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快乐的事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照顾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基于此,基于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一些能够激发和引导兴趣的活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1)听、说、做。比如,教完1到10的数字后,我让孩子们拿出棍子。如果老师的指示是“十”,学生们拿着棍子,用英语数数,这样一举两得。再比如,教身体的时候,我让孩子们一起玩触摸游戏,就是老师下达指令,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重复身体部位的名称。比如老师说:“摸摸你的嘴。”学生指着自己的嘴巴说:“嘴巴,嘴巴,这是我的嘴巴。”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也加深了他们的记忆。(2)表演、说话、唱歌。表演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更渴望表现自己的喜爱。比如教动物的时候,让孩子抓住每个小动物的特点,边读单词边做动作,边做动作边找对应的单词卡。整个教室就像一个可爱的动物公园,学生们都特别有表现力,兴致勃勃。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唱歌。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教授一些英文歌曲,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活跃气氛。(3)听,说,画。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在脑海中将英语单词与相应的图片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生辨别和记忆单词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热、冷、雨、风等表示天气状况的词语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片来表达词语的意思。比如戴草帽或摇扇子表示热,打伞或穿雨衣表示下雨,戴围巾或摇树枝表示刮风,戴墨镜表示晴,打伞摇扇子表示热,下雨。因此,我认为有趣的活动已经成为小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和学习英语的动力。这些有趣的活动对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课堂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凡事都有分寸,好玩的活动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时机和深度,有时教学会误入歧途。比如我遇到一个学生,听说他刚开始学英语,我就问他:“小猫用英语怎么说?”他回答说:“小花猫,喵喵喵,猫猫是只小猫。”我又问他:“苹果怎么说的?”他说:“苹果就是苹果,苹果就是苹果。”对他来说,小猫和苹果的英文单词和中文是一个整体,每次都要经过儿歌的思维才能记住英文单词。此外,老师还经常喜欢把要学的英语句子做成歌曲,教他们唱。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但有时会单纯为了迎合歌曲的音调而扭曲单词的发音,导致学生发音不准,效果不佳。所以我认为在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方法,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发音、单词和句子,体验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