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来源?
广义来说,所有能导致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根据这个定义,诸如逻辑炸弹和蠕虫病毒都可以称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历史:1977年夏天,at & amp;在T贝尔实验室,三个年轻人在下班后玩一个无聊的游戏:写可以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战斗。这款名为“核心战争”的游戏可以认为是计算机病毒的始祖。体现了病毒的传染性。1983 165438+10月3日,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编写了一个在UNIX系统下会导致系统崩溃的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没有引起一些教授的重视和认可。科恩在论文中发表了这些程序来证明他的理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科恩的程序形成了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的概念。直到1985才出现了“病毒”这个名字:在1985年的《科学美国人》月刊上,一位名叫A.K.Dewdney的专栏作家在讨论“核心战争”和Apple II电脑时,开始把这个程序称为病毒。此后,我们把这种传染性或破坏性的程序称为“病毒”。到1987,第一个真正的计算机病毒——C脑,终于诞生了。一般来说,业界公认这是真正的特征完整的计算机病毒的始祖。这个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Basit和Amjad编写的。他们在当地经营一家销售个人电脑的商店。因为本地软件盗版盛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自己的软件被随意盗版。只要有人窃取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攻击,吃掉盗版者硬盘上的剩余空间。这种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只是后来有有心人以C脑为蓝本制造了一些畸形病毒。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出现了,不仅是个人,还有许多创意团体(如NuKE、Phalcon/Skism、VDV)。各种杀毒、防毒、杀毒软件和专业公司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各种病毒制造和杀毒程序不断推陈出新,犹如百家争鸣。早期的病毒,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自然会消亡——因为16位软件系统中的病毒无法调用32位系统中合适的程序来发挥杀伤力。基于双字节内核的操作系统的病毒也很难感染单字节操作系统。而且在90年代初及之前,病毒的传染性是有限的:因为互联网还没有大规模形成,病毒大多通过软盘传播。随着电脑硬件的升级,软盘被移动盘(如u盘)取代,互联网正式在全球互联。病毒的形式日新月异,其危害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发生变化。其他病毒相关知识:1994 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该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在计算机程序中编译或者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这个定义是合法的,也是权威的。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包含Java和ActiveX技术的网页被广泛使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Java和ActiveX的特性编写病毒。以Java病毒为例。Java病毒无法破坏存储介质上的数据,但如果你使用浏览器浏览含有Java病毒的网页,Java病毒可以迫使你的Windows不断打开新的窗口,直到系统资源耗尽,你不得不重新启动。
请收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