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雪茄烟很难闻?

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说:“给我一支雪茄,别的我都不要。”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第一次看到了浸泡在拉美雨林中的雪茄,并在航海日记中称之为“燃木”。数百年过去了,这种“燃烧的木头”已经不仅仅是哈瓦那市柜台上的一种简单的消费品,而是早已成为一种能够提起人们心灵的神秘符号。雪茄当年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古巴,雪茄之都。这片土地上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烟草的生长和雪茄的保存,造就了这种品质醇厚、香气浓郁、回味隽永的烟草。自16世纪以来,古巴一直是雪茄诞生的最佳地点。虽然后来因为美国的禁运而受到加勒比海、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墨西哥的挑战,但古巴雪茄依然是最精致的。抽雪茄在古巴很普遍。然而,雪茄在欧洲人的帮助下成为了贵族生活的象征。哥伦布和他的船员将烟草从美洲大陆带回欧洲,大力赞助航海的西班牙王室成为第一批享受雪茄的欧洲人。1831年,西班牙王室授权当时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生产烟草,于是雪茄制造业在古巴蓬勃发展。直到今天,古巴每年仍象征性地送一批高希巴给西班牙国王。政治家也喜欢雪茄。以丘吉尔命名的大雪茄广为人知,他嘴里叼着的雪茄已经成为首相的象征以及战时的“V”字形手势。南美的革命者同样热情。卡斯特罗和埃内斯托·格瓦拉都有着嘴里叼着雪茄的根深蒂固的形象。美国前副总统托马斯·R·马歇尔曾经与雪茄结缘,因为他说“美国需要一只一流的5分钱雪茄”。但以这种“亲民”姿态出现的廉价雪茄,气味难闻,入不了真正爱雪茄的人的眼。甚至有这样一个传闻,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签署古巴贸易限制令之前,把新闻秘书叫进他的办公室,说:“我需要很多雪茄,大约1,000支。给你的朋友打电话,尽量多弄点。”直到这1000支雪茄到手,总统才拿起沉稳的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需要灵感和激情的文艺界人士,更喜欢雪茄。关于雪茄的细节,在欧美小说中随处可见。在巴尔扎克·萨克雷或狄更斯的小说中,雪茄往往与白兰地、小牛肉一起构成了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生活方式。《嘉莉妹妹》的作者美国人德莱塞,常常在心满意足地回家之前,小心翼翼地在街角的烟店买一支雪茄。文人和诗人关于雪茄的言论也被反复提及。马克·吐温说:“如果我在天堂抽不到雪茄,我就不去。”;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更是直言不讳。他曾经说过,“给我一支雪茄,其他的我都不要。”雪茄有不同的味道。古巴有句老话,“30岁时抽直径30环的雪茄,50岁时抽直径50环的雪茄。”可见雪茄是需要和人一起成长的,需要一系列复杂的礼仪和规则。首先,雪茄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高质量的雪茄是手工卷制的,机器无法根据烟叶的情况进行微调。雪茄在制作前后都必须经过陈酿,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去除异味,散发出纯正的香气。只是以这种“亲民”姿态出现的廉价雪茄,味道不好。用音乐家瓦格纳描述雪茄的话来说,“就好像阿波罗神庙的女祭司在清晨沐浴在太阳神的温暖中。”复杂的工艺造就了雪茄丰富的性格,抽一支雪茄会带来享受艺术般的快感,抽雪茄的方法也很有讲究。先把雪茄放在雪茄盒里几个小时,然后把加湿的雪茄拿出来,用精致的雪茄剪或雪茄钳把尾部的烟纸剪掉。切的时候,不要一次切太多。那样的话,抽大雪茄很容易漏气。最好切一个直径相当于雪茄杆直径3/4的圆孔,只切一小块烟皮,不切芯叶。下一步是点燃雪茄。最好使用纯植物油的油灯、山毛榉木屑或无硫火柴的长棍或珍贵的纯丁烷气体打火机。点烟时,将雪茄侧着靠近火焰,慢慢旋转一周,预热。然后靠近火焰,让它从边缘到中心均匀燃烧。此时应轻轻反吹两下,以排除点烟时吸入的杂气和热流。去除外来气体和热流后,让味道稳定下来,但要喝第一口。雪茄是吸入、啜饮、咀嚼和膨化的。懂得享受雪茄的人都知道,雪茄不是吸入肺里的东西,因为雪茄的尼古丁和焦油含量是普通香烟的5倍。更合适的抽雪茄方式是抿一小口。每隔几分钟,你就会把雪茄吸入嘴里,停留在你的上颚,品尝它们,然后吐出来,让烟雾弥漫,像做梦一样覆盖你...抽雪茄时不需要经常弹烟灰,留一定长度(约一英寸)的烟灰来保持雪茄的温度,以获得理想的口感。好雪茄的烟灰其实是可以贯穿到底的,整支雪茄都抽完了,却没有一丝烟灰。品尝了一支醇香的雪茄后,只要把它放在烟灰缸旁边,几秒钟后,它就会自动熄灭。搭配一些美味的饮料也是雪茄奢华的原因。比如能配哈瓦那雪茄的饮品,自然应该是蓝山咖啡、勃艮第红酒、苏格兰威士忌、干邑。因为纯咖啡、红酒、威士忌、白兰地等含有一定糖分的饮料可以使雪茄的口感柔和饱满。在男人眼里,这一系列复杂的雪茄礼仪,可以让人不自觉地缓解你的压力,改善你的心情,延伸你的思维,从而显得从容淡定。当一根粗大的雪茄握在手里,浓烈的雪茄味散在喉咙里,很容易让男人产生强壮性感的错觉。所以,抽雪茄的乐趣就体现在这些繁杂的规则和严格的讲究中,一个成熟男人的风范也往往体现在这种悠闲的过程中。雪茄在中国把“雪茄”翻译成中文“雪茄”的人是著名诗人徐志摩。他以自己一贯的浪漫情怀,为这种燃烧的木头找到了这个谐音又相近的中文名字。“雪”是因为雪茄的烟灰像雪一样白,“茄子”是因为雪茄的外部颜色像茄子。与欧美相比,中国抽雪茄的历史没有那么长,氛围也没有那么浓厚。许多中国人是从知道古巴前总统卡斯特罗最喜欢的品牌COHIBA开始了解雪茄的。他经常挑选一些高希巴雪茄,签上自己的名字,作为送给各国领导人的外交礼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雪茄逐渐受到国人的青睐。现在,许多城市都有专门的“雪茄吧”和“雪茄俱乐部”,一群雪茄爱好者经常聚集在那里。这些地方几乎所有的家具都会被漆成雪茄叶的颜色,营造出强烈的雪茄味道和氛围。他们为懂得雪茄艺术的雪茄爱好者服务。一些雪茄爱好者对雪茄如此痴迷,以至于会把抽雪茄当成一种冥想仪式。北京的一个雪茄吧,各种世界品牌云集。这里有来自尼加拉瓜的Padrón,来自迈阿密的Tatuaje,知名的阿什顿VSG和大卫杜夫,你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品牌。一支雪茄的价格从80元到400多元人民币不等。当然,这里少不了咖啡、威士忌、白兰地等配雪茄的饮品。饮料可以改变雪茄的味道。有些人喜欢在抽雪茄前蘸点酒,把酒的味道混入雪茄中。资深雪茄使用者甚至奉行“雪茄理论”,即不同的享受期要选择不同的雪茄品牌。有句话叫“每天的第一个”应该选择口味温和的H.UPMANN,“午饭后”应该选择风味浓郁、口感饱满的CORONA,“丰盛的晚餐前”应该选择REY·德尔·蒙多,“休息时”应该选择口味清新淡雅的丰塞卡,“难忘的瞬间”应该选择珍贵的柯希巴……...作为雪茄行业的衍生品,一个存放雪茄的必备保湿盒也很贵,2000元到4万元不等。很多保湿盒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还有艺术性。总之,抽雪茄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吸烟问题,成为一种欣赏,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需要经验和修养来支撑。有人说,“在喧嚣的世界里,雪茄给人一个停下来小睡一会儿的机会。抽雪茄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几乎就像一种宗教仪式。”这也许就是深棕色和黑色哈瓦那雪茄对男人的神秘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