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一)选题背景
1.政策需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主体性、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倡导体验式参与、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符合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为了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实践意义
目前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应试能力,对外国思维和文化的教学重视不够,对语言输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力度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试能力很强,却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际,以至于最后的学习结果令人尴尬。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这种教学脱离了现实社会,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形成,失去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尤为重要。
(二)研究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现在教育呼唤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体现教育的意义。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其中,这将极大地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课堂效果和核心竞争力。
1.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际。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输出,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每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秩序、人际关系都不一样,这直接决定了每个国家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学生接触外国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
3.要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不同地方的不同文化会导致不同的待人接物方式。所以在小学阶段,多介绍一些外国文化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学生对一门语言的理解。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法的培养远比学习知识重要。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深造,这可能比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更实用。
优秀的学习成绩应该是良好核心素养训练的产物,而不是应试教育的痛苦产物。
二,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小学英语现状
(一)学生的口语能力不够
在新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然而,现行体制下的英语教学强调听和写,忽视口语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也很薄弱。众所周知,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和整合,这对语言学习非常重要。此外,目前的英语教学缺乏口语训练的环境。语言的交际能力是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提高的。光靠老师课堂上的互动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环境。
(二)忽视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每种语言的形成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历史有关,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依赖于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理解知识点,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小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老师的教学,而这些知识在教科书中很少呈现,容易导致忽视文化的现状。
(三)忽视英汉思维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句子的基本结构不一样。汉语一般从人的角度出发,英语一般从客观角度出发。小学生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学生会用方向性思维来学习知识点,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
我国传统教育更偏向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无形中处于被动地位。很多学校会因为学生年龄小而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合适的。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梦想就难以实现。
三,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和方法
(1)尊重语言的双向性,鼓励学生交流。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流,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输出过程。
1.教师实用得体的课堂语言。教师善用课堂语言,无形中为学生创造了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如何用语言交流,体会到语言交流的趣味性和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
2.鼓励学生多说,消除学生学习口语的胆怯心理,有助于形成敢说、爱说的英语学习情境。特别是对于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建立英语交际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他们多看外国电影,模仿经典片段,交流展示。还可以给学生录音,让他们听自己的发音,通过对比音源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增强口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勇气。
4.创设有利于口语交流的情境,延伸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场景设计一些实用的场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不同场景下的口语交际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培养学生的交流兴趣。
5.班里可以适当开展朗读、背书比赛或者简单的演讲比赛。通过阅读和背诵积累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预感。通过简单的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勇气。
(二)文化熏陶融入课堂教学
了解语言学习国的文化背景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必要因素。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和尊重语言学习国的文化和习俗,可以更好地达到国际间相互理解和信息交流的目的。
1.从细节入手,帮助学生逐渐了解文化差异。比如国外聊天习惯性地聊天气,不谈成绩,不谈吃不吃。以及表扬、道歉、感谢,让学生在实用知识点中对外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2.比较国内外的假期,了解不同的外国文化。由于贴近生活,学生们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比如国外特有的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都是非常好的文化素材。适当的补充和扩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
3.善用教材的阅读、写作、故事章节。国内外在这些章节的设计上有很多文化差异。学生在对本单元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就可以学习这些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
(三)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极其重要,即在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时,首先用英语进行思维,而不是先用母语进行理解,再进行思维转换。
1.利用与课堂相关的图片,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图片的兴趣远高于对文字的兴趣。从这种情况出发,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可以增加看图说话的环节,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英语描述自己看到的图片,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管最后的描述是否正确。
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强化英语思维。
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输入越多,语感越好,这样语言就越全面,应用也会越流畅。听力方面,除了利用老师用英语组织教学,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在课堂上模仿。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多做这方面的工作,在培养语感上可以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的是,鉴于小学生英语知识面较窄,思维转换困难,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足够精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思维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
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竞争心理,充分挖掘我们的英语教材,拓展教材内容,细化活动步骤,在不同阶段抛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倾听他们的思考结果。同时,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不管是什么角度,什么方向,只要是从实际出发,都应该予以肯定。提出问题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只要是正确的解法,都要充分展示,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在课堂上做好“引导”。
由于小学英语学习的特点,自学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好导入环节,控制好导入节奏,循序渐进,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解决新知识的难点障碍,既能降低自学难度,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基于自主学习的出发点。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自主学习要限定时间,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出题难度适中。问题设置不能太简单,太容易得到答案的问题容易让大部分学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降低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不要太复杂。一个谜会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立足于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提出阶梯式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3.在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应以动机为基础。作为教师,要知道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独特的,这是思维的独特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天条件。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并热情鼓励他们思考,学生可以自信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一呈现出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建立科学的自主学习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长期、高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遵循小学教育教学规律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和顺序的,只有顺应其发展才能挖掘潜力。《学记》记载:“无墓节而赐之,谓之孙。”所以,顺应法律的发展才是永恒的真理。学生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效果只会是表面的,看不到根本原因,当然也不会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个体的发展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每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是永恒的定律。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很多教学方法和模式适合一个地区的学生,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地区的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和进行课堂改革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用的才是最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