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错过的英语启蒙反思精选。
不容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儿童英语路线图是一位母亲在加拿大陪伴孩子安妮时获得的一份珍贵的英语启蒙路线图,反映了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的现状。笔者发现:第一,儿童的兴趣和认知发展规律;二是英语作为语言的规律、体系和习得顺序,而这两点正是安妮在北美英语启蒙道路上所重视的。把北美的英语启蒙方式和中国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就是这本书提供的英语启蒙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英语启蒙,孩子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获得了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耐力的积累。
接下来,我读这本书经过了几次体验:
(一)作者说了英语输出中的几个误区:
1.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要让孩子认识字母,背单词。
2.让孩子们听完英语后朗读。
3.让孩子像背古诗一样背英语。
4.请孩子和家长用英语交谈。
5.孩子们直到精通英语会话后才能开始阅读。
6.我想我可以通过找一个专门的外国教练来说英语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总结了以上英语输出的误区后,作者告诉我们,输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输入的问题。总说在国内学英语和在国外学英语不一样,因为没有语言环境。但什么是语言环境,说到底就是情景对应。目前国内真实的英语语音环境还不够好。注意积累孩子在家的情况,听原版儿歌,看原版动画片,听原版故事的音频,都是积累英语语音信号,训练语感和节奏感的有效方法。孩子只有具备了听觉辨别能力和听觉记忆能力,才能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复述是输出的第一步。
总有妈妈问,怎么才能知道孩子有没有在听呢?怎么才能知道他有没有学会呢?要我说,没关系。只要孩子准备好了,一定会给你惊喜的!如果一定要有一个评价的标准,那就默默数一数自己每天给孩子听了多少,看了多少,读了多少就够了。
对于这段话,我深有体会:学英语是这样,我们学国学不也是这样吗?群里的家长经常会问:这么难的事情,孩子会懂吗?家长恨不得马上让孩子背诵学习国学的内容。是不是也应该算算我们给孩子听了多少,读了多少?
听说读写,在中国目前的英语环境下,口语的滞后(这里指的是能够像母语一样表达自己)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但是,落后不代表放弃。从听开始——听儿歌、看动画片、听故事音频,让孩子积累大量正确的语音信号,这些信号会内化为孩子的听觉辨别和听觉记忆,进而形成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赖老师建议用137积累法学也是如此。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老子的“无为”原则在这里是一样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二)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成为教育的目标。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目标。首先,让孩子读书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孩子认识书,喜欢书,爱上读书。所以在操作的时候,不用担心孩子从小就不能理解和记忆;孩子接触到的书,应该是很好看很吸引人的;和孩子一起读书,要通过肢体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读书是一个非常温暖快乐的过程。其次,专注的学习习惯或工作习惯比学习内容更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赖老师一直建议全家人都要在不脱离社会和家庭的情况下学习经典。全家人一起读圣经,孩子自然会被吸引。不可能全家人都读圣经,孩子也不想读。读书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
要学英语,孩子们应该学会阅读。孩子要想阅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流畅度,然后才是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换句话说,流利是基础。通过流利的朗读,不仅可以拼写单词,还可以体现出看到单词时整句话的情感感受。字面意思背后隐藏的东西,在流利阅读的训练中已经感受到了。
要说流利,英语比汉语更容易达到,这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如果汉语只掌握200个单词,几乎没有书可看。英语是一种语音语言。如果你学的是拼读法,无论你知不知道,理论上80%的英语词汇都是可以读懂的。而且,与汉字的数量相比,英语的词汇量要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对于学英语的孩子或者外国人来说,这么大的词汇量,只有用Phonics这种“单词本身就是拼音”的方法,阅读才能继续,否则势必总是停滞不前地查字典(这是中国人典型的错误之一),卡住了!
正是这种差异,让英语有了“先读,不管懂不懂”的可能。而且美国的研究认为,没有流利快速的阅读,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孩子在拼写上卡住了,会导致单位时间内进入大脑的词汇量太少,如果卡住了一个单词,他就会忘记刚刚读过的单词。他看了这句话,忘了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好?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所说的阅读理解和我们中国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他不是我们中国人认为的阅读理解就是认识单词,搞清楚句子,翻译整句话的意思,而是对整体阅读内容的更高层次的理解。我们在阅读理解中注意这些问题,人们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出来的语感和词汇量早就解决了。
由此,很多家长会说:这么难的易经,孩子会懂吗?孩子会懂吗?赖老师建议孩子小学学易经,从难的开始。我们现在觉得《易经》很难,因为我们小时候没学过。如果我们的孩子现在不学易经,长大后会和我们一样觉得难。如果孩子小学就从易经开始,从难的开始,以后读别的书就没有困难了。先好好读,读多了自然会背。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再用。老子“无为”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孩子喜欢是因为听多了,熟悉了,而不是因为喜欢。从小听多了,自然会喜欢。孩子没有什么难题。对于孩子来说,难度和难度的区别只是因为年龄。有些句子很长,有些句子很短。有时候孩子跟不上长句的音频,但没关系。孩子听多了,自然会对易经很熟,会特别喜欢。
读书就是读经典。孩子从小学就要学六经四书。我读得太多了。我还不能写作文吗?读名著的时间,每天半小时,积累下来,比去上作文速成班强。表面上是学习国学需要时间,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了几年国学,写作文的时候,肚子里自然有东西要写。这不是在外面一个速成作文班能学到的。外面速成作文课,老师搭起架子,孩子们把内容摆在里面。离开了老师的架子,孩子也写不好。
(3)该不该学语法?
该不该学语法?我觉得安妮老师说的很有道理。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语法来理解它的一些规则。但是,这个过程不应该是在先的,尤其不应该用语法规则来学习说话。语法是为写作服务的,写作不能完全依赖语法。你读的书越多,你知道的表达就越多。中国的语文老师也说,孩子小时候读书少,高三写作就上不去,是一个道理。
应该说自己语法差吗?不,是语感。对语法的偏见剥夺了我们体验英语语感的机会。以英语语法为*,忽视语法,忘记吸收原版英语听力阅读材料,这就是语法带给我们的危害!
(4)孩子能否走上正轨,与妈妈的想法、方法、坚持有关。
“很多妈妈本身英语不好,但孩子的英语却能突飞猛进。孩子和母亲真正的区别是一条正确的轨道。孩子能不能走上正轨,跟妈妈的想法、方法、坚持有关。剩下的就是一根手指的力量了。”(摘自安妮·弗劳尔斯的话)
不容错过的英语启蒙反思(2)
写完《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已经很久了,但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上面。我也不是全没时间,只是怕写不好。对不起安妮妈妈辛辛苦苦找来的中国儿童英文路线图。英语学习和教育在中国可以说是饱受诟病。自从李阳发起全民学英语的疯狂运动以来,10多年来,人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大多数人还是收效甚微。反而像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遍地开花,越做越大。
为什么学英语这么痛苦?10年前终于想通了这一点,总结成两句话,一句是“人有欲望”,一句是“人有欲望就痛苦”。你说既然大家都觉得四六级*,那大家都不考岂不是很好?很难得到高分。考低分难吗?但是,没办法,每个人都有超越别人的欲望,最后只能围绕着这根考试棒。那你为什么抱怨考试?
既然都脱俗了,言归正传,那就来看看安妮妈妈的方子吧!之前我建议安妮妈妈在*网上办一个节目,介绍一下原版的童书。结果我们俩都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因为中国(包括小学)的英语学习还处于应试分析模式,不是单词辨析就是汉英翻译。毫无疑问,把成人的学习方法套用在孩子身上,是我们想要避免的事情。大人学英语这么痛苦,还是等孩子长大了再体验吧!
这本书可能是我接触过的中国官方出版物中第一本全面系统地揭开自然拼读奥秘的书。我觉得每一个关心孩子英语启蒙的家长都值得阅读和借鉴。也许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英语教学改革会从拼读法开始!
其次,北美的分类书在一些英文论坛和QQ群都有讨论,淘宝上也有外贸书,最近亚马逊上也有原创童书。这些材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和不可能得到的。如果觉得太贵,也可以去安妮英语图书馆借。这些书的获得可以让孩子的英语学习更有趣。然后,是免费英语学习资源汇总。这些都是安妮家人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国外网站,基本都可以免费使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安妮妈妈的这本书真的花了很多精力,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做了非常认真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总结。但是,我真的不确定有多少家长能用好这本书。这种英语启蒙的方法能坚持吗?育儿需要耐心,读书需要积累。看孩子的成绩,是急着送孩子去培训班急功近利,还是像三字经一样做三明治英语?
不容错过的英语启蒙反思(三)
《不容错过的英语启蒙》作者安妮·弗劳尔(Anne Flower)以普通家长的视角,以自己的孩子安妮在中国和加拿大的英语启蒙亲身经历为线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揭示了西方国家中小学非常流行的自然拼读法,阐述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体系和水平,读完让人应接不暇。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家长,作者用独特的理性思维和平实的语言进行讲解,既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晦涩难懂的理论,也剖析了国内家长困惑的诸多问题,以及相应操作层面的详细指导。比如如何营造家庭英语环境?怎么看绘本?外文读物的评分标准和方法是什么?如何判断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所有困扰父母很久的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这本书,带给读者全新的理念,彻底抛弃背单词和语法哑巴英语的老路,让孩子走上享受英语启蒙过程,最终爱上英语的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