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国历史考研经验分享?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一名历史专业的本科生,2021年春季决定报考南开大学中国历史专业。我的考研分数是政治73英语75专业课249,我觉得我的分数还可以。4月,我收到了落地的喜讯,拿到了通知书。

关于读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自己当时的想法是,我愿意往上走。我本科院校是一本,学校本身实力整体上不强。大四面临毕业,学历史的话很难有好的发展前景,估计最后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考研可能是我突破瓶颈更好的选择。其次,我的专业水平不弱,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这构成了我敢于备战,读研有所突破的信心来源。最后,当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没有充分的准备,贸然选择工作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与其在社会上瞎转悠,不如沉下心来学习。对农民工来说太难了。

不要做打工仔

既然已经决定考研,就要面临择校的情况。关于考研专业和院校的选择,我主要有两个想法:一是镀金考研的选择。从字面上来说,选择这种的人对专业发展没有太大的追求,考研只是一种被迫之举,为了就业或者其他目的而采取的措施,相信大部分考研人都是这样的。二、专业深度造型的选择。这类考生对专业学习有执着的追求,期望能住上好的院校增强实力,通过名师授课来展现自己的学术抱负。我的建议是,二等考生,或者有二等想法的考生,一定要选择考研,因为这是改变你目前专业落后,前景黯淡的绝佳选择。对我来说,我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结合体。我虽然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但没有纯粹的学术追求,夹杂着比较功利的想法。我的选择是先明确自己的方向,也就是中国史这个专业。

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内中国史专业院校排名来衡量和评价备选院校。当时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结合备选学校的难易程度和学校的实力,最终确定了南开大学,看起来更容易考,实力也很强。确定方向后,我开始检查自己的实力与备选院校是否匹配。我的做法是找几道南开大学考研真题,不经过一轮复习就能解决一半的话,我就明确自己的选择(我自测后发现南开大学考研世界史不难)。完全确定后,我会制定学习计划,毫不犹豫地付诸实际行动。

以下是一些个人经历。

英语部分

英语是大部分考生的难点,很多人考研失败都是因为英语分数不够。我自己英语也不是很好,在大学也不怎么学英语。考完英语四级就差一点英语了,所以决定考研后重新准备英语。英语需要的时间比较多,建议从三四月份开始准备,每天坚持到最后一天。一开始应该是单词和长难句。单词的背诵取决于一个人的英语水平。长难句没有具体的标准。很多考研老师天天发。你可以关注他们,每天跟着他们,然后开始做真题。你只需要做英语真题,历年做56遍。你会感觉到的,相信我。我个人在真题上做了4遍,已经有了一些切身体会,因为考研的时候没有背单词,只背了真题里的单词。长难句没怎么看,后期在研究真题。对于我这个英语一般的学生来说,英语考试最后考了73分,让我很惊讶。所以让我们明白真题的重要性。大约在5438年6月+10月在何凯文会有一个五晚十篇的课程。有些人认为他的课对何凯文没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有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他的其他课我没听过,但是五个晚上认真听了十篇,主要讲的是真题。个人觉得很有启发。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对于写作,我个人准备了一个小作文和一个大作文的模板。不需要太多,一个就够了,但是我一定要背好。不管他让你在考场上写什么,你都要定。而且这个可以在10的最后几天准备,不会太久。

书籍推荐:

朱伟的《爱练字》

新东方考研英语单词乱序版

张謇《英语真题黄皮书》

政治:

8月份开始准备。使用的资源有:徐涛强化班和刘旭;肖秀荣的《一千个问题》,肖八,小思,时政小册子;腿四;空卡刷题本。

主要流程是:

9月初至10月中旬:先看徐涛的强化班,同时第一次做肖秀荣的1000题。这个过程不需要关心正确率,但需要保证理解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整理错题。我这里用的是毛笔作业本,还是很方便的。请推荐一下。

10月中旬到小八手里:结合问题本继续刷一千题巩固知识。当时没有刷完第二遍,导致客观题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建议前期(小八拿到之前)尽量多刷1000题。

从小八到小思:刷小八选择题,掌握所有涉及的知识点。有余力就学做徐六合和腿四。

小思明白了:刷选择题,背大题。尽量把大题都背下来,今年的政治主观题基本都用上了(很多人觉得22年小思翻盘,但其实我觉得21年的投注题准确率是变态的。以后政治的难度很可能和22)一样,多关注时政,看到一点就记住一点。

专业部分:

专业课在专业课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学好专业课会对你非常有利。一定要先花几天时间逛逛论坛,把复习的范围和考试的方向搞对。从时间范围来看,南开中国史初试的题目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试到建国前的时间。题型为名词解释、讨论和古代汉语两大主题。我先放2022年NTU专业课的真题。让我们来看看:

看着简单吗?不觉得自己手里能写两句话的人,但是仔细看这个问题,题目少,分数高。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了解每个问题的一切,尽可能详细地讨论问题。这套题“名词解释简单,简答有讨论,讨论有文化”,很准;题目虽然基础,但是发展空间很大。以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为例,教材中提到的内容可以视为基本点。如果想继续加分,需要写出教材内容之外的学术研究成果,如:抗战胜利对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尤其是内陆地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对中苏、中美、中英关系的影响;对战后关系的影响,等等。如果你想进一步得到高分,你需要提出一个自己的自洽的观点。历年来都是如此,所以南开中国史的答题重点是掌握基本史实,提及学术观点,发挥个人见解。

关于教材的选择,我推荐使用NTU历史学院指定的参考书:邱树森主编:《新中国通史与中国近代史》。

一开始,基本史实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这部分不要求速度,但要尽量细致扎实。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本涉及的知识点要全面学习,课本内容不重点或不重点,只考察概率;第二,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的尽量详细。比如涉及一场战争,就要知道它的起因、过程、结果、参与方、影响。扎实是指掌握知识点的大致轮廓,以便需要时能快速调动起来。看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画线(不是做笔记),把比较重要的点划出来,建立一个朝代的线索,这样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只要看划线的部分就能快速回忆起来。或者自己画个框架,比较清晰明了。孙立群老师的《中国古代早期史》

北京大学邓晓楠、张帆的《中国古代史(隋唐-明清)》。

阎步克和他的老师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几位老师都是顶尖学者,讲课既精彩又有深度。与教科书相比,它们更符合学术趋势。课程都是南开和北大本科生的视频,对非历史专业的同学可能帮助更大。在这个阶段,人其实是很放松的。在学习课本的时候,经常会接触到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经常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

南开大学每年的考题都有一定的重复,所以一定要认真研究真题,把南开近十年的真题一个一个的答出来,找老师批改,背出来。真题重复率可以是一半,所以南开在卷子上得高分是必不可少的。名词解释之类的都是用名词来解释,记忆和背诵,真题的名词解释也不过如此。这个阶段需要教具,我选择了常的名词解释。

此外,还有《中国古代史教程》和《中国近代史》,以及陈前平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指南》、《中国近代史研究指南》,南京大学出版社。

内化是指用自己的话把知识点讲出来,而不是死记硬背课本或教具的内容。这是一个关键点,可以说是决定专业课成绩的分水岭。因为教材和教具在讲解知识点上有局限性,前者是按时间顺序讲解的,跨越多个时间段的知识点会被割裂开来;后者是三手材料,不全面,很多知识点没有回答,甚至包含错误。所以教材的作用主要是理解和定位知识点,教具的作用是提供答题模板。我们需要做的是整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根据教辅提供的模板框架进行补充或修改。

关于复试:

2022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分数线365,复试12人。最终淘汰1人,进入11人。但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线是355分,所以355分及以上的近10人被调剂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人文考古专业,这也大大提高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落地率。

因为是在疫情时代,复试形式主要是网上,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复试。强调一下,一定要保证设备正常,网络优秀。

复试分为专业复试和英语复试。

1.英语听力测试

首先是英语听力考试,和六级差不多,就是填空的单词比较多。南开对英语的要求极高,每年分数线都在60分左右,所以复试英语的比例也很大。

2.英语口语测试

接下来是英语口语测试,两人一组。第一,老师会自己看文章。老师看完后会拿回去,然后针对文章内容提问,简单回答。然后,我两人一组讨论了当前的政治问题。我当时得到的是一带一路问题。对北大英语专业的跨考生,我无言以对。经验告诉我,一定不要对英语口语考试紧张。

3.专业课考试

第二天是专业课的笔试和面试。笔试和初试一样,只是题目略少,初试结束后大家要认真复习专业课。面试就是一群人,自我介绍,然后说说自己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以后想从事的研究方向。老师会根据你现在的方向提出相应的问题,一定不要胡说八道,会降低你的印象。一说一。单独呆半个小时,一定要自己主动,不要把自己的软肋交到老师手里。南开的老师都是学术界的大腕。老师一听到问题就明白了。如果他不能,他会说不。不要从左往右说他。当时重点研究了李鸿章淮军的建制,对这方面很感兴趣。遇到一个研究这方面的老师,聊得很开心。

关于复试,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踢好。

临终遗言

虽然我也是输出经验,但是我自己的经验并不适合所有人。不要迷信经验,只看自己需要什么。有自己的备考逻辑很重要!所有的经历就变成一句话:一定要有逻辑!复习也是,答题也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