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3》部队集结、进攻打法等实战经验。
1,部队集中
从后方集结兵力时,军师会设为轻骑兵。在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会编成战斗兵团。
地图上骑兵快50%。
同样,派兵占领据点也可以用这种技术来节省时间和粮食。
2.攻击效率
这一代的攻击力和实力是不挂钩的。所以在武将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万兵一般会被两队五千兵吊死。总司令影响攻击力,军师影响防御力。
但是战场有宽度限制。许多地形不太容易显示。因此,请在部署部队时遵循原则。
一、战场十队兵就够了,还可以留一些后备支援给大兵团打。
第二,让更多的部队参与近战,减少在弓兵的兵力。
三、弓箭队数量大致为1:1。作为机动部队,很难说到底有多少骑兵。如果你有特殊的特技,你可以不遵循这些配置。
3.战场投机
如果你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在老板(不是)的关心下战争的结果,并且痴迷于自己的成长和成就,那么
1,进城后,从城里开几个城门。
2.拆除主席台上的装甲
3、打,慢慢打,不急。
这一代人给了我们很多统一武功的经验,一战能刷两三分。
4.武器
武器是个噱头,很少有人有。我记得诸葛亮一家三口,刘烨,马云,鲁班,
这个技能在守城时会把床弩变成弩。有些城市有三支弩。
三弩是什么概念?三弩是动物。迅速杀死敌人。至于投石机和弩,在我看来对战局影响不大。
至于攻城武器,似乎也没什么可讲究的。你不能把它放在树林里,然后你可以把它放在田野里。非常好用。我可以用它来弥补。守城也取之。
5.特殊发展
来自一个城市的部队的战斗力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
1,武将素质,不多说了。
2,军师级别,不多说了。
3、科技,影响船和攻城器械
4.金钱、食物和充足的后勤是士兵的重要保障。
5、人口,需要农业的发展和民众的支持,以及相对稳定的环境(守城战会失去商、农、民的民心)。
所以我的想法是,对于一些偏远城市,可以放弃发展,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些重点城市。太守加三臣加额外可以保证一城九差,那么一城十个左右的武将就可以保证城市的快速发展。
基本上三个城市刚好可以保证十个队一组的阵型。(三十将加十队兵),每个军分区重点发展一个城市,同时配备相应军分区的武将和礼仪。
6.伤亡人员返回
313战场上消灭对手的几种方法
1,正面攻击,伤亡比例基本是3:1。
2.摧毁基地营地,剩下的士兵将被纳入返回的士兵。
3.在崩溃状态下,虽然士兵下降很快,但实际死亡的很少,而且基本都是伤兵。
饥饿和燃烧。我没有测试它。
7.中途罢工
军备限制是
在兵种占优的情况下,带弓带枪骑马会产生狙击打击(额外伤害)。
这部作品中有许多桥梁和大门。可以靠地形打。几个陆战队员在他们这边呈半月形,弓兵的几个小队站在他们后面,等着对面碾过,然后每个小队都可以输出,对方往往过不去。
他们的骑兵可以攻击对方的弓兵。
8、合流指挥
在地图上,如果你自己的一个潜能向另一个进军,它会自动跟随。如果队伍人数少于十人,可以合并成一个势,方便调度。
战场宽度为十,即只能有十支队伍同时在战场上,其他人只能在后方烧饭。同时,这些部队不能转移或补充,所以不要都从同一个地方行军。在国力占优的情况下,尽量开辟第二、第三战场。在一线城市做第一梯队,在后方城市做第二梯队。这样,第一梯队消耗完之后,就可以集结另一波了。
如果你是君主或都督,那么注意你的指挥对战局有重要影响,所以不要带着骑兵冲锋,坐在钟君或大营指挥你的部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