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史专业是做什么的?难考吗?
艺术史专业介绍:
研究美术的历史发展和规律的科学。艺术史的研究范围包括建筑美术史、雕塑史、绘画史、工艺美术史、书法史和篆刻史,涉及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理论、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艺术史与历史密切相关,还涉及到对历史遗迹和文物的调查和鉴定。艺术史必须以考古材料为基础,这与考古学密切相关。此外,艺术史与一般文化史、民族学、民俗学有交叉关系,但它以艺术作品为基础,并伴有审美判断,可以与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史、民族学、民俗学划清界限。艺术史需要哲学、美学、艺术理论的指导,也涉及艺术批评,但它是用具体的作品来说明艺术史的发展,与哲学、美学、艺术理论、艺术批评是不同的。
西方现存最早的艺术史文献始于古希腊。普林尼的《博物学》(公元1世纪)是一部带有传记式解说的巨著,博萨尼亚斯的《希腊周游记》(2世纪)则被视为艺术史的萌芽。文艺复兴时期,g·瓦萨里的《艺术花园名人传》是早期比较完整的艺术史著作,作者被誉为艺术史之父。他将“生成、完成、衰落”这一古老的概念引入艺术史,现代艺术史始于德国人J·J·温克尔曼(1764)的《古代艺术史》。他直接研究遗物,以风格的变化来阐述艺术史,认为民族、国家、宗教、风土人情是艺术发展的要素。黑格尔之后,艺术史争论的焦点是艺术风格转变的原因,一般归结为三个要素:民族性、环境性、时代性。19世纪,德国首次将艺术史列为大学课程。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确立了严格的科学性。在风格史的研究上,沃尔夫林和里格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风格史相比,图像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汉堡附近。然而,无论是风格论还是影像记录,都把艺术作品视为一种简单的记录手段,忽视了其审美价值。Sedormaya试图通过结构分析来区分形式和内涵的分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帕诺夫斯基和威特的图像学方法将主题的深刻含义置于人文学科的整体关系中。贡布里希的心理学方法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成果;克拉克以超越时代的同一造型寻求* * *精神,试图从作品在历史潮流中的发展和超越历史的审美价值“结构”两个方面阐明人的创作活动的成果和本质。
中国的美术史研究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有零星的论述。顾恺之的《论绘画》和《魏晋刘胜话赞》是最早的美术史文献。中国古代美术史往往以绘画、书法、画论、书法理论、绘画史、书法史、书画描写等形式表现出来。南朝谢赫的画中,提出了“六法”作为评价画家的标准。张彦远的《历代名画》是第一部完整的绘画史。画史为传,千百年来影响后世。宋代郭的画,的画,的书画,基本上都是这种类型。19年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艺术史研究间接受到西方的影响,以日本人为中介。潘天寿、秦仲文和于建华分别撰写了《中国绘画史》,并以文献为基础,系统地描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胡曼的《中国艺术史》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国艺术的第一次尝试。1949后,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艺术史系和美术学院。艺术史方面的作品很多。王迅、、金维诺、、常等人在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美术史研究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