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称谓的差异

英汉亲属称谓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父系与母系、辈分、姻亲与血亲、派生词的使用与泛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社交称谓中,汉语表达的词汇相对丰富,敬语和谦语使用频率较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差异是两个民族的历史、生育观念、友谊观念、信仰观念结构的差异。从英汉称谓的差异中,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英汉文化交流。

关键词:亲属称谓,社交称谓,文化差异

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种称谓系统的差异。如果把汉语的称呼语直接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混乱,甚至震惊。称谓属于社会语言的范畴,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所以不同的文化由于历史传统和民族心理而有不同的称谓。了解中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对跨文化交际者来说非常重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称谓”是指“人们因亲属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因其身份和职业而获得的名称。”一般来说,称谓可以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

从亲属称谓看英汉称谓的文化差异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指以自己为中心,确定亲属与自己关系的称呼,是亲属在血缘亲属和姻亲的基础上相互称呼的称呼。是以自己为轴心确定亲人和自己关系的标志。因为人类是相通的,每个民族都有表达家庭成员的亲属称谓系统。一般来说,中文的称呼比英文的要复杂和详细得多。

汉英亲属称谓的异同1.1

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能一眼看出身份,如代(父母:叔伯、叔伯;同辈:兄弟、姐妹、表亲)、父系或母系(姑姑)、直系或旁系(孙子、侄孙)、年龄(叔伯、叔伯、兄、弟)以及血亲或姻亲(兄、嫂、嫂)。然而在英语中,这种称谓是笼统的,模糊的,多义的,涵盖范围很广。除了明确的辈分,其他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仔细推敲或者当面询问。比如姐姐是同一个词,不分年龄;祖母指的是奶奶和外婆两个,不分父系和母系;舅舅可以指叔叔、舅舅、舅舅,不分年龄、父系或母系。英语里的表哥是万能的。包括堂弟、表妹、堂弟、堂妹、堂弟、堂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不分年龄、父系和母系,甚至不分性别。要准确翻译这个词,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上下文中。在家庭成员中,中国的兄弟姐妹一般以年龄称呼,如大哥、三哥、四姐。说英语的国家习惯于直呼彼此的名字。许多人甚至直呼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名字。对于西方人来说,资历不是很重要。

中国人的亲属称谓系统复杂多样,直系和旁系、血亲和姻亲、长辈和晚辈、老人和年轻人、男人和女人、近亲和远亲都严格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精细,描述准确,令人惊叹。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相对较差,指代宽泛,语义模糊。除了世代之分,血缘关系,内外,老幼都可以忽略。

1.2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

汉族对亲属称谓系统的精细语言划分,与强调血缘关系的封建氏族制度密切相关。英语亲属称谓系统的模糊性也与其简单的核心家庭结构有关。此外,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的泛化使用也很有中国特色,亲切温暖,能有效缩短交流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应用到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英语的亲属称谓一般仅限于家庭内部。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陌生人,用“叔叔”、“阿姨”来称呼有父母的朋友或有父母的同辈陌生人。这种用法在国外很少见。如果一个外国朋友在参观我们幼儿园时被小朋友叫“阿姨”,她会很不解。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形成以本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就会造成交流的障碍或失败。

英汉社交称谓的对比研究

社会称谓是指除亲属称谓以外,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称谓习俗。社交称谓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社会生活中以“人”为基础表达除亲属称谓以外的人际关系的称谓。

2.1英语社交称谓的一般原则

就称谓的多样性而言,英语略逊于汉语。在英语中,几乎所有的男性都用先生+姓来称呼,女性用小姐+姓或夫人+配偶的姓来称呼。关系亲密的人可以直呼其名,而头衔+姓氏或名字则常用来称呼王室、上层政府、宗教界、法律界、军界的成员。如克林顿总统、查尔斯王子、教皇约翰和杰克逊法官。常见的头衔或职业+姓氏是博士、教授。比如怀特博士和史密斯博士。

2.2中国社会称谓

汉语中的社交称谓,只要有头衔,基本上都可以作为称谓。如班长石、助理张、科长吴、会计陈。所有职务:部长、省长、主任、局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讲师、编辑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教师、会计师、律师、教练等。都能加姓称呼别人。

2.3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际中对他人要使用敬语和谦语,要尽量贬低自己,抬高别人,以示谦虚、尊重和礼貌。因此,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敬语和谦语。如果你称自己为“下一个人,我的妻子,弟弟,下属,老人等。”,你称自己为“我的父亲、我的家人、我的兄弟、我的东方、我的岳、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我的儿子等等”以上是谦虚的称呼。对他人的敬语包括“你的父亲大人,你的妻子,你的荣誉,你的政府,你的母亲,你的兄弟,你的儿子,你的女儿,你的孙子等。”以及“……这种敬语和谦语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人际交往态度。英语中几乎没有对应的标题。如果我们想把这种中文翻译成英文,我们通常会使用更直接或委婉的表达方式。比如:

你,你老爸你

我,我

你的父亲,你的兄弟你的父亲,你的兄弟

家庭纪律,家庭仁慈我的父亲,我的母亲

珍妮,阿姨和嫂子你的妻子,夫人

你儿子,你儿子,你女儿

你的侄子,你亲爱的侄子,我的姑姑

与汉语中的自谦词和敬语相比,英语中的此类称谓远不如汉语中的常见。英语里没有谦虚,但是有一些敬语和敬语。例如,你可以直接用敬语“陛下”来称呼国王或女王,“陛下”来称呼王子,“阁下”来称呼法官,“阁下”来称呼红衣主教。

浅析英汉称谓的文化差异

3.1历史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亲属称谓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中国文化的伦理传统。

中华民族在公元10年的几个世纪就有了“周公所制之礼”,“礼当施之刑”,强调“礼法并举”。“礼”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关系的有效政治制度,其作用甚至不如法律。后来,当礼教与儒教融合为国教,成为历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做丈夫的,要知心,要多疑,要明辨异同,要明辨是非。”礼貌可以“有个限度,周围有个局。”“礼”是是非的标准,甚至是定罪量刑的标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非常详细和清楚。礼教的核心是“正名分”,给人一个名位。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立场。君主、父子、夫妻、上下、排位,前者是后者的关键,前者有发号施令的特权,后者只有服从前者的义务。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礼仪严整复杂,必然有详繁的称谓。

英语来自西方文化。其礼俗文化的形成比中国晚2000多年。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出现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治,没有复杂的伦理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尊、自由,那些礼貌的规矩不过是上流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和点缀。

3.2生育观念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人的亲属称谓中,“有内外之别,有尊卑之序”。这也反映了汉族传统的宗法文化,根据父系血缘和围绕父母来决定自己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在长期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大多数人生活在同一个宗族中,宗族和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功能。宗族内部的亲属关系是按照等级严格区分的,汉语中的亲属称谓隐含着宗族内部的不平等关系。

与中国的大家庭生活方式相反,西方人更喜欢小家庭生活方式,他们的孩子成年后会独立。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流动性更大,没有那么强的家庭观念。相对而言,称谓也体现了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之间的平等。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直呼其名,以示亲近。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远不如汉语中的频繁。

3.3不同的社会追求和价值取向

英语中虽然有敬语,但很少有谦词,因为西方人崇尚自信,对人有礼貌但不使用。“平等关系”的作用一直在扩大,“高低关系”的作用逐渐缩小。中国人喜欢用亲属称谓来称呼亲戚和非亲戚,而西方人喜欢用名字来称呼。前者多具有封建宗法性,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后者则有很多人文元素,其精髓在于对人及其独立自由的尊重。

在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英语文化中,人们在经济上长期重视商业,再加上频繁的移民和殖民。人们早已摆脱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代之以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度。社会组织结构不再以等级身份为中心,取而代之的是人人平等。1776年美国政府发布的《独立宣言》正式保障了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富兰克林指出:“天助自助者。”在价值观上,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平等、自信、自立等。所以英语中赞美对方的话多,贬低自己的话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