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生平简介

●饱经风霜

生于乱世,

遭受家庭离婚的痛苦,

过早的拿整个人生。

古龙,原名熊耀华,祖籍江西。

关于他的出生日期,至少有三个版本:1936 1937 1938。

这个出生之谜是一个悬念,留给读者去想象和猜测。

他的出生地:香港。

他的童年大致在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可以说,他在一个独特的时期,在一个独特的地方,度过了一个喧闹动荡的童年。

用张爱玲的话说,那是一个乱世。整个人类似乎都陷入了毁灭的冲动,战争摧毁了所有的文明和和平的家园。

张爱玲写于1943的《倾城之恋》,形象地描述了当时香港的情形:

从浅水湾酒店出来的一段路,在空中飞过一座桥,把山停在了这里。.....墙壁冰冷而粗糙,是死亡的颜色。

那是1944年12月7日,12月8日。枪走火了。在一个镜头和另一个镜头之间,银雾在冬天的早晨渐渐散去。在山顶和山沟里,全岛的居民望着大海说:“战争开始了,战争开始了。”没人能相信,但毕竟是战争。.....巴顿路附近有一个科学实验馆,楼顶有高射炮,流弹不断袭来,呼啸着呼啸着,然后砰的一声。那吱吱嘎嘎的声音撕裂空气,撕裂神经。淡蓝色的天空被撕成条状,在寒风中飘动。有无数被切断的神经尖端同时在风中漂浮。

那一年,古龙大概3 ~ 5岁。他是被父母抱在怀里,还是被父母抱着和躲避空袭的人混在一起?这段恐怖的记忆是否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的来源之一?

至于香港,一个鸦片战争时期被英国人掠夺的渔村,一个三四十年代繁华的大都市,一个有着各种色彩和梦想的冒险家天堂。一位1936出生于香港,后来定居美国的诗人,曾在回忆中提到香港:

我对香港没什么可说的。中国奴役中国,中国欺骗中国。眼神交流.....扔给他们燃烧的汗水,就像一个警报:焦虑通过他们的器官,血管,毛细血管和脚趾传播...我们可怜的力量再也不敢过于急切地出差了...我们不敢去认识我们尚未认识的城市,不敢去计算我们将来到哪个分站,也不敢去分辨我们将坐卧何处,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只期待月亮的落山。

这就是古龙成长的时空结构。这一切都反映在他年轻的眼睛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无疑随着时代在人类历史上遭受了巨大的变革和灾难。人生在漂泊,人生在追求。

也许古龙小说中的两种声音和他存在的时空有关。一个声音是对“家”的呼唤,一个声音是对“希望”的呼唤。

家在望。

光明在望!

希望永远在人间!

1949的巨变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中国国民党逃到台湾省,独自生活在一个岛上;这...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理想和希望。许多人的命运已经改变。大时代变革中的人间悲喜剧,让人感触颇深。

然而,战争毕竟结束了,人们不必躲避无情的炮火,也不必沦落为荒山。人们可以轻松地建造自己的家园。

古龙随父母移居台湾省。经历过战争的噩梦,第一次享受和平的气氛,已经是少年的古龙,本该沐浴在家庭的温暖中。

然而,外面的战争结束了,家庭内部的战争却爆发了。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广大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一个港湾,父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父母也是孩子心中最神圣崇高的形象:他们无所不知,慷慨善良,坚定不屈。所以,没有什么比父母离婚更让孩子害怕的了。感受梦想的破灭。成人世界的神圣光环会因为这次离婚而消失,让幼小的灵魂从此疑神疑鬼。

古龙家并不穷。他爸爸以前是台北市长的机要秘书,衣食无忧。如果一切都平静如水,那应该是一个平淡而温馨的家庭。可惜父母之间的感情终究无法弥合,在不断的争吵中分道扬镳。

古龙在恐惧和焦虑中目睹了两个亲人的分离,他把愤怒和怨恨发泄在父亲身上。于是,一场父子间的争吵随之而来,让这个家庭失去了父母之间的爱,失去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倔强的古龙离家出走,过早地承担了自力更生的艰辛。

生存成了最迫切的问题。世界很广阔,我们却常常找不到安身之处,找不到一点点善意的关怀。

他到处帮人干活,自己没饭吃,穷困潦倒,尤其是冬天,在寒风凛冽的夜晚,流浪街头,无家可归。仰望着稀疏的星空和荒凉的月亮,等待着黎明。这种心情充满了苦涩,也充满了不屈的向往。正如他自己在作品《剑风流》中描述的一个人物:

他尝尽了人生的痛苦。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活着,我还年轻,世界那么大。到处都有我可以去的地方。

在极度的痛苦中,希望更有魅力,更美丽,她会让坚强的人更坚强,更勇敢。少年古龙已经表现出后来渗透到作品中的那种昂扬的人生情怀:永远不要绝望,永远活下去,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在朋友的帮助下,古龙在台北浦城街找到了一个小落脚点,并把它算作自己的“家”。他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努力,居然以一个流浪少年的身份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古龙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工作也不受影响,可见其天赋之高。他就读于淡江大学,主修英语。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欧美小说。他对文学的兴趣充分萌发,不仅读书,还写作,成为一名真正的“文学青年”。

不幸的人生经历和孤独的精神状态总是让一个年轻人倾向于文学的世界。因为在那个世界里,充满了悲伤和爱,还有同情和梦想,那个世界可以挡住这个世界的浑浊和痛苦。几乎所有的“文学青年”都可能回答“为什么喜欢文学”这个问题:因为孤独。

稿费制度是19世纪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出版业的商业化也使作家的写作沾染了浓厚的商业色彩。稿费的诱惑可能破坏文学写作的审美品质,也可能促进文学写作的繁荣。利弊几乎无法言表。

和很多青年作家一样,古龙在亲身尝试了写作的艰辛并得到发表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不仅可以抒发胸中的郁闷,还可以赚钱。

他的第一部作品《从北到南》是一部悲情抒情的中篇小说,发表在1956晨光杂志上。

他也写了很多诗歌和散文,但渐渐地,他写了更多的小说。

因为写小说似乎更能解决生活的需求。

他痴迷于写作。迷恋是一种疯狂,完全无视现实。痴迷音乐。对艺术和文学感兴趣的人一般都被认为是傻瓜,而痴迷于这些“东西”的后果往往只是:贫穷。

大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愿意在政府或教育部门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古龙大概一开始也有这样正常的想法,曾经在台北美军顾问团谋得一份翻译的工作。如果他努力,也许不会仕途有成,但至少不会为生活发愁。

但对文学的迷恋,让古龙做了这样一个好梦:一个安静的小屋,一片竹林,一条小溪,阳光明媚,在窗前或树下或溪边读书写文章。他喜欢的是自由自在,是创作文字时的无限快乐。于是,出乎常人意料的是,他辞掉了工作,在偏僻安静的瑞芳镇租了一套房子,过起了自由作家的生活。有一段时间,他过着轻松充实的生活。每个月他自己的字打印出来,每个月可以去台北收稿费。钱虽然不多,但也足够招待那些朋友了,大家在简陋的屋子里小聚,酒香飞高,颇有“今夜何处梦醒,杨柳岸何处清风渐消”的意境。

欢乐是短暂的。以纯文学艺术作品为生,用“没吃过一顿饭”这句话来形容再好不过了。在瑞坊镇的隐居生活中,古龙逐渐感受到生活压力的增大。关键是钱。没有钱,就没有自由的生活。

现代文明遍布全球,哪个桃花源能让人摆脱一切羁绊?在一个文明的社交网络中,没有人能够逃脱,他(她)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赢得立足之地。

人类的青春情怀一定是文艺的,就像人们常说的:每个年轻人都是一首诗。当心灵没有被污染的时候,那只是对美、善、真的无限渴望和追求。生命可以牺牲,理想不可摧毁。这是青春的诗篇。

然而,日常生活的节奏日益临近,生存问题的严重性往往会粉碎曾经存在的多彩梦想。活着是唯一的愿望。

于是,人们逐渐变得守纪律,一步一步,进入一个由经验、常识、掩饰、接纳组成的监狱,没有酷刑。人在生存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一个把自己的悲哀和憧憬寄托在上面的文学作家,当古龙接受出版社的建议,转向武侠小说的时候,内心有一种隐痛。正如他自己所说:

因为破口袋一般连一分钱都不剩,为了吃喝拉撒,坐车,交女朋友,看电影,有房子,只要能写点东西,都得换钱,预支稿费。.....吃饭写作不是作家的悲哀,却是我的悲哀。我相信,我大概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心酸的人——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蜕变。

这类文章就是一直困扰古龙写作的“治国大业”与“寻米问梁”的矛盾。但无论如何,当他在1960左右转向武侠小说写作的时候,其实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一举成名

经过近十年的奋斗,

终于在新世界爆发了,

随之而来的是名气和金钱。

从65438到0960,武侠小说已经成为最受大众文化欢迎的消费品之一。金庸、梁羽生享誉全球,其他大大小小的作家也各显神通,各有千秋。

古龙要想在《武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到自己的文笔和风格。否则他只能成为武侠小说生产线上的操作工。

起初,他并不出名。为了得到出版和支付手稿,他作为一个著名的枪手工作。当然,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

无论如何,能出一大批独一无二的作品,一定会让人印象深刻。古龙的异军突起,和他文笔之快,构思之奇有关。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像机器一样每天写那么多字,编那么多故事。

在1960到1963的四年间,他写了14本小说:《倚天神剑》、《月之邪》、《温柔书生》、《费翔剑》、《剑毒与梅香》、《孤星传》、《失魂传》、。

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可能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找不到。

古龙神速过人,很快便获得了台省“四大名家”之一的称号,其他三位分别是诸葛青云、卧龙生、司马翎。

在古龙看来,武侠小说也能达到大作家创造的大境界。武侠作家和《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的作者一样,能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同情心刻画人性、表达主题。让读者在悲欢离合的感动中,更深刻、更远地看到世界上的人和事。

1965年前后,古龙创作了《情人之箭》、《锦旗英雄传》、《武林学者》、《名剑情缘》、《家族双骄》等作品,这标志着他的武侠写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换句话说,他似乎找到了最属于他的东西...这也是古龙最旺盛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那段时间,他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

按照他自己的评价,“那些小说虽然没有完整的故事,但也缺乏缜密的逻辑和思想。它们虽然荒诞,却多少有些意思。”

“那时候写武侠小说都是这样的。为了故作惊人,制造一个我以为别人想不到的悬念,我常常故意扭曲故事中的人物,使故事本身超出了它的范围。”

反正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古龙终于写出了自己的作品,就像禅师对弟子说的“你终于找到了自己!”

毫无疑问,《双骄》是值得欣赏的。如今,它也成为了古龙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故事是典型的古龙风格,人物也是古龙风格的人物。整部小说以险恶的陷阱为背景,在神秘的氛围中展开。移花宫的主人设计杀害姜风夫妇,并收养了他们留下的双胞胎中的一个,将另一个留给了姜风的结拜兄弟燕南天,为的是让兄弟俩日后自相残杀。

在这部小说中,古龙为读者奉献了一个难忘的人物——江小鱼。在六十年代,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大概是英雄中的英雄,像江小鱼这样的英雄实在是个异数。他的行为多变,有时是君子,有时是小人。他的内心似乎充满了矛盾。没有人能完全了解他,恐怕他也很难完全了解自己。

另一部《仙剑奇侠传》,笔法不弱。小说写的是少年余的成长过程。情节曲折,描写细腻。好像注入了古龙自己的辛酸经历,读起来很感人。尤其是描写了一个真假颠倒的复杂世界,以及神秘的蒙面人物,表达了古龙深沉的悲观情怀,特别发人深省。

经过近十年的奋斗,古龙终于杀出一片新天地。随之而来的是名气和金钱。

饱受贫困之苦,他终于摆脱了贫困。他从台北郊区的一个小镇搬到台北,住在豪华的房子里,以此换取稿费。

这座两层楼的中国豪宅布局极其优雅。他家住楼下,他自己占了楼上。在这层自由的世界里,他随心所欲地用文字编织着自己瑰丽的想象,仿佛忘记了世界的多样性。

他到处寻找各种美味佳肴。当我打开他家时,我发现了一些在台北市场买不到的酒。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拿到的。

他书房的墙上挂满了朋友送给他的字画。还有时尚的HIFI电唱机。电视机、录像机、电子游戏和西方飞镖。

他为书商写书,也为报刊提供连载武侠小说。

他赚很多钱,花很多钱,真是“哦,让一个有精神的人在他喜欢的地方冒险”。旋转一千块银币,全部回来!".

古龙的写作没有计划,没有规则,他也不在乎。我无法改掉拖延的坏习惯。我经常拿出版社的钱,但是不按时交稿。在报纸上连载,也让报社编辑叫苦连天,不得不请人代笔。

香港作家倪匡为古龙写的,他模仿得惟妙惟肖。生动是古龙的笔法。有一次,古龙断稿20多天,全是倪匡写的,没有读者发现其中的奥妙。

据说香港某报社邀请古龙写卷轴。没想到,古龙在写作中途“插了一根蜡烛”,而且是龙见首不见尾。报馆老板求倪匡捉刀,怕倪匡不答应,还特别强调:“诚邀倪匡先生写稿补充古龙小说,稿费与古龙相同。”

老板的意思是古龙的稿费已经很高了,不应该亏待你倪匡。

倪匡听后哈哈大笑:“我对捉刀不感兴趣,但我也想让你知道,我的稿费一直比古龙高。”

●小说风靡全球。

古龙的武侠小说如此受欢迎,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古龙的创作真正达到了辉煌,成为世界知名人物。

他的影响力超越了台湾省,与金庸、梁羽生被公认为现代武侠小说最有成就的三位大师。

-

◆早期作品:

天空神剑出道

月球外星邪恶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莫玉玉写的。

费翔剑也叫黄金剑和断骨令。

剑毒梅香上官丁代笔

孤星传奇

失落的灵魂铅

护林员记录

护花铃

彩色铃声歌曲

残金缺玉。

飘香于坚杰作

建轩路

剑客

◆中后期作品:

一部花洗剑的杰作

《情人之箭》又名《怒剑》,是一部杰作。

《大旗英雄传说》也被誉为铁血大旗的代表作。

武林外史,又称“雪节中州”的代表作

名剑奇缘(结局由乔奇)代表作。

绝世双骄的杰作

《楚留香传奇》(又名《热血传奇》)分为三个部分:代表作

血的香味

大沙漠

画眉鸟

《楚留香传奇》续集分为四个部分:代表作

鬼情侠义,又称轮回。

蝙蝠传奇

桃花传说

新月的传说

午夜兰花

激情剑客的无情剑(又称风云第一刀)堪称杰作。

九月飞鹰(风云第一刀)

天涯岳明岛代表作

《边城浪子》是一部杰作。

小一郎的杰作

火与小(小续集)

流星蝴蝶剑杰作

“七种武器”系列:杰作

永恒之剑

碧玉刀

孔雀羽毛

深情戒指

霸王枪

寻找

拳头只完成六种,不属于七大武器之一。

七个杀手的杰作

严建华·御江南

特别推荐《永不低头》(唯一的现代动作小说)。

伟人的杰作

拳头也叫愤怒的小马。

三爷的剑法杰作

陆小凤传奇系列(* * *七):代表作

陆小凤传奇

刺绣贼

决战前后

银狗赌场

幽灵山庄

凤舞九天

剑神笑了。

大地之鹰的杰作

血鹦鹉/吴

七星龙王

当心你的知心朋友

英雄不流泪的杰作

《满月弯刀》(部分由西玛·晏子创作)是一部杰作。

快乐英雄大作

白玉老虎杰作

白玉雕龙、白玉老虎传世,多为沈随梅所作。

飞刀,再看飞刀杰作

风铃中的刀声杰作(由于结尾东楼代笔)

狂怒剑与野花的杰作(丁青部分作品)

剑之杰作(丁青部分作品)

《边城刀声》的代表作(丁青部分作品)

猎鹰赌博纪念文章(遗产,短篇小说)

★补充作品集(古代大师的静止作品):

菊花刺补充套装

剑气和严霜的补充套装

铁剑美女补充套装

古龙的武侠小说卖得这么多,流传这么广,似乎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即使是不看小说的人,也经常在荧屏和荧屏上看到古龙的作品。如果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只有金庸能与之媲美。一首《小李飞刀》(改编自《多情剑客无情剑》的电视剧主题曲),在香港和东南亚家喻户晓。曾经有一段时间,歌手去东南亚走舞台。如果他们不唱这首歌,观众会发出嘘声。

我太累了,甚至台湾省歌手都要通宵练习。就算口音不正,我也要唱这首粤语歌。

论创作数量,港台作家中恐怕只有倪匡能与古龙相比。古龙小说总字数可能在2000万字以上,香港月桂图书公司的《古龙小说集》收80多种。1995三月珠海出版社古龙作品集,列有已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68部古龙小说。

①天空中的神剑;②月中奇邪;③剑气儒雅;④香妃煎。

⑤剑毒,向梅,孤星传,⑦失魂,引游侠录。

⑨花铃⑩残金残玉11香剑雨12剑宣璐

13剑客14浣花洗剑录15情人剑16大旗英雄传说

17武林外史18名剑风流19绝世双骄20血海飘香

21沙漠22画眉23多情剑客无情剑24鬼爱侠义

25蝙蝠传奇26快乐英雄27大人物28桃花传奇

29小石一郎30流星蝴蝶剑31九月鹰飞32长生剑

33碧玉刀34孔雀翎35多情环36霸王枪

37天涯道38七杀39建华江南

40永不低头41三少爷的剑42陆小凤的传说

43绣贼44决战前后45火与萧

46拳头47边城浪子48血鹦鹉49白王虎

50大地之鹰51银钩赌场52幽灵别墅53满月弯刀

54飞刀,又见飞刀55碧血银枪56临别钩。

57凤舞九天58月牙传说59英雄不流泪

60七星龙王61午夜兰花62风铃中的刀声

63剑神微笑,64白王雕龙,65怒剑花

66那把剑的样式67《边城》里的刀声68猎鹰,赌博

古龙在台湾省武林中排名第一是毫无争议的。据台湾省著名武侠学者叶宏生调查,台湾省十大武侠小说家排名依次为:古龙、司马翎、、上官鼎、诸葛青云、地主随夏、慕容美、、刘、杜。

有争议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排名。这三个人中,最无可争议的就是金庸的大师地位。金庸作品的深意是古龙和梁羽生无法企及的。他不仅是现代武侠小说大师,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代著名作家。

那么,古龙和梁羽生是谁?这完全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顾和梁分别代表了现代武侠小说的两极,风格迥异,成就各异。正如陈墨在《论古龙》中所说:

“他(古龙)虽然不能和金庸比肩,但可以和梁羽生比肩、比肩。”

“不管怎么安排,古龙已经是超级巨星了,这是武侠小说史上不争的事实。”

香港著名作家、主持人黄哲伦(James J.S.Wong)评价古龙:古龙的小说是否比金庸好,只要说到武侠小说这个体裁,就不能不提到古龙。

金庸也说古龙的小说很独特,有很精彩的想法和成就。

倪匡初看了古龙的作品,惊叹为奇才,在香港大力推广。他认为古龙是金庸以来最好的武侠小说作家,突破传统,风格独特,浪漫多情,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作品刻画了深刻的人性,生动的人物形象,能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

小说家温瑞安说,台湾省没有一个武侠小说家能和古龙生前死后相提并论。他的写作风格简洁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一些运用象征手法的内容是现代社会的缩影。古龙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在众多名家中异军突起,独树一帜,风靡全球,与他独特的创作手法是分不开的。他以“创新、变革、突破”为宗旨,把情节小说变成了悬疑小说。还把写人、写人的命运、写人的感情、写人的性格的文学命题运用到武侠小说中。他曾多次说过:

武侠小说应该停止写神魔,开始写人,写活人,写有血有肉的人!武侠小说里的主角,应该有别人的优点,别人的缺点,别人的感受。

武侠小说的情节如果改不了,为什么不改,写人的情感和人性的冲突,从情感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

小说中只有人性是不可或缺的。人性不仅仅是愤怒、仇恨、悲伤和恐惧,还有爱和友谊、慷慨和骑士精神、幽默和同情。为什么要特别注意丑陋的一面?

古龙非常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分析和描写,大胆借鉴现代意识流和推理小说的写作技巧。使人物形象更深刻,情节更符合逻辑,作品意境更虚实,阅读时别有风味,让你享受到浓浓的艺术美。

他最喜欢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称赞他的写作准确有力。古龙的语言风格明显受其影响,但更具中国古典通俗小说的特色: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

古龙的作品中有很多佛教用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他的名言,吸引了无数读者。

他喜欢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他说:“长句读起来像一条浩浩荡荡的河流倾泻而下,突然和短句连接起来,就像一把断水的剑,能收到跌宕起伏的特殊效果。”

古龙后期的小说充满了自由的情感和思想。一方面抹去了小说的历史背景,获得了最大的创作自由;一方面使用大量符合现代读者口味的手法,比如背景切割;交错画面、分割镜头等蒙太奇手法,让小说显得悠远空灵。它不仅是一种诗歌风格,也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商业风格。

古龙才华横溢,但缺乏克制,过于放纵。成名后,他并没有放慢创作的脚步。不像金庸成名后把旧作全部修改,表现出非常严谨的创作态度,仍然像以前一样大量“生产”。他写了许多精彩的小说和许多糟糕的小说。

古龙是一个性格缺陷明显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让人觉得他的缺陷有时候很可爱的人。

也许他应该知足。他享有世界闻名的声誉,拥有豪华的房子和贤惠的妻子。

古龙的书房里挂着陈先生题写的对联,对联上嵌着他和夫人梅的名字:

龙吟秋,古盒说剑,宝幕珠卷起做小凝村。

宝颜朱当春试音,顾剑夜纸。

●浪漫的爱情史

他和许多女人有过感人的经历,

不管是短还是长,

最后,一切都像过眼烟云,

乱世佳人

女人,她可以是人,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兽。

青春期的浪漫情怀,总会让一个女人变成神,变成童话,变成美、自由、爱的化身。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浪漫的感情稍纵即逝。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有时候这是一生的浪漫。

于是,他们的生活和创作都离不开异性的纠缠。

所以,有这样一种文学语言:

永恒的女人引领我们。

刹那间,一个女人的目光改变了我的旨趣、决心和思想。

我只想要一颗女人的心。

爱情是年轻人的上帝。

中国文人有一句话叫“红茶为夜读添香”;西方学者有“灵感来源”之说。女性的美丽激发了作家和艺术家的创造力。因此,罗丹、屠格涅夫、毕加索、莫泊桑、肖邦、乔治·桑、海明威等人直到临终都还在热恋。

岛代郎曾经说过:

我写作是因为我孤独。

我创作是因为我想去爱。

我创作是因为我想要爱。

创作的冲动始于爱,始于孤独。或者,我们可以说,因为孤独而爱,因为爱的空虚而创作。

不断追逐魔美,也不断失望沉沦。

没有一个女人能永远美丽,也没有一个女人能永远善解人意,能永远承受艺术家赋予她的纯洁和希望。

所以贝特丽娅只能活在但丁的《神曲》里,而不能活在现实生活里。

当你爱上一个女人,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欲,还包含了更多的征服野心,比如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等等。最后只能感叹人生的虚幻。

越得到越觉得无常的悲伤。

因为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悲伤的,当然悲伤的东西不一定是美好的。

我们俩都不快乐——直到天荒地老。这就是文人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