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术语英语词汇(2)

活塞到达上止点后,活塞顶部和气缸盖之间的空间,燃料在此燃烧。

压缩比

活塞在下止点的气缸总容积除以活塞在上止点的总容积(燃烧室容积),得到的值称为压缩比。

连杆

发动机中连接曲轴和活塞的连杆。

冷却系统

通过循环冷却液来消除发动机多余热量以防止过热的系统。在水冷式发动机中,它包括水套、水泵、水箱和节温器。

曲轴箱曲轴箱

发动机下部是曲轴运转的地方,包括缸体下部和油底壳。

曲轴曲轴

发动机的主要转动部件,安装连杆后,可以承担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圆周(旋转)运动。

曲轴齿轮

安装在曲轴前端的齿轮或键齿轮,通常用来代替凸轮轴齿轮、链条或齿形带。

气缸体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其中安装了所有发动机零件,包括发动机气缸和曲轴箱的上半部分。

气缸盖

发动机的盖子和关闭蒸汽间隙的零件,包括水套、气门和散热片。

爆震爆震

对于火焰的冲击或爆炸,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由于压缩后的空燃混合气会自燃,部分未燃尽的混合气会被再次点燃(火花塞点燃后),从而产生爆炸。

位移位移

在发动机运转的某一循环中,将所有空气和混合气送入所有气缸的能力也指活塞从一个冲程到另一个冲程所能排出的容积。

引擎发动机

能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能燃烧燃料产生机械能的装置;有时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引擎。

风扇皮带

曲轴驱动的皮带主要用于驱动发动机风扇和水泵。

浮子液位浮标的油位高度

当浮子靠着针阀浮动并堵塞进油口,使油不能流入浮子室时,化油器浮子室中油位的高度。

四冲程循环四冲程发动机

进气、压缩、动力和排气。四个冲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衬垫垫圈

一种由纸、橡胶或铜制成的材料,放在两个平面之间以加强密封。

齿轮润滑油

润滑齿轮的油,通常是sae90油。

热控制阀

发动机排气歧管中的节温器可以在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之前将废气的热量导入进气歧管。

咚咚

随着发动机转速出现的金属撞击声通常是由轴承松动或磨损引起的。

主轴承

发动机中支撑曲轴的轴承。

歧管压力歧管压力

涡轮增压器工作时进气歧管中的压力。

歧管真空歧管真空

指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即气缸在进气冲程中产生的真空。

油底壳油底壳

位于发动机下部:可由轴箱拆卸密封,作为储油箱的外壳。

机油滤清器

当机油通过时,可以过滤污垢的装置。

油泵油泵

在润滑系统中,将油从油底壳压入发动机运动部件的装置。

乒砰砰声

发动机加速产生的爆震现象,是点火正时提前太多或燃油辛烷值太低造成的。

活塞活塞

安装在气缸内的可移动部件,当压力变化时,可接收或传递动力。就发动机而言,是指在气缸内上下滑动,借助连杆迫使曲轴转动的圆形部件。

活塞销活塞尖端

可以连接活塞或连杆的管状金属块。

活塞环

嵌入活塞槽的环有两种:压缩环和油环。压缩环可用于密封燃烧室中的压缩空气;油环用于刮掉气缸上多余的油。

压力盖压力水箱盖

该阀的水箱盖可以在压力下将冷却系统保持在更高或更有效的温度。

散热器散热器

在冷却系统中,能从冷却器中排除热空气的装置,即吸收发动机过热的冷却液,并将低温冷却液送至发动机的装置。

涡轮增压器

由发动机排气驱动的增压器,马力通常会提高25~30%。

制动系统

行车制动系统

行车制动系统

汽车行驶时常用的刹车都是用脚操作的,所以也叫脚刹。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制动力通过机械或液压传递给车轮的制动装置,产生摩擦力。

驻车制动系统

驻车制动系统

驻车制动器又称手刹,是车辆停车时防止车辆滑行的制动装置。一般有两种:安装在传动轴上的中间制动型和直接控制后轮制动型。

制动主缸

轮缸制动缸

液压制动器的主要配套部件,上面有一个储存刹车油的油箱,下面的油缸里有一个活塞。活塞由气缸中的制动踏板作用,然后由推杆作用,推杆将气缸中的制动油压传递到每个轮缸。它也是液压制动装置和布置在每个车轮中的制动缸。

动力制动器

利用发动机真空和油压控制助力器补充制动力进行制动。

制动衬片(制动)

一般贴在闸瓦制动面上的摩擦材料,大型车是用铆钉固定的,小型车是用粘合剂压制的。

制动蹄制动蹄

在制动凸轮或推杆的作用下,向外推压制动鼓,具有制动功能的配件形状如半月形。

鼓式制动器

它由制动底板、制动缸、闸瓦及其他相关连杆、弹簧、销和制动鼓组成。目前只常用于后轮。

盘式制动器

用金属块(盘)代替鼓,制动盘两侧有平制动蹄。当制动总泵的油压传到油缸时,制动蹄就卡在制动盘上,达到制动的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前轮,部分高级轿车配有四轮碟刹。其优点是功能灵敏,散热好,无需调整制动间隙,维修方便。

制动液制动油

液压制动系统中使用的液体称为刹车油,必须无化学作用,不受高温影响,对金属和橡胶无腐蚀、软化和膨胀。目前使用的有dot3,dot4,DOD5。

轮辋、轮胎轮辋和轮胎

车轮踏面

指轮胎胎面接触地面的部分。为了防滑和散热,轮胎胎面上有很多花纹。

无内胎轮胎

轮胎内没有内胎,但轮胎本身有内胎结构,轮胎内充有空气。目前已广泛用于用内胎代替车轮。

轮胎内胎

由优质橡胶制成,充满空气以支撑汽车的重量,它安装在轮胎内。目前在轿车上很少使用,但在大型厢式车上仍广泛使用。

轮胎尺寸轮胎尺寸

轮胎尺寸印在胎壁上,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比如34*7或者7.50-20。前者是高压胎,后者是低压胎。此外,还有很多标志,如轻型汽车的D,中型汽车的F,标准汽车的G,大型豪华高性能汽车的H,L,J。如果轮胎壁上印了一个R,比如175r13,说明该轮胎是子午线轮胎,宽度为175mm,车轮上的轮辋直径为330mm。一般也是刻放射状的字。

轮辋轮辋

大部分车辆使用的轮辋都是采用钢板压制焊接而成,现在的轮辋都是采用钢板压制焊接而成。现有轮辋的外圈制造得非常精确,以装配无内胎轮胎。铝轮圈铝合金钢圈

重量轻,易于加工,整体铸造,不易变形,外观多样。目前应用广泛,具有省油、导热性好、强度分布均匀、降低滚动噪音等优点。

车轮平衡

是前轮定位中轮胎的检查项目之一。如果轮胎不平衡,会造成车辆左右摆动、上下跳动的现象,方向盘也会摆动,使驾驶座椅极度不适。必须在钢圈两侧挂重铅块,使其平衡。

车轮定位

为了便于操作和行驶安全,汽车前轮设计有五个角度,即前束、外倾角、外倾角和转向前。近年来车辆多采用四轮独立悬架,后轮有前束和外倾角,增加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所以有后轮定位。

侧滑测试仪

汽车行驶1 km时,汽车向侧方倾斜的米,即m/km,一般不超过3-5m/km。车辆侧滑的原因是前束、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调整不好的结果,所以监督站在做车辆安全检查时只需要测量侧滑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