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出生在哪里?
王,青年作家,江西吉安人,大学教师,党员。获中国第二届火诗节优秀奖,首届河北省文学艺术奖银奖。江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中国青年文艺学会会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首届青年作家培训班成员,中国诗歌网“诗·江西军”专栏作家,21世纪新锐作家网散文版主编,桃花都会员,中国志愿者,作品曾在美国华星日报、环球旅报、江西日报、 中山日报、西南商报、九江日报、长江周刊、吉安晚报、中国诗词报、中学生导报、青年文摘、中国知网、中国作家网、雪魂诗词等。 他的作品是狗尾巴草。
中文名: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吉安
职业:教师
毕业学校:江西农业大学
主要成果:河北省首届蔡丰奖散文二等奖。
首届全国作品征集大赛诗歌一等奖。
河北省文学艺术诗歌第三届蔡风奖二等奖。
当代文学名著评选二等奖。
“三首诗——咏春”征文比赛二等奖
2014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优秀奖。
第二届中国学生青少年国学俱乐部-二星国学天才
首届全国青年自由写作大赛优秀奖
首届“南方文艺”杯全国文艺作品征集大赛,文学新苗奖。
“感动江农”2015大学生年度人物
江西省大学生社团文化园“优秀工作者”
2014江西省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
“我心目中的父亲”图片征集比赛二等奖
第四届辅导员技能大赛“博客写作”二等奖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楚获端午节诗歌比赛二等奖。
入围2015年中国文学奖
入围2015全球中国大学生短诗大赛。
2015作家奖
代表作:《梦回魏晋》
人物介绍
王,江西吉安人,南昌市大学生村官、高校辅导员。曾获中国第二届火诗节优秀奖,第一届河北省文学艺术奖银奖。江西省青年作家协会、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个人文集《人生如夏花》。
人物体验
2012至2016在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获得过专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十佳特长生。江西农业大学2013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生。江西农业大学三农学会星光教学团队老师。
获奖记录
社会奖项:
2014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优秀奖。
2065438+2004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评选二等奖
2014江西省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
2015《我心目中的父亲》图文征集大赛二等奖
2015首届“南方文艺”杯全国文学作品征集大赛,文学新苗奖
2015河北省文学艺术首届蔡峰奖二等奖
2015“三首诗——咏春”征文比赛二等奖
2016首届“全国青少年自由写作大赛”优秀奖
2065438+2006第一届全国作品征集大赛诗歌一等奖。
2017第二届中国学生青少年国学俱乐部,国学二星。
2017第二届教师摄影展优秀奖
2017第四届辅导员技能大赛“博客写作”二等奖
2065438+2009《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十四届“楚··Xi”端午节诗歌大赛二等奖
2019河北省文艺第三届蔡风诗歌奖二等奖。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2012-2013第一学期三等奖学金
2012-2013第二学期一等奖学金
2012-2013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3-2014第一学期二等奖学金
2013-2014第二学期三等奖学金
2013-2014学年十大特长生
2013-2014学年“体育艺术与身心发展”专项奖学金
2013-2014《中国梦我的创业梦》荣获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
2013-2014在全省大学生社团优秀文化活动展示期间,在大学生社区文化园创建“优秀工作者”。
2014-20152014首届学月系列“厚德杯”模拟炒股大赛三等奖。
2014-2015第一学期三等奖学金
2015-2016《感动江农》2015大学生年度人物
作品
梦回魏晋
钟声敲响之前,一曲《广陵散》千古从远方竹林传来。我停止了朝圣,靠在石阶的一角,背对着古庙,闭上眼睛,唤醒耳朵。悠扬的钢琴曲把我拉回到那个古老而迷人的时代。
坐在铺着竹叶的地上,烫一壶菊花酒,或者泡一壶竹茶,一阵微风从竹林的缝隙里吹来,七贤坐在竹下,身着白袍,身前放着竹琴。几个漂亮的姑娘,甩着这五颜六色的长袖子,随着竹风,踩着琴弦,在你眼前翩翩起舞。
梦回魏晋,时间回溯到1700多年前。你一个人在高楼里,自发抬头,忽见长长的竹林上空飘着形状各异的云朵和波浪,如酒楼里随风飘扬的酒望。那是在晋朝的天空中随便游荡的名人君子吗?漫长的岁月,无尽的爱恨;人啊,谁能乘着风回家?与其在世俗官场拉拉扯扯,勾心斗角,勾心斗角,不如退隐山林,自得其乐。
那是一个黑暗而荒谬的时代:英雄们被分成不同的政权;铁马铮铮,战火不断。统治者被杀被带走,普通人的生死如空中蚂蚁,更不用说那些讽刺谩骂朝纲、嬉笑怒骂的名人了。然而,即使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魏晋名士的风雅意趣依然不减,弹琴唱歌、谈笑风生的优雅举止依然跃然纸上。
在魏晋时期,边聊天边把手伸进衣服里抓虱子,被认为是一件高雅的事情。《与山居元绝交》一书中有记载“坐危片刻不可摇,性复必痒”。我觉得这对于有洁癖的现代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想想都会让人起鸡皮疙瘩。无独有偶,中世纪的苦行僧也赞美虱子,说虱子是“上帝的珍珠”。这种说法优雅而光荣,魏晋名士当然会认同。有些名人对客人浑然不觉,仍然跪着光着膀子只管捡“上帝之珠”,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抓虱子,周围没人,只缺抓虱子张着嘴吃的环节。客人看到主人这么认真也不生气。如果他们对这样高雅的东西生气,只能说明他们低俗。至于为什么捉虱子是一件高雅的事情,我想了很久,但恕不苟同。我们就当个附庸吧。
在这群儒雅的魏晋名士中,我们不得不说这样一个文化群体——竹林七贤。了解历史的人对竹林七贤并不陌生,甚至能把他们的文章背下来。阮籍、嵇康、刘玲、单涛、向秀、王戎、阮贤是竹林七贤的代表。其中七位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他们倾向于在政治上无所事事,在生活上不拘小节。清静主义经常在竹林里喝酒唱歌。那个时代的世俗早已被岁月打磨殆尽,只留下他们批判黑暗世俗的珍贵话语和他们自由不羁的传奇。那段记忆流淌至今,汩汩汩汩,从未断绝。
你看,嵇康,一个在竹林里撸着袖子打铁的人,滴下的汗水正顺着他古铜色的皮肤往下滑落,在红臂沟和坚硬的锁骨处汇聚成一条轮廓分明的小溪,钻进层层烂叶,流入土地。历史仿佛在瞬间开了一片绿竹林。他用手掌抡起一把重锤,火红的铁牌子与巨锤相撞。火星四处飞溅,“铮铮,铮铮,铮”有节奏的韵律响彻整个竹林,飘进遥远的时空。这就是最平凡的生活,然而,自由自在的平静日子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嵇康在西晋时因政治上的不合作被当局陷害,身陷囹圄,慷慨豪迈。还记得在《世说新语》中记载:“山中,判我东市,精神不变。我弹钢琴,弹的是《广陵散》这首歌。我说:袁小妮试着学这个散,我没和金谷在一起,广陵散现在独一无二!”有3000名学生写了。请老师不要允许。现在读完这些带着岁月伤痕的古文,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生前的心境。是恨还是怒?还是免费的?只有等待冲淡岁月后的解读。
你看,唱酒歌的刘玲,他身边的酒瓶里装的是酒圣杜康酿的琼浆玉液。他一挥手,拂去长袖,捋去胡须,举起酒瓶倒在嘴边,华丽的诗句从他丰满的喉结中汩汩而出。酒肉过肠,吐的时候是西晋的半天。当一个人有才华,却没有才华,没有施展的地方,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需要借酒浇愁。我想过很多次,生不逢时,生不逢时,是一种不幸,但能不违背心意地去爱自己所爱,哪怕平平淡淡,依然是一种福气。然而,我们并非不合时宜。相反,我们生活的时代对我们来说是如此幸运,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黑暗政治的迫害。我们可以自由呼吸,自由生活,住在比茅屋好几千倍的小房子里,享受多姿多彩的休闲娱乐,却因小失大,郁郁寡欢,不洒脱。生在盛世,我还是会想起刘玲,想起他经常拉着鹿车,带着一壶酒,让人跟着他,告诫身边的人:死了就埋了我。当道被白云弄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会像个孩子一样哭,然后迷失。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情怀,它像一阵清风,吹拂着那些世故而生锈的心。
你看,阮籍,邓光武成,看了楚汉战场,感叹“人在则无英雄,立子成名”的人。他三岁丧父,家境贫寒,努力读书,成为成功人士。他有济世之志,充满了“富则济世,贫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渴望进入仕途,建功立业。然而,当这样一个荒诞黑暗的世界摆在他面前时,他却迷茫了。是前进还是后退?内心的声音给了他坚决的答案:结果,他闭门学习,或爬山近水,或酩酊大醉,或保持沉默;于是,他与嵇康、刘玲携手进入竹林,唱歌、纵酒、作诗,成就了他“悲愤悲凉、晦涩曲折”的诗风。还记得那句“一个人开车的时候,忍不住被路和铁轨穷,反而需要哭。”让我看清了七尺男儿软弱的真面目。王波《王腾亭序》中说“阮籍猖狂,穷途末路哭无益”。现在细读,阮籍生不逢时,对自己才华的不满还是那么悲壮。好在有一群朋友在身边,忘记自己的不开心,喝酒聊天,吟诗作赋,不会辜负此生。
......
竹林,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景观,走进乡村和田园就能看到。然而,当学者们走进这样一片普通的竹林时,它却产生了文化史上的奇迹、政治史上的奇迹和精神史上的奇闻异事。历史常常会开一个玩笑,在摧毁某种东西的同时,也在塑造某种东西。
孔子曾说:道不行,叉可以浮于海上。对孔子来说,道不在权位,而在人心。人心通畅,事事皆大欢喜。竹林七贤找到了自己的路,或隐或仕,却又不违背自己的心意,在心灵的广场上披着枝叶,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使命。
佛教徒说,种就像一个事业,收就像一个果实,一切都是唯心主义创造的。正是,多么中肯:微笑面对,苦尽甘来自知,不怨天尤人,忠于生活,你就会得到自己。
回头看看自己,我们有没有找到自己,有没有忠于自己的内心?有人说,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行尸走肉,忙忙碌碌,没有信仰。话虽犀利,但不乏道理。当被记者问及是否幸福时,有的人一脸茫然,无言以对。更有甚者嘲讽姓“苦”的,各种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想想,真的是可笑可恨。我们住在比茅屋好几千万倍的钢筋水泥房子里,不用担心“一个人冻死”的悲惨。我们吃着比简单的茶饭好几万倍的美食,开着比驴马舒服很多倍的车辆,更不用说买酒和在熔炉里锻铁来维持生计了。但还是会有那么多人不开心,不满足,不快乐,甚至迷失自我:打架杀人,勾心斗角,勾心斗角。有时候,是不是应该追忆一下历史,魏晋,学习一下古人?
站在庙前,夕阳爬上楼梯,漫过我的双脚。山脚下的凉风吹在我的耳朵和太阳穴上,黄昏的鼓声悄然响起。走向寺庙,我双手合十,久久不肯离去。
钟声响起,我梦回魏晋,找到了平静。
生活的游戏——红楼梦
2010年,新版《红楼梦》经过半年的拍摄,终于由大卫在中国上映。然而,新版《红楼梦》并没有赢得好名声,却不断引来社会各界的舆论。甚至有人评价新版《红楼梦》:场景像西游记,音乐像聊斋,镜头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一些红学家纷纷批评。这一批评发人深省。
有人说:“新版红楼梦是金钱堆砌的剧,是爱炒作的剧,是缺乏理想主义的剧。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应该被赋予丰富多彩的韵味。但是,总有一些文化商人只知道牟利,偏离文化主题,迎合低级趣味,恶搞我们的民族文化。2012年春晚的小品《荆轲刺秦》是对文化恶搞现象最有力的控诉。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恶搞,是对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亵渎。我不是说新版红楼梦的弊端。在这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时代,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我还是想喊一声,尽管人们说话轻描淡写。我只是认为人生的戏剧应该是严肃的。
2009年,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去世。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感到一丝悲伤和惋惜,就像第一次看到《红楼梦》时黛玉之死所带来的悲伤,不时泛滥,挥之不去。我不是无事生非。我被陈和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所感动。
1987年,《红楼梦》在全国试点,反响热烈。受到了众多《红楼梦》爱好者和红学家的好评,尤其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被称为“黛玉的化身”。在大多数人眼里,陈生动地演绎了曹雪芹笔下多愁善感、多愁善感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很多人愿意把她和林黛玉结合在一起。然而20多年过去了,1987年的《红楼梦》依然是很多人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而饰演林黛玉的陈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谁知道在一夜成名的那一刻,年仅22岁的陈并没有成为天皇巨星。而是像贾宝玉一样,看尽繁华,淡出荧屏。上世纪90年代皈依佛门学佛,后在长春出家,入尼姑,像妙玉一样出家为尼,但2007年在深圳圆寂。一缕香魂随风飘散,哀愁入夜入梦。她的离去给世界留下了悲伤的遗憾。有人说,“她把耍把戏当生活,用生活演戏。”
1984年,年仅18岁的陈经过层层选拔,终于脱颖而出,成为林黛玉的扮演者。从1984年到1987年,《红楼梦》的陈等演员一直在为《红楼梦》的角色拍摄而努力,尤其是陈饰演的林黛玉。了解《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曹雪芹曾在作品中这样描写林黛玉:两弯如蹙额,一双眼睛似泣而不泣。状态有二悲,且是病。眼泪一点点,气息微微。静时如花照水面,动时如弱柳。心比茎知,病不如西。这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林黛玉柔弱多愁善感的形体。然而,扮演林黛玉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角色有多难,陈却用自己的理想主义做到了:当别的姑娘都去休息了,她还抱着厚厚的《红楼梦》原著,背着台词,常常一坐就是一天。她默默演绎着平凡,默默释放着倔强,无言证明着生命的坚韧。
陈1987年在回忆录《三年一梦》中说:我有无数个美丽的梦想,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经过三年的训练,我们成熟了,自信了。希望沧桑不会抹去我们曾经的纯真。我多么怀念四月的圆明园啊!怀念盛开的桃花!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为选择理想角色并付诸实践而烦恼的女生。然而,陈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真的“入戏”了,爱上了自己的角色,以至于无法自拔。陈曾回忆说:“林黛玉成了我解读路上不可逾越的大山。在那之后,是我人生中一段无边无际的时光。虽然我是大家眼中的明星,但是没有导演敢找我演其他角色。我觉得《红楼梦》给我展示了一个精彩的世界,然后它就对我关上了门。在我的表演生涯中,我没有比这更大的进步了。陈的名字叫林。由此可见她对黛玉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情感!
陈一生完成了两部戏,分别是《红楼梦》和《家春秋》,但她的名气比很多演了一辈子戏的演员都大。她在剧中倾注的理想主义与当代功利社会相比是如此格格不入:每一个重要的动作,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她都倾注了多少汗水和痛苦。
尼采说:“爱一切用血写的文字。”我们说,爱所有用生命演的戏。走在现代都市,沐浴在盛宴中,我们会不会想起那个用生命用真情去行动的女人?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时代?恐怕很少。在这个享乐主义和娱乐炒作的时代,很多人渐渐迷上了粗糙畸形的文化作品,热衷于各种无厘头的嘻哈恶搞,渐渐偏离了自己的文化标准,于是我们失去了单纯,变得华而不实,麻木不仁。
逝者如斯,经典不可复制,用生命演戏已成往事。1990年以后,我很怀念陈,怀念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虽然陈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仍然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将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总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新开放。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的戏要认真。唉,逝者如斯。“红楼”的时代已经过去,用生命演戏已经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演员的自白: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
在画的脸下面
我有一颗球员的心。
因此
请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伤当回事。
别让我的表现伤了你的心。
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演员。
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
留住你自己的眼泪