到工作,罗润发总会感到无奈和难过。
虽然很多残疾人因为掌握了熟练的电脑技术,通过罗润发的人脸推荐找到了理想的电脑工作,但是更多的残疾人如何通过创业就业自食其力呢?罗润发想建立一个能真正为残疾人提供技术和创业就业帮助的基地。这个梦困扰了他好几年。
罗润发决定成立残疾人创业基地,为那些想创业、想成功但缺乏机会和平台的残疾人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据朋友劝说,现在办公场地不错,租金不高,生意不错。安心做生意,攒点钱,为以后的人生积累点财富。为什么一定要创业基地,那么辛苦?
但是,在罗润发的心里,为残疾人做事情,让更多的残疾人成功,比什么都省心。
于是,在罗润发笑脸的恳求下,妻子开始为他寻找新的更大的基地。
2012年2月,妻子给罗润发在东湖镇永宁工业园找了一套房子,有宿舍,有食堂,有晾晒衣服的花园。罗润发非常满意。
2012年8月,“罗师傅”全国残疾人精英创业培训基地正式成立,开始为全国的残疾人朋友提供线上创业培训,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梦想。
在这里,我们除了继续在网上卖米酒,还为全国各地的残疾朋友提供免费的网上创业培训,从网店设计、产品定位、开店到推广,让更多的残疾朋友通过这次培训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